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廉政明德苑】清风箴言 | 台上台下一个样,人前人后一个样

民生   2024-12-21 10:27   甘肃  


 

 昔人有怀四知之畏,而却暮夜之金者。盖隐微之际,最为显著,圣贤之教,谨独是先。故愿同僚力修冰蘗之规,各厉玉雪之操,使士民起敬,称为廉吏,可珍可贵,孰有逾此?其所当勉者一也。


 ——宋·真德秀 《西山政训》


 杨震是东汉名臣,有一年,他从荆州调到东莱任太守,赴任途经昌邑时,恰逢当年他推荐的王密在此做县令。王密感于知遇之恩,于白天谒见杨震后,又乘夜晚带着十斤黄金悄悄前来送给杨震。杨震拒绝说:“我从前举荐你,是因为我了解你,而你这样做就太不了解我了,为何要这样呢?”王密说:“现在是夜里,没人知道。”杨震正色道:“天知、地知、我知、你知,怎能说没人知道呢?”杨震暮夜却金,后人称他为“四知先生”。冰蘗,即冰蘖,喻寒苦而有操守。


慎独是古代儒家思想非常重要的观念。《礼记·中庸》有:“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大意是不要在别人看不到、听不到的地方就放松自我要求,也不要因为是细小的事情而不拘小节。道德原则是一时一刻也不能丢掉的,要时刻用它来检视自己的言行。即使独处、无人注意的时候,也要谨言慎行,不做失道失德的事。“自修之道,莫难于养心;养心之难,又在慎独”,“独行不愧影,独寝不愧衾”。


 慎独为什么如此重要呢?原因有二。


 第一,就像杨震暮夜却金时所说,“天知、地知、我知、你知”,即使独处,也不是完全私密,不是完全没可能被世界知晓。在古代,人们认为有一个无处不在、全知全能的上天,在监视着每个人的一举一动。即使独处,如果做了坏事,上天也会知道而且予以惩罚。这种思想,虽然从认识论来讲是荒诞的,但在当时,从约束官员的效果来说,还是有一定意义的。


 第二,古人强调慎独,更为重要的理由是,只有慎独才可以体现一个人真正的内在道德。一个人在没有他人监督,其所作所为不被外界知晓的情况下,仍然像在大庭广众、有无数眼睛盯着的时候一样,认真约束自己,不敢放纵自己。这才是真正出于内在的道德自觉,而不是出于外在环境的约束和压迫。而如果一个人迫于他人的监督、害怕他人的批评,才不敢去做坏事,那么,当别人看不到的时候,就可能放松对自己的约束和要求,放纵自己做坏事恶事。


 我们常说,一个官员廉洁自律,可能出自三种情况,一种是内心道德高尚,不想腐败;一种是害怕被惩处,不敢腐败;还有一种是,由于制度网编织得非常严密,没有机会腐败,就是说不能腐败。显然,如果一个官员内心高尚,不想腐败,那么,即使没有制度约束,即使知道腐败后不会被查处,他也不会去腐败;而不敢腐败的官员,如果遇到惩处不严、有机可乘的情况,就会坦然腐败;不能腐败的官员,在有机会能够腐败的情况下,也会毫不犹豫地腐败。


 从培养官员的角度来说,首先必须培养具有内在道德良知的、不想腐败的官员。哪怕没有任何人监督,完全有机会的情况下,他也决不会主动作恶。



源 | 啄木鸟

审核 | 甘肃省司法厅政治(警务)部组织宣传处
编辑 | 甘肃省司法厅融媒体中心
投稿邮箱 : gssfxmt@163.com

甘肃省司法厅
全省司法行政工作新闻舆论宣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