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工学院以“立德树人”为根本,围绕“坚持一个理念,突出两种能力,打造四个平台,开展五育并举,树立国工之星”学生教育管理思路,扎实做好思想政治工作,努力构建“三全育人”格局。
一、信念为先,筑牢思想教育之基
学院形成“两底线,四强化”的党建工作新模式,不断强化党建引领,把理想信念教育摆在首位,筑牢思想教育之基。今年上半年,围绕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党纪学习教育,新时代青年的使命与担当等主题自主开展线下交流研讨学习,组织学生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学习全国两会热点内容,学雷锋志愿服务、观看电影《申纪兰》、党纪教育专题学习党日活动,观看学习示范微党课、开展廉洁知识问答等共计46次;组织入党积极分子开展调研实践活动,撰写调研报告8篇,累计实践16学时;78名海外学生通过定期联系海外党员、骨干、安全员及个人,确保海外学生安全稳定。以丰富多样的活动进一步提高了青年学生的思想认识,理想信念更加坚定,爱国爱党教育更加入脑入心。
二、加强党员培养,提升政治素养
学院把党的政治建设作为核心,全面提升学生党员的政治素养。依托党旗飘飘系统、官方微信公众号等平台,加强政治理论学习,在重要节点,开展集中党纪教育学习,强化党员政治“底色”,学习收看全国两会热点内容、观看党的二十大开幕会等,参观红色教育基地、开展党章党纪专题学习等主题教育活动25场,参与青年超过1000余人,覆盖全院学生党、团员526人,覆盖率100%。学院规范党员培养程序,严把党员入口“政治关”,严格按照党员发展工作规程,严把党员发展关,不断提升党员发展质量和党员政治素养,增强党员先进性。
三、树立国工之星,榜样典范引领
学院为了进一步推进中外合作办学教育教学改革,探索适应新时代大学生人才培养新模式,激发学生成长成才内生动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于2021年开始实施“国工之星培养计划”。学院通过国工之星学习成果引导与目标激励的实施,促使大学生自觉制定学业生涯规划,激发学习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从而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养和未来发展核心竞争力。在国工之星培养计划的引领下,从2022年31人32星,到2023年126人216星,直至今年的299人613星。学生们共获得发明专利、实用新型、外观专利31项;发表SCI论文3篇,A、B类高水平论文5篇;21名学生通过托福、雅思等海外语言测试,其中托福最高108分,雅思最高7.5分。学生获得新加坡国立大学、宾夕法尼亚大学、耶鲁大学等世界TOP50高校offer81份,获得南安普顿大学、香港理工大学等TOP100高校offer205份。
四、打造国工特色活动
完善“五育并举”育人体系
学院通过打造“国工‘看’‘听’‘学’‘创’世界”四个品牌活动,以通专融合、成果导向为理念,着力提升国工学子的国际化视野、跨语言交流能力、创新意识以及终身学习能力,开展英语角、大师讲堂、感知工创汇、科创沙龙、智享未来科技节等活动,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2020级四级通过率84.4%,位居全校前列;科技竞赛获奖成果丰硕,学生获得“挑战杯”等国家级奖36项,省级奖项67项,获得省级以上竞赛学生515人次,获得省级以上竞赛获奖人次比42.7%;首届毕业生成功推免12人,分别被北京大学、浙江大学、中国科学院大学等国内顶尖院校录取;有27人考取国内研究生;有78名本科研究生在澳大利亚詹姆斯库克大学留学反馈良好;学生被京东、中铁、中建、诺瓦星云、神州数码等国内企业录用。学院的各项工作被《人民日报》、学习强国、今日头条、省教育厅官网等校外媒体先后报道200余次。
学生们在思想政治素养、学业成绩、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等方面都取得了显著的进步。未来,我们将继续秉持这些理念,坚持创新和实践相结合,不断优化和完善学生工作的各个环节,努力为中外合作办学的学生提供更加优质的教育和服务,培养更多具有国际视野和家国情怀的优秀人才。
来 源 | 国际工学院
排 版 | 李朝乾 寇钟润
编 辑 | 寇钟润 朱莹珊
责任编辑 | 赵 鑫 郎 锐
审 核 | 姚 鑫 张 明
【往期回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