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们知道比亚迪要求美国供应商降价10%的这事吗?这封邮件现在全网疯传,老美供应商的回复也特别的“铿锵有力”,说这是“违背商业伦理与人性底线的合作”,那我倒想问问了,你们对中国的新能源汽车加征100%关税,遵循的是什么商业伦理?一再升级的芯片制裁,符合的又是哪家的底线?
这是行业内再正常不过的年度供应商议价环节,你不同意,可以协商,协商不成,可以终止合作,自由的哈耶克嘛,也没人拿枪顶着你,到时候到底谁离不开谁一目了然,把内部商务邮件发到网上,跟小仙女曝光聊天记录操作完美重合,果然很美国!既不想丢了订单,还想赚取超额利润,一副被迫害的模样装的楚楚可怜,什么“新时代谷贱伤农”,什么“中国汽车行业药丸”甚至都到了中国人对不起全世界的地步。
然而很快就有人发现,这份文件开头部分是发往一家名叫Sensata美国供应商的单子。于是有人查了一下这家公司,结果一查不要紧,好家伙,这家纯美国独资的供应商的毛利率高达38%。比迪子的毛利率高出不少,而迪子在年底要求这家供应商降降价,这本来就是正常的商业行为,不仅仅只有比亚迪,包括上汽大通等公司也在与供应商协商研判降价问题。那么问题来了,为什么会突然那之间有人急眼了呢?
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们不妨看看在资本主义国家中,那些大型车企是怎么做的。精日分子嘴里的天大良心地球之光的丰田,对供应商的压榨可谓是敲骨吸髓的地步,甚至一度要求某些供应商降价45%。同样面对福特,通用等美国车企在使劲压榨供应商时,这群慕洋犬的嘴里又变成了这都是美国人资本主义发达,供应链效率极高的标志。必须指出的是,那些在中国的外国车企对中国供应商的压榨极为惊人,怎么现在中国车企只是按照惯例与外国供应商协商降个价,他们就如此化身急急国王。于是乎各种小作文就好像是早有准备一样,顿时铺天盖地的从各个犄角旮旯里蹿了出来,大有把中国车企打倒后永不翻身的架势。按照这些人一直以来自我标榜的“独立思考”“自由意志”的德行,这种有组织的网暴行为该不会是有人提前组织好的吧。
事实上,那些外国车企压榨着中国供应商,用着落后的技术,坑人的安全标准,篡改的测试数据,动辄出质量事故的新闻,而且经常拒绝中国车主维权的嘴脸。在这些恶劣的事件中,现在在网上大声聒噪的那些人可是统统都化身睁眼瞎。不过这种行为随着中国新能源产业的进步已经越来越没有意义,绝对的实力面前,任何嘴炮的下场,都不过是沦为跳梁小丑的表演而贻笑大方。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