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 · “一中朗读者”推介分享】《悲惨世界》读后感 / 高一(16)班 冯予扬

文摘   2025-02-10 12:17   天津  

STORY BOOK



a

a


世界上最宽阔的是海洋

比海洋更宽阔的是天空

比天空更宽阔的是人的心灵

——《悲惨世界》



一 

高一(16)班

冯予扬




《悲惨世界》读后感



在浩瀚的文学海洋中,有一部作品如同一座巍峨的山峰,深深震撼着每一个读者的心灵,那就是维克多·雨果的《悲惨世界》。这部出版于1862年的长篇小说,不仅跨越了拿破仑战与之后十余年的历史长河,更以其深刻的人性探讨和波澜壮阔的故事线,成为了十九世纪最具影响力的文学经典之一。

读完这部近乎史诗般的巨著,我仿佛经历了一场心灵的洗礼。冉·阿让,这个曾因偷窃一块面包被判五年徒刑,累计服刑十九年而终成一个深感被社会遗弃的囚犯。在获释后,他并未沉沦于自我怨恨与报复的泥潭,而是在主教的善良与宽容之光的指引下,决心重新做人,用一生的时间去弥补过去的罪行。他开办工厂,救助贫民,甚至在关键时刻挺身而出拯救了巴黎人民。冉·阿让的转变,是对“人是可以改过自新的”这一主题的最好诠释,他的故事让我深刻体会到,无论身处何种困境,选择的权利始终掌握在我们自己手中。

令我印象最为深刻的,是书中描绘的那些生活在社会底层的人们,他们的悲惨与挣扎,如同一幅幅触目惊心的画卷展开在我眼前。特别是革命前夕,巴黎的苦难人民在贫困、饥饿与不公的重压下,爆发出了反抗的怒吼。

雨果通过对人物如芳汀、珂赛特、马吕斯等的刻画,展现了在那个时代,无数像他们一样的人,虽身处逆境,却依然怀揣着对美好生活的渴望和追求。芳汀的柔弱与坚韧、珂赛特的纯真与幸运、马吕斯的热血与牺牲,他们的命运交织在一起,构成了这部作品中最动人的篇章。这也让我深刻反思,社会的不公与冷漠往往是造成悲剧的根源,而同情、理解与援助则是缓解苦难的良药。

此外,《悲惨世界》还巧妙地将法国的历史、文化、社会风貌融入其中,使得故事不仅仅是情感的宣泄,更是对时代背景下人性的深刻剖析。它教会我,无论时代如何变迁,追求公平正义、传递爱与希望的力量是永恒不变的。

正如雨果所言:“同情是人性之光。”在这个多元而复杂的世界里,我们每个人都能成为那束光,照亮他人的道路,也温暖自己的心灵。《悲惨世界》不仅是一部文学目著,更是一曲关于人性光辉的赞歌,激励着我们在生活的每一个角落,寻找并传递那份最真挚的善意。









      审核 |  曹  振

      校对 |  郝亚男 

      编辑 |  张玉晗


宝坻区第一中学
校园文化宣传的阵地、教学经验交流的论坛、学生个性展示的空间、家校互相沟通的桥梁、校友了解母校的平台。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