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尖上的展览:《弄潮儿:古代中国人的时尚生活》(5)

旅行   2024-07-19 07:03   山东  



     中国人爱美。美与时尚息息相关,时尚与文化呼吸与共。

     千百年来,中国人的审美品位与时尚态度一直引领着东北亚的潮流,甚至在一定程度上成为全世界追逐的对象。茶叶、丝绸、瓷器,是古代丝绸之路上络绎不绝的奢侈品,也是启发当时欧洲上流社会时尚生活的密码。天子喜好塑造出的宫廷审美取向成为帝国美学的最高标准,自上而下地影响着不同族群的眼光。文人士大夫们竞相角逐,设置界限分明的壁垒,彰显群体阶层之优越,引一时风骚。随着城市商业经济的勃兴,新兴市民阶层跃跃欲试,女性也参与其中,不断挣脱条条框框,时尚的普及面空前加大。及至国门洞开,中国人的时尚观念被更强大的力量吸引,最终汇入世界时尚的洪流中。

     时尚是人类生活的一部分,是人类对美的追求。在2024年“5·18”世界博物馆日来临之际,烟台市博物馆特别推出原创展览《弄潮儿:古代中国人的时尚生活》,从细节处入手,从点滴生活中追寻不同时代的时尚踪迹。

     本期“指尖上的展览”将为您介绍《弄潮儿》的最后一个单元“东渐于海:融入环球时尚的洪流”。




     本期“指尖上的展览”将为您介绍《弄潮儿》的最后一个单元“东渐于海:融入环球时尚的洪流”。


     珐琅器:中国传统珐琅工艺是在本土传统工艺基础上,吸收外来文化而发展起来的,体现了东西方文明的交汇与融合,是欧亚大陆往来联系的历史见证。常见珐琅器主要有两种。一为掐丝珐琅器,公元12世纪由阿拉伯地区传入中国,在金、铜胎上以金丝或铜丝掐出图案,填上各种颜色的珐琅之后经焙烧、研磨、镀金等多道工序而成。另一种为画珐琅,起源于法国,于17世纪初由欧洲传入中国,其制作工艺是先在胎上挂釉,再用釉色绘纹饰,经填彩修饰后入炉烧结,最后镀金而成。

铜胎掐丝珐琅满园春色图观音瓶

清末民初


     眼镜:眼镜诞生于欧洲,在明代开始进入中国。但因是舶来品,价格昂贵,是不折不扣的奢侈品,故仅限于达官贵人使用。明清之际,中国开始出现制镜艺人,苏州成为中国眼镜制作的发源地。伴随制镜工艺的不断完善和材料成本的逐渐下降,眼镜的产量也稳步增加,江南眼镜工业兴旺发达。至清中叶,眼镜的量产和商品化使之终于进入寻常百姓家。

水晶眼镜


     鼻烟壶:鼻烟是一种在研磨极细的优质烟草中加入麝香等名贵香辛药材,或用花卉等提炼而成的烟草粉末,以鼻嗅服,具有提神、明目、驱寒的作用。17世纪鼻烟在欧洲开始流行,明末清初传入中国,受到当时皇室和达官显贵的青睐,并在上层社会成为风尚。鼻烟盒伴随鼻烟进入清宫,但因气候、习惯等因素,欧洲鼻烟盒在中国并不适用。康熙时,内府开始制作鼻烟壶,易携带且气味不泄,成为盛装鼻烟的新容器。乾隆朝之后,制作小巧精致的鼻烟壶已蔚为风潮,成为彰显身份地位与财富品位的装饰品。

白玉鼻烟壶


     钟表:中国古代曾使用过日晷、沙漏等传统计时器,及至晚明的西方传教士将“自鸣钟”带入中国,才大大颠覆了中国人对“时间”概念的认知。在古代,要获知一天中时辰的变化,主要仰赖每天官方发布的钟声、鼓声。虽然各地晨昏报时的钟声数量相同,但城市不同,钟声的节奏会有不同。自鸣钟不仅校正了各个城市报时方式的差异,而且因其计时更为精确,也为商业发展提供了便利。随着自鸣钟在日常生活中的使用,逐渐引发了寻常百姓对机械钟表的购置欲望,从万历末年开始,民间工匠对西洋自鸣钟着手进行仿制,苏州、南京、上海、广州等地相继出现钟表手工作坊,至清朝中期已有相当规模。

红木镂雕葫芦纹南京钟   清


宝时牌座钟     民国





烟台市博物馆


烟台市博物馆

服务号



烟台市博物馆
欢迎关注烟台市博物馆订阅号,带您了解更多烟台文博资讯。订阅烟博官微您还可以获得最及时的展览与教育活动信息。期待您持续的关注~~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