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圈关注:被加征关税后,上汽、吉利、比亚迪起诉欧盟委员会

文摘   2025-01-26 08:18   四川  

据路透社报道,欧盟法院(CJEU)网站上的文件显示,因被欧盟委员会加征关税,三家中国电动汽车制造商上汽集团、吉利控股集团和比亚迪于最后期限前一天的1月21日,向欧盟普通法院提起诉讼。

普通法院是欧盟法院两个分庭中级别较低的一个,其诉讼程序平均持续18个月,且可以上诉。不过,欧盟法院并没有提供案件的进一步细节。

欧盟法院网站的文件显示,三家公司在提出异议截止日期的前一天提交了诉讼申请。欧盟中国商会(CCCEU)也表示,已代表中国电动汽车生产商的行业机构中国机电产品进出口商会(CCCME)于1月22日提出申诉。

此次诉讼的背景是欧盟于2024年10月底对中国制造的电动汽车加征反补贴关税,为期五年。根据欧盟的裁决,比亚迪被加征17.0%的关税,吉利为18.8%,上汽集团为35.3%,其他配合调查的企业统一加征20.7%,不配合的企业则被加征35.3%。

欧盟的反补贴调查始于2023年9月,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在盟情咨文中宣布对中国电动汽车发起调查,理由是怀疑中国企业通过政府补贴压低出口价格,对欧洲本土企业构成不公平竞争。2024年7月,欧盟对中国电动汽车加征临时关税,并于10月通过最终裁决。

上汽集团对被加征最高税率关税的裁决表示强烈不满,认为调查涉及商业敏感信息,且欧盟委员会在补贴认定上存在错误,忽略了上汽提交的关键信息和抗辩意见。上汽已通过提交调查问卷、书面抗辩和听证会陈述意见等方式进行法律抗辩,并计划采取进一步法律措施。

此外,中国电动汽车制造商还抱怨特斯拉中国被单独计算而不是被包括在官方样本中,这导致特斯拉中国获得最低的额外关税。据悉,中国制造特斯拉的最大出口市场是欧盟,但中国产特斯拉因提出个别审查请求,仅被加征7.8%的关税。

欧盟委员会表示已了解到相关案件,并有两个月零十天的时间准备辩护。同时,欧盟与中方的技术联系仍在继续,双方自2024年9月以来一直在就进口商品的最低价格进行谈判。


位于德国的比亚迪展厅 图据视觉中国

在去年的反补贴调查结束后,欧盟于10月底对中国制造的电动汽车加征关税,其中比亚迪的税率为17.0%,吉利为18.8%,上汽为35.3%,其他配合调查的企业统一为20.7%,不配合的企业为35.3%,特斯拉为7.8%,而欧盟的标准汽车进口关税为10%。

路透社预计,上汽集团将对被加征最高税率的关税提出异议。此前,欧盟委员会认定其不配合调查,并允许委员会用“选定的可用事实”填补缺失的部分调查。

上汽集团出口欧洲的汽车 上汽集团



据悉,去年10月29日,欧盟委员会不顾中方反对,宣布结束“反补贴调查”,执意对中国电动汽车征收为期五年的所谓“最终反补贴税”。

欧盟委员会当天发布声明指出,中国出口生产商将被征收以下反补贴税:

比亚迪:17.0%;吉利:18.8%;上汽:35.3%;其他合作公司将被征收20.7%的关税;

在提出单独审查请求后,美国车企特斯拉将被征收7.8%的最低税率;其他所有不合作的公司将承担35.3%的关税。

此次额外关税是在已实施的10%关税基础上加征的,这也就意味着,包括上汽在内的其它不合作公司,向欧洲出口电动车时,将被加征45.3%的最高关税,关税有效期5年。

上汽集团对被加征最高税率关税的裁决表示强烈不满,认为调查涉及商业敏感信息,且欧盟委员会在补贴认定上存在错误,忽略了上汽提交的关键信息和抗辩意见。



汽车圈的那些事儿
大事儿小事儿,说说汽车圈的那些事儿!资深汽车圈专业媒体团队打造的汽车资讯入口,新鲜事,简单报,汽车圈儿的那些事让您的用车生活更加愉悦。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