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颈椎病的绝密效方,建议收藏保存!

文摘   2024-12-02 08:00   安徽  


来源|特色疗法与新技术分会

 导读 

17个临床应用效方,学到就是赚到!


1、颈椎病汤


组成:黄芪30克,丹参15克,白芍15克,木瓜9克,葛根20克,天麻9克,延胡索9克,威灵仙9克,淫羊藿9克,川续断12克,牛膝9克,甘草3克。


主治:颈椎病。


用法:水煎服,1日1剂。


方解:颈椎病系颈椎及周围筋肉损伤或退行改变,使气血、经络受阻,因而引起颈肩臂疼痛、麻木或头晕、猝倒等症状。治疗应益气活血,补肾壮骨,通络止痛。


方中黄芪、丹参益气活血,为君药。白芍养血,柔肝止痛;延胡索活血化瘀,消滞止痛,二者为臣。佐以淫羊藿、川续断、牛膝补益肝肾、强壮筋骨;木瓜、威灵仙祛风胜湿,通络止痛;葛根发表解肌,引药至头项;天麻祛风通络,止头晕头痛。甘草调和诸药,为使。故本方为治疗颈椎病神经根型或椎动脉型之良药。


2、术苓半夏


组成:炒白术20克,茯苓15克,半夏10克,羌活10克,钩藤15克,枳实10克,陈皮10克,远志10克。


主治:头晕目眩、头昏脑涨、颈项拘急、项背酸楚之颈性眩晕症。


用法:水煎服,1日1剂,可连续服用1~2周。


加减:舌红口干,肝火较旺者可加天麻、石决明、菊花、生地黄、龙胆草、刺蒺藜、白芍;阴虚较甚,舌红少苔,脉细数弦者可选加麦冬、沙参、玄参、生地黄、生白芍、酸枣仁、柏子仁;气血亏虚,舌淡苔白,脉细者可选加当归、黄芪、酸枣仁、柏子仁、熟地黄、阿胶;湿胜者可选加泽泻、薏苡仁、藿香;胸闷胁肋不适者可加柴胡、香附、青皮、郁金、白芍、太子参。


方解:术苓半夏汤重在治痹。白术为君,《本经疏证》曰:“风寒湿痹、死肌、痉、疸,不得尽谓脾病,而以术为主剂者,则以湿为脾所主,湿能为患,固属脾气不治,一也;脾主肌肉,介在皮毛筋骨中,痹与痉,病在肌肉内,死肌及疸,病在肌肉外,旁病则当取中,二也;筋骨皮毛,均非驻湿之所,惟肌肉间为可驻湿,三也。知此,则凡痹、死肌、痉、疸之系乎风寒湿者,皆术主之矣。白术之效,于风胜湿者为最宜,寒胜者为差减。”


此外,《别录》也说白术“主大风在身面,风眩头痛”,《药性论》也认为白术“主大风顽痹”。茯苓健脾化痰,宁心安神、利水渗湿为臣,重在治湿痹。半夏为臣,取其燥湿化痰,以及和中健胃,降逆止呕,消痞散结等协同作用。佐以钩藤清热平肝、镇痉息风,陈皮理气化痰,枳实破气消积、化痰除痞,远志安神、祛痰,羌活祛风胜湿止痛,能解头、颈、项上部太阳经痰湿痛。本方也体现了经典古方半夏白术天麻汤、二陈汤、温胆汤等方要义。


3、加减知柏地黄汤


组成:黄柏10克,知母10克,生地黄15克,山药15克,山茱萸10克,玄参10克,威灵仙30克,红花6克,葛根30克,牡丹皮12克,甘草3克。


功效:滋补肝肾,除烦降火。


主治:颈椎病症见肝肾阴虚,虚火内扰,头晕耳鸣,失眠多梦,颈项部酸痛不适。


用法:水煎服,1日1剂,二煎,分早晚服。


方解:知柏地黄丸始源于明·张景岳《景岳全书》,原名为滋阴八味丸,是由六味地黄丸加知母、黄柏而成。本方由知柏地黄丸加减而成,用于治疗肝肾阴虚,虚火内扰,头晕耳鸣,失眠多梦,颈项部酸痛不适之颈椎病。


方中生地黄滋阴清热,山茱萸滋肾益肝,为君药;山药滋肾补脾,牡丹皮泻肝火,为臣药;佐以知母、黄柏清肾中伏火、肝火,玄参养阴清热,红花活血化瘀,葛根升津舒筋,威灵仙除痹止痛;甘草调和诸药,为使。


4、颈复宁丸


组成:肉苁蓉15克,巴戟天15克,骨碎补12克,川续断12克,生地黄10克,鸡血藤10克,木香6克,羌活6克。


主治:颈椎病、肩周炎所致的疼痛等症。


用法:制丸口服,1次6克,1天2次,用开水或可加适量黄酒服。


方解:颈椎病是中老年人的常见病和多发病,在中医学中属“痹证”范畴,主要由于肝肾不足、劳伤及颈项经脉气血受阻,致气血亏虚,气血瘀阻,颈项经络失养,引起疼痛、麻木、眩晕等症状。


方中肉苁蓉、巴戟天补肾阳,益精血,强筋骨,为君药;骨碎补、川续断补肾强骨,续伤止痛,为臣药;佐以鸡血藤、生地黄补血活血,舒筋通络;木香、羌活行气止痛,健脾消食,为使药。诸药共奏补益肝肾、养血活血、理气止痛之功效。


5、颈椎病1号方


组成:羌活12克,川芎12克,防风10克,荆芥10克,蔓荆子9克,桂枝10克,藁本9克,甘草3克。


主治:颈椎病(风寒湿痹证)。


用法:水煎服,1日1剂。


方解:本方主治为风湿在表,其证多由汗出当风,风湿之邪侵袭肌表所致。风湿之邪客于太阳经脉,经气不畅,致颈部、头部疼痛,身重。风湿在表,宜从汗解,故以祛风胜湿为法。


方中羌活为辛苦温燥之品,其辛散祛风,味苦燥湿,性温散寒,可祛风除湿、通利关节,为君药。臣以防风、藁本,入太阳经,祛风胜湿,且善止头痛。佐以川芎活血行气、祛风止痛,蔓荆子祛风止痛,荆芥发表散风,桂枝温通经脉,引药至上肢。使以甘草调和诸药。


综合全方,以辛苦温散之品为主组方,共奏祛风胜湿之效,使客于肌表之风湿随汗而解。


6、颈椎病2号方


组成:生地黄10克,地骨皮15克,玄参10克,赤芍10克,炒白芍15克,当归8克,川芎10克,粉背菝葜(大通筋)15克,葛根10克,甘草3克。


主治:颈椎病(阴虚火旺证)。


用法:水煎服,1日1剂。


方解:玄参泻火解毒,地骨皮清虚火,为君药。生地黄、赤芍、炒白芍凉血滋阴、活血通络,为臣药。佐以当归、川芎行气活血化瘀,大通筋祛风湿、通络止痛,葛根解痉止痛、引药至颈项。甘草调和诸药,为使。全方组合,具滋阴凉血、舒筋活血通络等作用。


7、颈椎病3号方


组成:半夏10克,泽泻10克,黄芪15克,天麻12克,神曲10克,茯苓20克,苍术8克,陈皮6克,当归8克,川芎8克,甘草3克。


主治:颈椎病(痰湿阻络证)。


用法:水煎服,1日1剂。


方解:方中黄芪、白术补脾胃,养元气,为君药;苍术、半夏、茯苓、泽泻祛寒湿,化痰饮,为臣药;佐以天麻定虚风、止眩晕,神曲、陈皮理脾胃、助消化,当归、川芎行气活血通络;甘草调和诸药,为使。配合成方,共奏补脾胃、化痰湿、定虚风、行气活血之功效。


8、颈椎病4号方


组成:黄芪15克,葛根10克,蔓荆子9克,白芍10克,升麻5克,当归10克,川芎10克,炙甘草3克。


主治:颈椎病(气血亏虚、肝肾不足证)。


用法:水煎服,1日1剂。


方解:《医方集解》曰:“五脏皆禀气于脾胃,以达于九窍;烦劳伤中,使冲和之气不能上升,故目昏而耳聋也。”李东垣曰:“医不理脾胃及养血安神,治标不治本,是不明理也;足太阴、阳明、少阴、厥阴药也,十二经清阳之气,皆上于头面而走空窍,因饮食劳役,脾胃受伤,心火太盛,则百脉沸腾,邪害空窍矣。”


方中黄芪甘温,益气升阳固表,为君;葛根、升麻、蔓荆子轻扬升发,能入阳明,鼓舞胃气,上行头目,中气既足,清阳上升,则九窍通利,耳聪而目明矣,为臣药;佐以白芍敛阴和血,当归、川芎行气、活血通络;甘草和脾胃,调和诸药,为使。


9、颈舒片


组成:葛根、川芎、桂枝、白芍、桑枝、天麻、威灵仙、羌活、鸡血藤、制马钱子、甘草。


主治:颈椎病、颈背肌筋膜炎、肩周炎等筋肌、经络痹证。


用法:每次4片,每日3次,温水送服。


方解:葛根、桂枝、白芍解肌舒筋,为君药;川芎、鸡血藤、天麻行气、活血、通络,为臣药;佐以羌活、威灵仙、制马钱子祛风湿、利关节、止痹痛,桑枝清热活血、引药上行;甘草调和诸药,为使。诸药合用,共奏解肌舒筋、祛风通络、行气止痛之功。


10、慢颈痛煎


组成:黄芪9克,桂枝9克,芍药9克,生姜18克,大枣9克,葛根15克。

主治:颈椎病(风寒湿痹证)。


用法:水煎服,1日1剂。


方解:颈椎病证属寒湿痹阻者,证见头颈肩背四肢疼痛,窜痛麻木,项背拘急,头疼头重,全身怕冷,恶风,无汗,可触及条索状物,或有肌肉萎缩,胸闷,纳呆,舌苔白腻,脉沉迟。


方中黄芪益气升阳固表,为君;桂枝通阳,引药至上肢,为臣;佐以芍药养血通痹,葛根解肌通痹引经;大枣、生姜调和营卫,为使。


11、颈痹汤


组成:五加皮10克,苍术12克,巴戟天10克,海风藤10克,羌活12克,威灵仙12克,桑枝12克,红花6克,川芎10克,何首乌10克,甘草3克,淫羊藿10克。


主治:颈肩臂痛。


用法:水煎服,1日1剂。


方解:颈椎病多为风寒湿邪所侵,又多为久病,久病必有瘀,故病机乃风湿寒邪与瘀血相博结,病程长,久治难愈。


方中五加皮、苍术、羌活、海风藤祛风除湿,川芎、红花活血化瘀,巴戟天、淫羊藿补阳并祛风湿。


综观本方,主要具有祛风除湿,化瘀止痛之功用。


12、活筋汤


组成:白芍30克,木瓜15克,威灵仙15克,川芎10克,当归15克,五加皮6克,牛膝10克,羌活10克,甘草6克。


主治:颈椎病(风寒湿痹证)。


用法:水煎服,1日1剂。


方解:本方主治风寒痹阻之颈椎病,方中羌活、木瓜、威灵仙等药祛风散寒,通络止痛;牛膝、五加皮补肝肾、强筋骨;当归、白芍、甘草等补益气血。诸药合用,有益气血、补肝肾、袪风寒之功效。


13、解肌汤


组成:黄芪25克,防己15克,粉葛25克,薏苡仁50克,木瓜15克,茯苓25克,赤芍20克,丝瓜络15克,威灵仙15克,白芍25克,甘草15克。


主治:项痹病(气虚湿阻证)。


用法:水煎服,1日1剂。


方解:神经根型颈椎病,中医称为“项痹病”,是因各种机械性与动力性因素使臂丛神经受压或刺激致使神经炎症水肿而出现的症候群。福建地处东南沿海,气候温热潮湿,饮食习惯多以海鲜为主。目前颈椎病的发病人群大都为工作在第一线的机关办事人员、企业领导、白领等社会骨干,这些人群平时锻炼少、体质弱,又长期在空调环境中工作,因此,形成素体气虚、内生湿热、外感寒湿的复杂体质。临床以反复发作的颈项酸痛,上肢麻木、放射痛为主要表现。


本方黄芪扶正益气,为君;防己、薏苡仁、木瓜、茯苓清化内生之湿热,为臣;佐以丝瓜络、威灵仙、葛根、芍药祛风散湿、解肌舒颈;甘草调和诸药,为使。


14、柴苓定眩合剂


组成:茯苓25克,桂枝15克,白术20克,甘草10克,柴胡15克,升麻5克,黄芩15克,人参15克,生姜15克,白芍25克,大枣17克,石决明25克。

主治:颈性眩晕(邪阻少阳证)。


用法用量:水煎服,1日1剂,分煎2次,早晚服。


方解:柴苓定眩合剂由小柴胡汤合苓桂术甘汤加减化裁而成。经多年临床实践证明,对颈性眩晕急性期有良好疗效。经门诊使用统计,只要符合少阳不利证型的颈性眩晕患者有效率可达91%以上。


柴苓定眩合剂一方面通过小柴胡汤减半夏(柴胡、黄芩、人参、甘草、生姜、大枣)疏利少阳之邪;一方面通过苓桂术甘汤(茯苓、桂枝、白术、甘草)平冲降逆、温化水饮;加白芍柔肝养阴,配合升麻、石决明可升清降浊,使气机上下得调。


另外,白芍配合桂枝、生姜、大枣形成桂枝汤,可和营卫,使气机内外畅通。诸药合用,共奏舒利少阳、平冲降逆、温化水饮之功。


15、椒兰颈痛散


组成:川椒20克,胡椒5克,泽兰40克,紫苏叶30克,肉桂15克,伸筋草40克,羌活30克,干姜30克。


主治:项痹病(风寒湿痹证)。


用法:研成细末分装,1瓶50克。外用熏蒸或足浴,1次1瓶,1日1次。


方解:本方在我院临床已使用多年。椒兰颈痛散剂基于“痹证机体素虚,阴阳失调,气血不畅,痹阻经络者居多”这种观点而组方。


选用川椒、胡椒、肉桂、干姜温经散寒;泽兰、紫苏叶、羌活祛风胜湿;伸筋草舒筋通络。诸药合用,可温经散寒、祛风胜湿、舒筋通络。本方疗效显著,是适用于风寒痹型项痹病的外用散剂。


16、加味桂枝加葛根汤


组成:桂枝12克,白芍12克,葛根20克,炙甘草5克,熟附子(先煎)9克,茯苓12克,白术9克,生姜3片,大枣5枚。


主治:颈椎病(脾肾阳虚、营卫不和证)。


用法:水煎服,1日1剂。


方解:桂枝加葛根汤出自《伤寒论·卷二·辨太阳病脉证并治》,用于风寒外束,营卫不和,经输不利,筋脉失养而见发热、汗出、恶风、项背拘急固缩、转动不灵等症。


方中桂枝辛温通阳,祛风散邪;芍药酸甘平肝,敛阴和阳,通达经脉,二者调和营卫、理阴阳。大枣补脾,生姜和胃,甘草调和诸药,补脾益中;葛根升津舒筋,宣透经输。加入附子补火助阳,逐风寒湿邪;茯苓、白术健脾除湿。全方调和营卫、健脾温阳、除湿通络,对脾肾阳虚、营卫不和证颈椎病效佳。


17、舒筋止痛水


组成:怀牛膝12克,当归18克,红花30克,三棱18克,生草乌12克,生川乌12克,木瓜12克,樟脑30克,五加皮12克,三七粉18克。


主治:颈椎病、腰痛、肩膝关节痛。


用法:以上10味药,以70%酒精1.5L,密封浸泡1个月,分取上清液,外用。


方解:上方制成药水局部涂擦或配合按摩,可起到温通脉络、舒筋活血的作用。对颈腰椎筋肉劳损,气血运行不畅,经络受阻,因而引起颈项肩部或腰部疼痛、僵硬、肢体麻木等不适症状,疗效甚佳。


方中当归、红花、三棱、三七、牛膝活血祛瘀;草乌、川乌、木瓜、五加皮逐风邪,散寒湿;樟脑温散止痛;配以70%的酒精通血脉、祛寒气,引药势。故能达到活血舒筋、祛风止痛之目的。


【郑重申明】
由于每个人的体质和病情不同,本案中的方药和剂量仅适用于本案病人当时的病情。未经中医辨证诊治,不得照搬使用本案中的处方和剂量。广大读者如有需要,应前往正规医院诊治,以免贻误病情。


声明:图文来源网络,若转载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删除。

喜欢本文,文章末尾↘↘↘请点击“在看


水木时代研究院
水木时代(北京)中医医院有限公司荟聚海内外中医师专攻疑难杂症康复(13910272918,778-987-3260,1065780000@qq.com)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