首页
时事
民生
政务
教育
文化
科技
财富
体娱
健康
情感
更多
旅行
百科
职场
楼市
企业
乐活
学术
汽车
时尚
创业
美食
幽默
美体
文摘
传承千载 焕然新篇
文摘
2024-10-02 23:38
江西
传承千载 焕然新篇
——新中国成立75周年景德镇市经济社会发展综述
今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75年来,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一代又一代瓷都人民感恩奋进、砥砺前行、接续奋斗,用心血和汗水将景德镇这片土地,浇灌成世界陶瓷艺术之花绽放的沃土。2023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首次亲临景德镇,精准把脉景德镇千年文化禀赋和时代发展使命,提出了
“把‘千年瓷都’这张靓丽的名片擦得更亮”
的目标任务,全市上下备受鼓舞、倍感振奋,围绕文化立市、工业强市、贸易兴市“三手”同向发力,走出了一条具有世界意义、中国价值、江西元素、新时代特征、景德镇特点的发展新路子。
一、瓷都经济若“青花”,一路升温展潜力
新中国成立以来,景德镇市经历了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的转型,从封闭落后到改革开放的变革,从以农业为主到一二三产融合发展的产业结构调整,从低收入到中等收入的跨越,全市经济的增长如同“青花瓷”一般一路升温,古旧瓷都展示出了全新潜力。
(一)经济发展新理念贯彻有成效
经济实力千倍增长。
新中国成立时,全市地区生产总值仅3259万元,改革开放后经济迅速发展,于2001年突破百亿大关(达104.46亿元),2021年迈上千亿台阶(达1106.31亿元),2023年达1201.10亿元,是1949年的919.60倍,年均增长9.6%。人均GDP从69元上升到74146元,增长了1074倍,年均增长9.9%。
财政政策持续有效。
改革开放以来,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从1978年的0.63亿元增长到2023年的90.30亿元,增长了142.70倍,年均增长11.7%,财政实力大幅提高。1950至2023年,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支出从0.02亿元扩大到239.95亿元,年均增长13.7%,民生支出从2012年的74.17亿元增加到2023年的181.25亿元,民生支出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比重从2012年的61.4%提高到2023年的75.5%。党的十八大以来,财政对民生领域的投入逐年增加,有力促进了经济社会事业全面发展。
共同富裕扎实推动。
1978年,景德镇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324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65元。改革开放后,社会生产力得到较大发展,城乡居民收入保持快速增长,消费水平明显提高。1989年我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首次突破千元,1994年我市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现了从“百元”到“千元”的跨越。2023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49528元,是1978年的153倍。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3863元,是1978年的145倍。
绿色发展加快推进。
绿色发展理念的坚持与科学技术的创新,是节能降耗的重要推动力。2006年,万元GDP能耗1.194吨标准煤,到2023年,万元GDP能耗已降至0.437吨标准煤;在工业生产方面,万元规上工业增加值能耗从2006年的3.130吨标准煤降至2023年的0.750吨标准煤。
(二)对外开放高水平推进有成效
开放水平不断提升。
近年来,全市无论是招商引资还是对外贸易都呈现出快速增长态势。1949年全市出口仅20万美元,1978年出口5088万美元,2012年出口121266万美元,2023年出口146629.20万美元,是1949的7330.5倍,1949—2023年年均增长达12.8%。2023年,签约亿元以上项目198个,申报优强项目24个。加快对外通道建设,鱼山码头基本建成,乐平水利枢纽、昌江航道提升工程、机场扩建前期工作取得重要进展,昌景黄高铁建成通车,景德镇迈入“高铁时代”。
文旅融合火热出圈。
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旅游业的发展,旗帜鲜明提出把旅游业培育成为我市经济新的增长点和支柱产业之一。2012年,全市实现旅游总收入124亿元,接待旅游总人数1982万人次。2023年,全市实现旅游总收入709.14亿元,2012—2023年年均增长达17.2%。全市接待旅游总人数5896.35万人次,2012—2023年年均增长达10.4%。作为首届轮值主席城市,高规格举办丝绸之路旅游城市联盟成立大会,与26个国家58座城市联合发布《景德镇宣言》。浮梁县获评县域旅游高质量发展全国百强,珠山区获批创建国家文旅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区。陶阳里、陶然集等文旅IP持续火热,旅游人次同比增长50%。
(三)数字经济融合化发展有成效
发展
基础
进一步夯实。
截至2023年11月,全市共有5G基站3245个,每万人拥有5G基站数达25.52个,大力开展“昌景黄”铁路沿线通信信号建设,目前已开通基站112个。
发展方向进一步优化。
数字经济指标水平持续提升,数字经济重点项目实际完成投资20.41亿元,年度投资完成率达99.3%。2023年陶溪川直播基地数字产业营收59.27亿元、数字经济(先进陶瓷)产业园39.89亿元,总营收99.16亿元,合计增速86.43%。新增上云企业超6300家,上云率全省领先。昌飞公司获批国家智能制造示范工厂,宏柏新材入选国家数字化转型贯标试点。
发展规模进一步扩大。
2023年全市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为59.89 亿元,占GDP比重5%,增速6.6%。从市场主体数量看,2023年,我市数字经济核心产业规上工业、服务业、限上贸易业共125家,同比新增25家,市场主体不断壮大。数字经济规模持续扩大,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逐年提升,为经济增长注入了新的活力。
二、瓷都产业若“玲珑”,精雕细琢放异彩
75年来,在历届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我市结合本地文化、产业特点,因地制宜、因时就势逐步转变产业重心,如同烧制“玲珑瓷”一般精雕细琢地优化升级产业结构,经济发展的协调性和可持续性不断增强。
(一)实体经济突飞猛进持续升级
农业生产全面发展。
1949年,全市农林牧渔业总产值仅为4551万元,不足0.5亿元;1965年首次突破亿元关口,为1.06亿元;改革开放以后,农业经济实现跨越式发展,农林牧渔业总产值从1978年的1.2亿元到1994年实现10亿级的突破。之后,分别用了9年、6年、5年连续突破了20亿元、50亿元、80亿元大关;2019年我市农林牧渔业总产值迈上百亿元新台阶;2023年农林牧渔业总产值达到131.67亿元,是1949年的289.3倍。
工业生产突飞猛进。
1949年,全市工业总产值仅为0.21亿元,占当时工农业总产值的31.9%,经过数十年的接续奋斗,这种状况得到彻底改变,以工业为中心的第二产业已成为我市经济的主导,高效推进了全市的工业化进程。我市锚定做强陶瓷首位产业、做大航空产业、做优精细化工和医药产业发展思路,2023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工业总产值1157.49亿元,总量比1949年增长了5510.9倍,年均递增12.3%。其中,全市陶瓷产业产值达到861亿元,是1949年的10105倍,实现税收10.06亿元,同比增长31.4%,出口10.4亿元,同比增长100.7%。2017年景德镇获批全国首批通用航空产业综合示范区,着力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通航产业集聚区和特色示范区,2023年全市航空产业实现工业总产值396亿元,同比增长26.5%。全市精细化工和医药产业2023年实现工业总产值528亿元,占据全市规上工业总产值总量的近半壁江山,占比达42.6%。
(二)消费市场基础作用持续发力
新中国成立后,经过几十年的高速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发生了深刻变化,居民收入和支出大幅提高,消费需求步入快车道,消费品市场规模持续扩大,不断迈上新台阶。1949年,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仅为2190万元,1993年突破十亿元台阶,2008年突破百亿大关,2023年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606.11亿元,比1949年增长2766.6倍,年均增长11.3%。随着生产生活日益进步,叠加一系列消费惠民政策措施持续发力,日常生活消费需求进一步得到释放,居民出行、旅游、教育、娱乐业等生活性服务业加快发展。2023年景德镇市241家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实现营业收入157.06亿元,总量比2014年增长了1.32倍,年均递增14.68%。
(三)投资市场关键作用持续凸显
投资总量不断跨越。
新中国成立以来,全市加快经济建设发展步伐,固定资产投资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1999年全市固定资产投资首次跨上10亿元台阶,2007年全市固定资产投资突破百亿大关。2012年随着党的十八大胜利召开,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着改革开放的坚定步伐,固定资产投资得到进一步发展,2013年全市固定资产投资迈上500亿大关台阶。1950—2023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20.0%。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投资快速增长,1978—2023年年均增长30.5%。
重大项目不断推进。
新中国成立后,尤其是十八大以来,我市加快推动重大工程项目实施落地,推进并加强项目储备和重大项目建设。优先发展直升机及通航、汽车及零部件配套制造、陶瓷文化创意、精细化工及生物医药、制冷压缩机及家电、电子信息等主导产业,努力建设若干个百亿级产业集群和十亿级企业梯队。另外,本着优化投资结构的原则,全市集中财力物力建成了一大批在国民经济中起骨干作用的项目,重点投向水利、电力、交通等领域。2023年,全市施工项目个数768个,比2012年增长了11.3%;建设规模达3568.08亿元,比2012年增长了387.4%。2023年,全市安排重点工程建设项目301个,计划总投资3198亿元,本年计划投资746亿元。
基础设施不断完善。
1950—2023年,全市基础设施投资年均增长20.0%。其中,交通运输业投资年均增长17.6%,随着九景衢铁路、昌景黄铁路的建成,投资收效显著;水利管理业投资年均增长14.4%,总投资42亿元的浯溪口水利枢纽运行,大大提高了我市的防洪能力;公共设施管理业投资年均增长20.7%,城市主次干道维修改造、绿化提升改造、老旧房屋改造等效果显现,我市城市面貌得到极大提升。
三、瓷都社会若“粉彩”,浓墨重彩彰昌盛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市的社会事业发展如同“粉彩”一般浓墨重彩,新型城镇化、科技创新、文化教育、卫生事业等多个领域全面开花,取得了巨大进步。
(一)新型城镇化环境优先“从慢到快”
新中国成立之初,全市城镇人口10.14万人,城镇化率21.6%。改革开放伊始,全市城镇化率为31.4%,2006年城镇化率达到51.0%,城镇人口首次超过乡村人口。2012—2016年,全市城乡人口结构中,城镇化率由2012年末的58.3%提高到2016年末的61.8%,提高了3.5个百分点,城镇人口也从93.13万人增长到99.77万人。近年来,党和政府坚持“抓环境就是抓发展,抓发展必须抓环境”,既塑形又铸魂,开展城乡环境大整治、“双创双修”,全方位提升城市功能品质,城市基础设施大幅改善,城镇化率不断提高至2023年的67.5%,城镇化空间布局持续优化,新型城镇化质量稳步提高。
(二)科技创新以瓷为重“从无到有”
1957年全市第一个独立的科研机构——陶瓷研究所正式成立,此后科技事业从无到有、从有到多、从多到优,科技队伍日益壮大,科技创新成果不断涌现。至2022年末,规模以上工业企业R&D人员合计4119人,相比于1952年的36名科学技术人员,增长了113倍;规模以上工业企业R&D经费支出合计155723万元,比2012年增长了83.25%。2022年3项优秀科技成果分获江西省科学技术二、三等奖,全年技术合同成交额达37.58亿元。2023年,新增1家院士工作站,“AC313大型民用直升机”获省科技进步奖特等奖,陶溪川获批国家文化与科技融合示范基地。科技创新监测评价
全省第2,3件专利获第24届中国专利奖,获奖数量全省第1。
(三)文化教育突出特色“从点到面”
建国75年以来,全市文化教育事业繁荣发展,群众文化生活内容日益丰富多彩,教育教学质量显著提升。1950年建成人民文化宫,1953年建成人民京剧院,1969年建成市图书馆。2023全年全市文化系统艺术表演院团演出460场次,观众36.45万人次;公共图书馆共5个,比1978年增长4倍,藏书167.16万册,比1978年增长1.05倍。现拥有中国陶瓷博物馆、美术馆、图书馆、中国陶艺中心等多种文化娱乐场所,大大丰富了人民的文化生活。建国初期,全市仅有2所中等专业学校,5所普通中学;1978年,全市新增1所普通高等学校;2012年,全市有3所普通高等学校,98所普通中学,25所职业中学。2023年,全市各级各类学校867所,拥有包含全国唯一一所以陶瓷命名的多科性本科高校-景德镇陶瓷大学在内的高等学校5所。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为99.9%,高中阶段毛入学率为96.9%。
(四)医疗保障以人为本“从有到优”
2023年,全市各类医疗卫生机构1458个,比1952年的112 个增长13.02倍,已形成了包括综合医院、中医医院、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专科疾病防治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卫生院、村卫生室、门诊部、诊所等在内的从预防、医疗到保健的卫生系统,医疗卫生网点遍布城乡。医疗条件有很大改善,全市建立综合类三级甲等医院5所,病床数由1952年的134张增加到2023年的11806张,增长88.10倍,卫生技术人员由1952年的586人增加到2023年的13186人,增长22.50倍。平均每万人拥有的卫生技术人员和病床数由
1952年的10.9人和2.5张增加到2023年的81.6人和73.0张。
75载春秋流转,风雨兼程,75年匠心独运,铸就非凡。岁月见证了瓷都的坚韧与拼搏,窑火照亮了瓷都的传承与创新,共同铸就了今日的辉煌成就。在新的历史征程中,景德镇必将牢记嘱托、感恩奋进,担当实干、久久为功,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景德镇新篇章,把“千年瓷都”这张靓丽的名片擦得更亮。
来 源:“景德镇发布”微信公众号
编 辑:
刘奕琳
审 核:程泽诗
终 审:计雯英
http://mp.weixin.qq.com/s?__biz=Mzg4MDkyNDMzOQ==&mid=2247492474&idx=3&sn=10f21c7d350fa9114e6defc504595aad
珠山组工
发布珠山区党建工作动态,为党员提供缴纳党费、过组织生活、学党课、提意见等党群互动活动。
最新文章
胡雪梅在《学习时报》发表署名文章——景德镇:窑火无声越千年
珠山区委组织部举行荣誉退休仪式
林蓉:牢记嘱托 感恩奋进 为把“千年瓷都”这张靓丽的名片擦得更亮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
珠山区一位优秀公务员获省委、省政府表彰!
习近平:“不仅要高山仰止,还要见贤思齐”
【读一本好书⑫】珠山区青年党员干部读书感悟
江西:严查违规干预和插手选人用人、市场经济活动等行为
多家主流媒体聚焦报道!我区携手同济大学举办“遇见•愈见”2024艺术疗愈国际研讨会
第一观察 | 总书记闽皖之行传递抓改革落实的鲜明信号
关注!江西日报报道我区举办2024艺术疗愈国际研讨会
【读一本好书⑪】珠山区青年党员干部读书感悟
中国·景德镇陶瓷创意设计分享暨新品发布会在景德镇珠山区三宝举行
珠山区“书记部长进校园”活动又出新成果:携手同济大学举办 “遇见•愈见”2024艺术疗愈国际研讨会
习近平在安徽考察时强调 发挥多重国家发展战略叠加优势 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安徽篇章
市委党校第21期全市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学员考察珠山区三宝瓷源境
江西省景德镇市景漂党委书记赴东海县开展陶瓷——水晶文化艺术交流
第一观察·瞬间丨这两位县委书记,总书记思之念之
刚刚!2024中国景德镇国际陶瓷博览会开幕!
关注!新华网这样报道我区新兴领域党建工作
浩荡东风吹红土 赣鄱组工展新颜——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江西一年来组织工作扫描
江西省2025年选调生招录工作正式启动
党支部、党小组、党委、党工委、党组……这些概念你都清楚吗?
中组部召开改进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政绩考核工作座谈会
2024年度社会工作者职业水平考试合格证书办理信息
反有组织犯罪法亮点解读
珠山区陶瓷创意设计人才盛会即将举行
社会化 专业化 项目化“窑火红”志愿服务助力千年瓷都“长红”
《中华人民共和国反有组织犯罪法》公布(附全文)
【读一本好书⑩】珠山区青年党员干部读书感悟
特别策划|向总书记报告
《景德镇党刊》刊发珠山区委书记徐华文章:闻令而动 乘势而上 奋战一百天 夺取全年胜
【“红满珠山 共贺国庆”】珠山窑火经久不“熄” 志愿服务永不停歇
太白园街道:欢声笑语迎国庆 志愿服务暖人心
周路口街道:一抹“窑火红” 国庆别样红
【“红满珠山 共贺国庆”】珠山窑火点亮国庆 志愿服务在岗不停
石狮埠街道:志愿服务不停歇 “窑火红”为游客暖心护航
竟成街道:“窑火红”服务“夜经济” 守好城市“烟火气”
省级表彰!珠山1人!我区杜辉同志入选全省记一等功公务员拟表彰奖励对象
【“红”满珠山 共贺国庆】珠山“窑火”生生不息 志愿服务脉脉温情
新厂街道:擦亮“窑火红”,护航“黄金周”
里村街道:“窑火”暖佳节,党员先锋在行动
新华网报道我区公务员平时考核工作经验做法
【“红”满珠山 共贺国庆】珠山窑火 温暖如家
石狮埠街道:国庆假期我在岗 “志愿红”遇上“国庆红”
胡雪梅深入珠山区调研
全市基层党建工作会议召开
传承千载 焕然新篇
【“红”满珠山 共贺国庆】假期不离岗 服务暖人心
里村街道:国庆在“瓷”,“窑火”相伴
“礼赞新中国,奋进新时代” 珠山区举办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歌咏月展演
分类
时事
民生
政务
教育
文化
科技
财富
体娱
健康
情感
旅行
百科
职场
楼市
企业
乐活
学术
汽车
时尚
创业
美食
幽默
美体
文摘
原创标签
时事
社会
财经
军事
教育
体育
科技
汽车
科学
房产
搞笑
综艺
明星
音乐
动漫
游戏
时尚
健康
旅游
美食
生活
摄影
宠物
职场
育儿
情感
小说
曲艺
文化
历史
三农
文学
娱乐
电影
视频
图片
新闻
宗教
电视剧
纪录片
广告创意
壁纸头像
心灵鸡汤
星座命理
教育培训
艺术文化
金融财经
健康医疗
美妆时尚
餐饮美食
母婴育儿
社会新闻
工业农业
时事政治
星座占卜
幽默笑话
独立短篇
连载作品
文化历史
科技互联网
发布位置
广东
北京
山东
江苏
河南
浙江
山西
福建
河北
上海
四川
陕西
湖南
安徽
湖北
内蒙古
江西
云南
广西
甘肃
辽宁
黑龙江
贵州
新疆
重庆
吉林
天津
海南
青海
宁夏
西藏
香港
澳门
台湾
美国
加拿大
澳大利亚
日本
新加坡
英国
西班牙
新西兰
韩国
泰国
法国
德国
意大利
缅甸
菲律宾
马来西亚
越南
荷兰
柬埔寨
俄罗斯
巴西
智利
卢森堡
芬兰
瑞典
比利时
瑞士
土耳其
斐济
挪威
朝鲜
尼日利亚
阿根廷
匈牙利
爱尔兰
印度
老挝
葡萄牙
乌克兰
印度尼西亚
哈萨克斯坦
塔吉克斯坦
希腊
南非
蒙古
奥地利
肯尼亚
加纳
丹麦
津巴布韦
埃及
坦桑尼亚
捷克
阿联酋
安哥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