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土工程是地质与结构的结合体,是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体。
从以上岩土工程的两个本质基调来看,就说明了勘察与设计是岩土工程两个相辅相承,缺一不可的支撑。偏重任何一个方面,就是对另外一个方面的不公平,完全割裂两者之间的关系而使其成为两个独立单元的论调是不合理的,甚至是错误的。正所谓“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
上世纪80年代以前,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岩土工勘察与设计的主流模式就如同流水线上的工人,各司其职,相互之间几乎没有交流。地质技术人员只负责相关工程的地质勘察,并在勘察报告中提出相关的地质参数和工程建议,至于这些参数与建议在下阶段的设计中怎么应用,就基本不在其考虑范围之内。而设计技术人员依据地质人员提供的岩土体基础参数,进行必要的计算后就进行工程设计,至于这些地质参数是否合理或恰当,就多没有进行深究。
时至今日,虽然国家大力推动市场经济体制下的岩土工程工作方法,即岩土工程的勘察与设计相互有效衔接,但这种勘察与设计“两张皮”的现象至今仍没有得到根本改观,甚至是在很多行业中改观甚微。尤其是在目前很多歪嘴和尚念歪了国家的勘察设计终身负责制,导致有些勘察人员为求所谓的自保,岩土参数越提越低,没有最低,只有更低。甚至突破基本的基本的工程理论底线,将不受结构面控制岩体参数提的比软基参数还低,将滑面参数提的比残余强度还要低上三分。而有些设计人员秉承“只要你敢提,我就敢用”的理念将责任层层转嫁,导致工程规模失控。
笔者甚至见过一个不到10万方的滑坡,居然能够计算得出了8万千牛/m的下滑力。这种完全将岩土工程计算理论化,不考虑计算中的工程地质边界条件没有依据工程实践经验进行核查的做法,在目前岩土工程中是比较常见的,也是目前岩土工程亟须解决的问题。毕竟,安全、经济指标是岩土工程的两个核心指标,摒弃任何一方的岩土工程都是不合理的。
从岩土工程现状来看,有些负责任的设计人员提出勘察参数问题时,勘察人员很难接受建议而去调整参数,找出各种理由搪塞,这是目前的岩土工程问题的另一主要问题,是一种非常不负责,不作为的行为。或许,人世间最恐怖的事不是一个不知道某件事,而是他自以为知道。正所谓“知不知,尚矣;不知知,病也。”
这方面应该向铁路系统技术部门学习。多少年来,诸如铁科院、铁一~四院等勘察设计单位的“地路处”合并办公体制,贯彻勘察与设计人员相互讨论,甚至是争论的体制,正是铁路部门在相关岩土工程专业上领先的根本原因。诸如当年的铁科院西北分院要求设计人员应搞三年地质,地质人员应搞两年设计的理念,是其在工程斜坡领域成为行业翘楚的重要原因。
目前我国大力推动的岩土工程体制,其目的就是力求岩土工作者掌握地质与结构两方面的知识,从而有效而合理地进行岩土工程。当然,这种历史上遗留下来的岩土工程痼疾的改观是需要假以时日的。因为,“世上最难的事是人的理念转变”,不可能在一个较短的时间内完成。或许“治大国如烹小鲜”说的也是这个道理吧。
岩土工程中勘察与设计“两张皮”的问题改善,还需要我们岩土工作者对勘察和设计、理论和实践“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因为,这样方能成为一个合格的岩土工程师。还需要岩土工作者以“担当”的精神去改变,还需要岩土工作者的“使命感和成就感”去改变,还需要岩土工程体制的进一步完善。
“江海所以能为百谷王者,经其善下之,故能为百谷王。”做任何事,如果能保持严谨、虚心的态度去接受与倾听他人的建议,那么勘察与设计就可更好地为岩土工程的健康快速发展提供有效的动力。
微信公众号:悠游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