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感受不到快乐的人,很可能不是抑郁,而是——
教育
2024-09-20 18:02
安徽
以下文章来源:壹心理,13年专业心理咨询品牌,作者芒来小姐最近,在和一位即将辞职的朋友聊天时,我突然有一个很深的感悟:即将离开自己认为“有毒”的工作环境,并且终于能获得短暂的休息时间,去完成自己的旅行计划,本是令人开心的事,但朋友小华却感到痛苦:“也许这个工作并没有那么糟糕,只是我自己想太多了。”她反复陷入“自己辞职是对还是错”的思考中,并渴望得到一个自己能接受的答案,从而焦虑得彻夜难眠。本以为,只要想出答案就会让自己好过些,结果脑子却不受控制地往事实的相反方向进行思考,陷入原地转圈的死循环。上司批评了自己一句,就不停地复盘和检讨自己哪里做错了,没心思去做其他工作;朋友评价了一句自己今天的穿着,回家就不停照镜子,老觉得自己哪哪都不对劲……久而久之,便形成难以打破的思维习惯,甚至再也感受不到快乐。为什么我们会不受控地陷入“穷思竭虑”中?怎样才能改变这种思维习惯,走出内耗?不知大家有没有过这样的体会:遇到焦头烂额的事情时,把注意力从负面情绪转移到思考问题的根源上,会更有安全感。本质上,“穷思竭虑”是我们应对负面情绪的一种自我保护策略。反复思考时,你会认为自己能重新夺回事情的掌控感,并有机会推翻不好的结果。从心理学角度解释,这是由于个体认知不可调和,产生和事实截然相反的诸多观念,导致个体失去“统觉(apperception)”能力。如果你经常陷入“穷思竭虑”而无法自控,那么就要小心:你可能已经产生“强迫思维”。产生“强迫性穷思竭虑”的人,很容易会对已经既定的事实,反复思考、反复推翻、反复求证。就像电影《宇宙探索编辑部》里,女儿发消息问唐志军:“人类存在这宇宙中的意义是什么?”作为科幻杂志主编的唐志军答不上来,后来,女儿因抑郁症自杀去世,这个问题反复萦绕在他内心。他想来想去,始终想不出答案,觉得这个问题自己回答不了,便寄希望于外星人能回答。他的生活逐渐脱离现实:渴望从电视机里寻找“外星人的信号”,痴迷于寻访外星生命体的痕迹,花大价钱只为看一眼假冒的“外星人遗体”……不难发现:长期穷思竭虑,让唐志军进入一种近乎“白日发梦”的妄想状态。即使吃了毒蘑菇生死未卜,他第一时间想到的,依然是托朋友问一问外星人:“你问问他们,我们人类存在这个宇宙里的意义究竟是什么?”女儿临死前留下的问题,成了唐志军永远也钻不出的牛角尖。越想逃避现实,就越是想不通,越痛苦、迷茫、不安,越要逼自己去找到答案,认为这样才算给去世的女儿一个交代。其实,唐志军正是通过“强迫性穷思竭虑”,来转移女儿离开所带来的痛苦。心理学家Nolen·Hoeksema 提到:不断陷入反刍思维,是应对消极情绪的一种方式。包括重复和消极地关注痛苦,关注可能的原因和后果,不断思考让自己感到抑郁的内容,试图通过找到答案,来让自己好起来。然而,用穷思竭虑来逃避现实,很可能会陷入更长时间的焦虑和抑郁。就像唐志军,过度思考女儿临死前的问题,逼自己不断复盘女儿自杀的创伤,用刀子反复“戳”自己。最后变得个性偏执、拒绝社交,日子也过得越来越虚无……穷思竭虑的人总以为,思考能带来掌控感和安全感,只要找到答案,一切都会好起来;不断回顾过去的决策、对未来的不确定性深感焦虑、过度担心别人的看法、对外界的一切反馈都敏感多疑……很多时候,你过度思考和担忧的问题本身没有现实意义,只是为了让自己获得暂时性的心安而已。对想太多抱有积极假设,认为“只要把问题想清楚搞明白了,我的问题就解决了,症状就能改善”。上面提到的我朋友小华,即使在休息日,她也总会想到各种尴尬或担忧的事情,导致她时常活在过度思考的紧张情绪中,心理能量被一点点耗尽。然而,她觉得自己最需要的不是放松,而是“答案”以及“确定性”,她最常说的一句话就是:“只有想通了这一点,我才能好好休息。”自认为思考就能解决问题,却永远找不到答案,不仅没有换来心安,反而越来越痛苦。心理学家Nolen·Hoeksema解释道:“穷思竭虑者,会无意识陷入到对强迫观念和症状的反刍之中。耗费大量时间、精力去解决症状,实际上在维持症状,此类对思维反刍的信念,反而会导致反刍思维一直持续。”心理学家费斯汀格做过一组实验,请被试者做很无聊的事,比如卷毛线,但要其对后面的被试者撒谎:“这个活动很有趣。”被试者分为两组,一组撒谎后会得到10块钱,另一组什么都得不到。结果发现,什么都没得到的那一组更容易出现认知失调,因为他们需要思考一个合理的理由来解释撒谎行为:“我一分钱也没有得到,到底为什么要撒谎呢?”费斯汀格的解释是:被试者心口不一致时,脑中有了两个认知因素,“这很无趣”和“我对别人说这很有趣”,两者相互失调。为了消除心理上的失调感,TA们便要找理由把自己的行为合理化。由此可见,生活中存在大量冲突的人,更容易为了给自己找一个理由,陷入穷思竭虑:这类过度思考,其实都是在找理由解决认知失调带来的焦虑与不安。很多心理诊断,都将“穷思竭虑”归为强迫性思维的一种。它比较容易出现在有强迫倾向的人身上,比如反复思考:“我走的时候到底锁门没有?”“天然气关了吗?”“窗户关了吗?”而强迫倾向的根源,是用高控制的强迫行为来对抗负面情绪。所以,穷思竭虑者会通过极度关注生活中一些小细节,为之无尽的思考,来对抗情绪上的难受。此外,穷思竭虑也可以归于持久的、循环的抑郁性思维。哲学家罗素在《幸福之路》里写道:人很多时候不快乐,就是太关注自己的内在感受。我们能在很多抑郁情绪严重的人身上,看到穷思竭虑这种常见表现,比如:心理学家Guy Winch在演讲中提到:研究表明,哪怕只是分心短短两分钟,都足以打破那一刻的穷思竭虑。如果你正处于穷思竭虑的状态,试试分心两分钟,你会发现效果立竿见影,症状好转很多。这个小练习适用于偶尔想太多的人,要是长期穷思竭虑,已经养成习惯,光是转移注意力恐怕很难产生改变。既然穷思竭虑是为了对抗负面情绪,那么,接受自己不那么完美,就会让穷思竭虑失去源动力。怎么做到接受呢?具体操作起来,就是不责备、不否定自己,客观地评价自己和事情:“任何人都有想不通的事,这很正常,想不通就别想了,或者休息会儿再想。”“这件事、这个人说的话代表不了什么,没必要放大它。”“我之所以想那么多,是在用思考来驱散不安,或许我可以找找其他更好的方式。”朋友小安陷入穷思竭虑时,会通过捏痛自己来恢复清醒,这不是一个好习惯,但“适度发疯”确实可以把自己从穷思竭虑里“拉出来”。比起被囚禁在大脑的虚假设想里,就主动制造一些外界刺激,这能让身体对外界的感知更敏感,从而离开思维困境。比如,尝试蹦极、滑翔伞、攀岩、漂流等刺激运动;或者自言自语、手舞足蹈、在床上打滚、和朋友一起压马路……做一些看似“发疯”、但可以释放压力和宣泄情绪的事情。在穷思竭虑的循环中,我们80%的精力时间都专注在“想“和“感受”上,也就是停留在自己创造的虚假而消极的世界里。所以,要打破这种局面,我们就要把80%的注意力挪到其它地方——客观的当下、具象的事情。动起来,去做好每一件具体的小事,是驱散不必要的忧愁最直接、最关键的方式。行动可以冲开头脑的束缚,使我们重新感受到身体的存在价值,进而把力量集中起来,让我们好好活在当下,活在现实中。意识到自己又开始想太多时,就弹自己一下,用这种方式给自己按下暂停键,转移思绪。如果以上方法你都试过,仍然难以从穷思竭虑的困扰中走出来,就要考虑抑郁症、强迫症的可能性,寻求专业人士的帮助和治疗。从穷思竭虑中走出来,其实就是从自己的世界走出来,走到现实世界里,让外界的阳光照亮内在的阴影。真正的安全感,来自始终有一颗能对自己负责、有能力解决自身问题的强大内核。“每个人的一生都在走自己的剧本,所以我们只能把自己当作问题,把自己当做答案。”希望我们能够活得真实且强大,敢于面对不确定的人生。作者:芒来小姐,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中级婚姻家庭咨询师,中国心理学会会员,国际精神分析自体心理协会(IAPSP)会员。真实姓名:李心洁。
本文转载自公众号壹心理(ID:yixinligongkaike)13年专业心理咨询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