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话说“蛇有三不抓,抓了祸事多”,哪三种蛇不能抓?有道理吗?

乐活   2024-11-22 19:58   湖南  

柳宗元的《捕蛇者说》中就描述了一个古老的职业——捕蛇人。在过去农村确实有不少捕蛇的人,小编的家乡就是柳宗元所描述的这个地方,这里也确实有不少的蛇。


村里之前就有好几个捕蛇人,如今最后一个捕蛇人年纪都已经70多岁了,记得小时候就爱围在他身边,听他说各种捕蛇人的故事。其中他就提到过“蛇有三不抓”,这是老祖宗传下来的规矩。

他还说,如果违背的话,后果是比较严重的。这并非空穴来风的迷信言论,而是古人的经验之谈,那到底是哪三不抓呢?

其一,不抓正在蜕皮的蛇。

蜕皮对于蛇而言是一个极为关键且脆弱的过程。蛇每长大一点,就要经历一次脱皮,因为蛇的皮很特别,它并不会像蛇一样也会慢慢的长大,要想继续长大就需要脱皮,然后换成新的皮。

而蛇在蜕皮期间,身体的旧皮逐渐褪去,新皮尚未完全硬化,此时它们的视力模糊,行动也变得迟缓且笨拙,防御能力大打折扣。


从蛇的生存角度来看,这是它们生命中的一道难关,若在此时被捕蛇人捕捉,几乎毫无反抗之力,只能任人处置。而且这样的蛇也是很敏感的,它会变得很危险。去抓它的话,也容易被蛇咬伤。

另外从生态伦理上讲,在其最脆弱之际下手,违背了公平竞争与尊重生命自然状态的原则。就如同人类在生病或受伤时需要被呵护而非落井下石,蛇在蜕皮时也应得到大自然的庇佑,捕蛇人若此时出手,便是打破了这种微妙的平衡,也有失侠义与厚道。

其二,不抓在交配的蛇,当然了怀孕期间的蛇也是不能抓的。

在过去民间有一种说法,就是说如果看到两条蛇在交配的话,这样是要倒霉的。并且提醒,这样的蛇千万不要去驱赶,或者是伤害。


其实这个也能理解,人家在交配的关键时期,如果被人打扰了,那肯定是很生气的,这样就会变得很危险,从而会攻击对方的。

另外当母蛇怀孕后,腹中孕育着众多小生命,它的行动会变得小心翼翼,一心只为保护腹中蛇卵或幼蛇的安全。

母性的本能使它即使面对危险也会顽强抵抗,然而这种抵抗往往是悲壮的,因为在捕蛇工具与人类经验面前,它的力量显得如此渺小。

若将怀孕母蛇抓走,不仅是对这一条母蛇生命的残害,更是对数条尚未出世的小蛇的扼杀,这无疑会对蛇类种群数量的稳定与繁衍造成严重打击。


蛇类作为生态系统中的一环,其种群数量的波动可能引发连锁反应,影响到整个生态环境的平衡,如控制鼠类数量等生态功能可能因此失衡,进而波及到植物、其他动物乃至整个生态系统的稳定与繁荣。

其三,不抓进家的蛇。这里的不抓,指的是这样的蛇不能抓来食用,或者是卖钱。而把它抓到外面去还是可以的。

之所以说进到家里的蛇不能抓,这是因为在许多文化与传统观念中,蛇进家被视为一种特殊的象征,或为祖先的化身,或为祥瑞的预兆。


不仅这样的蛇不能抓,甚至还说连驱赶都不可以,因为这样就可能会伤到蛇,然后就被蛇伤到。

虽然从科学角度难以证实这些说法,但这种观念反映出人们对蛇进家这一现象的敬畏态度。

从现实角度出发,蛇一般不会主动进入人类居住的场所,除非是受到外界环境的驱赶或惊扰,如栖息地被破坏、食物短缺等。

当蛇进家时,它本身也处于一种惊恐与不安的状态,与人类一样,它只是在寻找一个安全的庇护之所。

此时若将其捕杀,可能会引发一些不必要的风险,比如蛇在临死前的挣扎可能会对人造成伤害,同时也破坏了人与动物在特殊情境下的一种微妙和谐共处关系。


捕蛇老人所传下的“蛇有三不抓”,不仅仅是捕蛇行业中的行规禁忌,更是一种对生命尊重、对生态平衡维护的无声教诲。

它提醒着人们,在与自然界的其他生物相处时,不应仅仅以人类的利益与喜好为导向,而应秉持着敬畏之心,尊重每一个生命的生存权利与生命历程,只有这样,人类才能在这个蓝色星球上与万物和谐共生,共同构建一个丰富多彩、生机盎然的家园。

当我们面对这些古老的智慧时,应予以传承与发扬,让后人也能明白,生命的平等与和谐相处是大自然永恒的旋律。


扎根乡村
生在农村,长在农村!以农村人的视角,解读新农村!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