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为进一步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唱响主旋律、凝聚正能量,用榜样的力量激发全校师生精诚团结、奋发有为的工作热情和追逐理想、实现梦想的创业激情,党委宣传部将持续开展身边的榜样寻访活动和甘农人物典型事迹宣传报道,深度挖掘学校不同时期名师大家、杰出校友和在校师生感人故事和工作成就,深入阐释“自强不息,奋发有为”的甘农精神和情系稼穑、强农报国、富民安民等价值追求,强化典型事迹和先进人物的示范带动作用,力争讲出有思想、有温度的甘农故事,传播好有品质、有能量的甘农声音,营造正能量充沛的校园氛围,全力构建“大思政”“大宣传”工作格局。
深秋时节,金黄色的阳光温柔地洒在广袤的田地上,为这片孕育着希望的土地披上了一层绚烂的外衣。甘肃家禾管理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发放镇下沙子村基地热闹非凡,机器轰鸣声中,驾驶舱内的农人熟练地操控着收割机,经过采挖、分拣、搬运……一个个光滑饱满的土豆迫不及待地翻滚而出,顺着农机履带滑入编织袋。不一会儿,新鲜“出土”的土豆便摆满了田地,空气中弥漫着泥土与土豆交织的清新香气……
这是今年10月13日甘农薯7号的测产现场,平均亩产达到5812.51公斤!这个数据让现场专家颇为惊喜,现场一片欢呼声!甘农薯7号刷新了该品种的历史产量纪录。
甘农薯7号是甘肃农业大学马铃薯遗传改良与新品种选育团队选育的优质薯条及全粉加工型品种。
2024年武威市甘农薯7号测产现场
“马铃薯作为全球第四大粮食作物,在保障粮食安全和推动农业经济发展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目前我国主栽马铃薯品种大多依赖国外引进,特别是在加工马铃薯领域更为突出,选育出适应性强、具有竞争力的新品种面临诸多挑战。”在这样的背景下,省部共建干旱生境作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的张峰教授带领马铃薯遗传改良与新品种选育团队自此投身于加工型马铃薯品种的筛选中,十几年如一日。
张峰认为,对于育种工作而言,一个长久稳定的试验站至关重要。14年前,张峰他们就在定西市渭源县鹿鸣村建立了第一个育种试验站——鹿鸣马铃薯育种试验站。
定西市渭源县鹿鸣村鹿鸣马铃薯育种试验站
在40亩试验田和2个杂交温室中,每年种植着超过4000份种质资源和10000份无性系材料,很大一部分是张峰带领团队从欧洲、北美和国际马铃薯中心引进的,其中包括大量珍贵的野生种材料。
马铃薯育种周期长,从试验站建立伊始,张峰和团队只要有时间就会待在试验田里,观察记录各个材料的田间表型,从中选择优异材料,然后埋头在基地做着杂交试验。对每个材料的株型、熟性、产量和抗病性等情况,团队成员们了然于胸,他们就像对待自己的孩子一般呵护着小幼苗。
团队在鹿鸣马铃薯育种试验站进行田间性状采集
在粮食作物育种中,马铃薯育种的难度曾令许多科研人员望而却步。因为玉米、水稻等主粮作物一般有两套基因组,而马铃薯普通栽培种却有四套基因组,遗传背景复杂,杂交后代选择难度大,稳定性很低,因此难以育出突破性新品种,育种周期常以十年为单位。
但是张峰和团队却知难而上,乐此不疲,整日都与马铃薯相伴,“从事马铃薯育种工作这些年,我只有站在地里的时候才感到最踏实。因为农业科学本身就是实践科学,所以我们必须到田间地头,才能了解农民在想什么、农业最需要什么。”在地里,由于晒得比农民还黑,谁也分不清他们究竟是甘肃农业大学科研团队的大专家,还是普普通通身边的农民兄弟。
后来,包括甘农薯7号在内的多个“甘农薯”系列马铃薯新品种的筛选鉴定、评比等试验工作,大部分都是在鹿鸣马铃薯育种试验站完成。
推广马铃薯新品种的过程是充满挑战的。初期,由于团队缺乏品种推广的经验,“甘农薯”系列也尚未形成品牌影响力,那么如何让种植户和企业认可“甘农薯7号”,特别是如何让大家相信国内的育种机构也能培育出与“大西洋”“夏波蒂”“布尔班克”等国际主流加工品种媲美甚至更优的新品种,这无疑是一项艰巨的任务。
为了有效宣传推广,团队经常深入一线,不论种植规模大小或合作意向如何,都逐一走访。团队每年都会为种植户提供免费试种的种薯,期望通过试验结果赢得他们的信任。然而,这种零星的小规模试种并未带动推广热潮,常常是在秋季回访时,种植户甚至已忘记试种的地块位置。
推广的前几年,团队屡次遇到挫折,艰辛的过程逐渐动摇了团队成员的信心,部分成员开始对品种的推广前景产生怀疑,甚至产生放弃的想法。
甘农著系列产品参加中国·定西马铃薯大会品种展示活动
“既然农户不信任我们,那我们可以转变思路,用数据说话,让他们相信我们。”余斌是重点实验室的教师,也是团队成员,“我们开始积极参与政府组织的品种测试,从广东湛江到内蒙古乌兰察布,从黑龙江克山到新疆哈密,逐步提升‘甘农薯’的知名度,努力让这一品种进入更多潜在用户的视野。”
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数年坚持不懈的努力,终于迎来了关键的突破——有两家全粉加工企业表示愿意试用甘农薯7号作为原料。团队迅速抓住这一机会,促成了加工企业和种植户之间的收购合同,正式开启了甘农薯7号大面积推广的序幕。
截至今年10月,甘农薯7号已在全国12个主要马铃薯产区推广,累计种植面积超过43万亩。凭借优异的加工品质,这个新品种获得市场的高度认可,极大地激发了各地种植户的种植热情。
金昌市永昌县甘农薯7号原种基地收获场景
目前,甘农薯7号的种植规模和影响力还在持续扩大,不仅在全粉加工领域取得显著进展,一些薯条和薯片加工厂也开始选用其作为优质原料。甘农薯7号的授权种薯生产企业已增至9家,种薯供应体系日趋完善,累计授权费用已超过300万元。
与此同时,团队还为种植户提供全方位的技术支持和科学种植管理指导,使甘农薯7号的推广产生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带动了种植户增收,助力马铃薯产业链的高质量发展。
张掖市高台县甘农薯7号种植基地
鹿鸣马铃薯育种试验站的成功运行和甘农薯7号的大面积推广极大地鼓舞了团队,促使他们进一步扩展研发和推广的布局。为加快加工型马铃薯产业的高质量发展,团队决定建立一个专注于加工型马铃薯品种选育与示范推广的试验站。
2021年,河西马铃薯试验站在张掖市山丹县正式建成,成为河西地区首个独立开展马铃薯育种和栽培技术研究的专业试验站。
张掖市山丹县河西马铃薯试验站
团队成员深知,甘肃省河西区域因为独特的气候和土壤条件,是全国最优质的加工型马铃薯产区和重要的种薯生产区,具备极大的生产潜力。
河西马铃薯试验站的建立,不仅填补了区域内专业性试验站的空白,还将通过系统化的品种选育和技术推广,进一步提升河西地区乃至整个西北区域马铃薯产业的竞争力。
河西马铃薯试验站的运行为加工型马铃薯品种的优化、种薯的高效生产、以及现代化栽培技术的推广提供了重要平台,有望成为全国马铃薯产业的示范标杆,为行业提供可复制、可推广的发展模式。
“甘农薯7号干物质含量25%—28%,还原糖含量0.02%—0.06%,低温贮藏6个月还原糖含量低于0.20%。通俗来讲,这个品种在抗低温糖化和耐贮性方面也表现卓越,不容易出现褐变,非常适合炸片炸条加工。”余斌看着桌上金灿灿的薯片,脸上难掩骄傲与自豪,“我相信总有一天,它可以取代‘大西洋’‘夏波蒂’薯片薯条加工品种,成为咱们国家主流的加工品种。”
“这里的甘农薯7号长势没让我失望,目前已经和达利园签订了订单,预计1亩地收入1500元左右。”今年,盛世耘昌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孟志强首次种植了502亩的甘农薯7号,亩产均达到5.8吨以上,好的品种令他信心倍增。
历经十几年的不懈努力,甘肃农业大学马铃薯遗传改良与新品种选育团队的育种工作成效显著。他们已累计选育马铃薯新品种10个,在全国马铃薯主产区设置了10个新品种示范推广基地,包括甘肃、新疆、内蒙古、陕西、河北、山东、湖北、贵州、广东和云南,依托于河西马铃薯试验站的“甘肃山丹马铃薯小院”也已正式揭牌。团队荣获甘肃省科技进步一等奖一项、二等奖二项、三等奖四项,中华农业科技三等奖一项。
张峰和团队高度重视人才培养,将研究生的全面发展视为重要目标。他每年都会带领新入学的研究生参加全国马铃薯大会,帮助他们深入了解马铃薯育种、栽培和加工领域的前沿技术,全面掌握国内外马铃薯产业的发展动态。在品种推广的实践中,他有意安排研究生进行马铃薯种植与栽培相关的汇报,让他们在实践中积累经验、提升技能。
张峰还鼓励和支持研究生学习新实验方法,不遗余力地创造学习机会,不计成本地安排他们外出培训,确保学生能接触并掌握先进技术。他还根据每位研究生的能力和兴趣,量身制定研究方向,助力他们在学术和实践中取得进步。
张峰指导研究生进行马铃薯杂交实验
“张老师经常会带我们一起参与到田间布置、试验材料种植等工作中,他一边拿着播种器种植试验材料,一边为我们讲解书本上我们还没理解的问题。”袁剑龙是张峰的博士研究生,也是团队的一员。
“我加入马铃薯遗传改良与新品种选育团队已经有八年时间,这八年正是团队新品种登记和释放的黄金时段。一个马铃薯品种的育成,就像一个新生儿呱呱坠地,过程中充满了艰辛和喜悦。我见证了甘农薯7号到今年完成登记的甘农薯18号,也见证了团队所付出的艰辛,团队对育种工作的严谨态度和热情深深激励着我,毕业后我打算手握‘接力棒’,继续从事马铃薯育种工作。”袁剑龙坚定地说。
张峰深知,除了让更多更优质的马铃薯走上人们的餐桌,育种工作还是事关国家粮食产业安全的大事。种子是农业的“芯片”,如果不把主动权掌握在自己手中,就会遇到“卡脖子”问题,“马铃薯育种工作很辛苦,在这个过程中,不仅需要坚持,要耐得住寂寞,还要有情怀。所以很感谢我们团队的每一位成员,如今我们所取得的成绩离不开每一个人的付出。”
唯有热爱,才能步履不停。甘肃农业大学马铃薯遗传改良与新品种选育团队的每一个成员都对司空见惯的洋芋蛋有着特殊的情感,他们奔波在“致富薯”的追梦之路上,用自己的双手攥紧中国种子,为端牢中国饭碗奉献无悔青春,因为这小小的土豆,如今也承载着保障粮食安全、振兴农业发展的希望。
马铃薯遗传改良与新品种选育团队合影
每周甘农发布:定格校园的精彩七天
来源 | 新闻中心 省部共建干旱生境作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文字 | 张馨正 袁剑龙
编辑 | 王童
责编 | 张馨正
审核 | 王向林
终审 | 王百玲
投稿邮箱:xwzx@gsau.edu.cn
更多甘农新闻,敬请关注甘肃农业大学官方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