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哥华港湾(BCbay.com)专栏作者
猪头凯凯
说实话,如果是四年多以前的我看到“开会”两个字,会有一种头发倒竖毛骨悚然的恐惧感——说来也奇怪,在中国的时候,虽然开会只是“换个地方坐着”,但每次除了睡眠特别好和食欲特别旺盛之外,我总是感到开会前浑身不爽、开会后身心俱疲,整个过程对我来说简直如同上刑一般……
大概是来到加拿大之后半年左右的时间,当我有一天下班坐着公交车穿梭在伯纳比的森林里时,一个问题突然闯入我的脑海——
“生活中好象少了一件非常重要的内容,是什么?”
具体是什么?我一时间居然怎么也想不起来,但是又觉得这件从我生活中消失的东西、确实曾经非常突兀地存在过!
“喝酒?地摊儿?朋友?下馆子?……这些都不是,因为这些精彩的内容压根不需要想起、因为从来都未曾忘记……”
大概在20分钟后,我才想起来,这件让我有一种“退出江湖”感觉的事情是——开会!
当时,是我在加拿大的第一份工作——干了八个月,没有开过一次会……
而在我的第二份工作(至今)里,“开会”的机会虽然也是屈指可数,但是由于毕竟是一百多号人的“大企业”,所以开会的“机会”还不至于象第一份工作那样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几年下来,在一些“难得”的开会机会里,我总能遇到一些让我这个“外来户”感觉有些奇葩的地方……
一、“不合时宜”的质问
我记得那是我在这家德国企业旗下分公司的第二年,年初时节,借着一次重要事宜的宣布,分公司的“大佬”见缝插针地借助PPT做了一个去年的总结和今年的计划——
虽然如果按照中国的标准、这番“继往开来”的报告实在太简短了。但在讲话的末尾,脱离了PPT上那些数字、图表和条目的大佬,大佬还是稍微进入了一点儿“打鸡血”的状态,显得神采奕奕、踌躇满志,而办公室的那些西装革履衬衫皮鞋文质彬彬很有文化的同事们也都逐渐跟上了节奏,整个会议的气氛目测要走一波“胜利的大会、圆满的大会”那种节奏……
讲话的最后,面带微笑的大佬照例环视整个房间、征求一下大家有什么问题和建议——
这个时候,我根据自己以往“极其丰富”的会议经验,有两个猜测——首先,可能是没人回应;其次,也许会有人顺着会议的气氛提出一些深度继往开来的问题?
结果我还没来得及完成猜测,已经有一个员工提问了——是“金发碧眼”的胖哥Ryan……
“为什么我去年没收到圣诞礼物?!”胖哥的语气斩钉截铁、不容推诿……
站在前面的大佬一下子愣住了……
还没等大佬回应,华人Jimy哥也追加问了一句——
“以前中秋节都发月饼,去年为什么不发?”
……
当时的场面一度很尴尬——准确地说,可能别人不尴尬,我作为旁观者倒是很尴尬……
就在我尴尬的时候,话题已经由礼物过渡到了今年的奖金(大概几百块)为什么还没发……
我听到一个工人说——“我这个月计划攒一个摩托车的首付,我都选好车了,可是奖金还没信儿啊!”——这种问题不用问,肯定是工资晚发一天就可能断顿儿的洋人伙计们问的。
大概在大佬和员工之间伴着满脸遗憾、一声歉意、耸耸肩膀、摊开双臂之类的一番互动之中,我大概听到了这样的两句对话——
“我们的财务人员最近还在……、只要到了……时候,会尽快让大家知道……”
“财务部门的工作跟我没任何关系,你就告诉我们什么时候发奖金好吗?”
由于听力有限,我也没有听懂最后的解决方案或者口头约定,总之最让我感到奇怪的是——我作为一个新来者和旁观者都感到“尴尬”的局面之后,好象所有人都不觉得这有什么尴尬的。
会议结束,好象一切都很正常,既没有不欢而散也没有一脸情绪,最多就是摇摇头离开或者继续一对一地说着什么……
二、“不分场合”的图表
那是第三年的“圣诞聚会”。
注意,是圣诞聚会——按照我这种把圣诞节“对照”成春节的思维模式,应该是一年里最接近“普天同庆”的时刻。
照例,由于任何一次把所有人聚集在一起的机会都十分难得,所以在大家吃喝玩乐(按照中国标准的话,只能说是极为简单的“吃喝玩乐”)之前、还是要简短地说一下去年的业绩……
大家心里都很清楚,去年是亏损了——用通俗地话说,就是我们这一屋子人在过去的一年里齐心协力、加班加点,最后终于干赔了!
作为常年从事报告PPT制作、以及对着PPT做报告的我、看到有人在上面讲话,心里“习惯性”地捏了一把汗——在明显亏损的情况下,他该怎么选择好看一点儿的角度或者指标、或者如何回避难堪的图表?
不是说要造价或者欺骗,但是是不是应该稍微估计一下场合——别在这个一年就吃一次的“大餐”之前给大家堵心啊……
结果,作报告的人好似什么都没考虑,憨直坦荡地随着自己的报告放了几页一看就是亏损的图表。
在那些PPT中,有几页的图表我印象特别深——条图、线图、红色的线和箭头,趋势向下——我以前从未见过向下的曲线,更别说是在普天同庆的时候。
就在“其实跟我没一毛钱关系”的尴尬之余,我又照例看到整个气氛平稳正常,没有任何人觉得这有什么奇怪……
三、“不懂事儿”的员工
就在去年,我刚刚回国探亲返回加拿大之后没多久,由于有一个比较重大的人事任免,所以我们再次来到会议室开会……
我们虽然开会的次数非常少,但是不同的会议还是多少有些区别——比如有的会议临时叫大家到会议室,而比较重要的会议会提前一天或者半天通知。
而那天的会议,应该属于比较重要的会议,所以是提前一天通知的。
一进入会议室,就感觉稍有不同——平时开会大家都是席地而坐、或者站着,那天的会议室,听众区域的最前面摆了几排椅子,几排椅子前面还放了一张桌子——现在想来,应该是为了方便大家都能看到主持人的区域。
我去的比较晚,所以进入会议室的时候,那仅有的几排椅子上已经坐满了——我打眼一看,那个画面让我稍微觉得有些突兀……
就在第两排椅子上——相当于看文艺演出的“领导坐席”位置吧,坐的全是到得稍微早一些的工人,(和我一样)穿着比较脏兮兮的工作服,而且也不是什么资格比较老的老工人或者组长,就是一些年轻工人,还有两个还在试用期的杂工。
而他们的旁边和身后,都是来的相对晚一些的supervisor、manager,以及办公室里其他人。
照例——又是只有我这种曾经的“资深会议者”觉得这画面有些怪怪的——可能刚从国内回来的我还没有从那些“酒局”中完全走出来,我看着那前两排的“领导坐席”安然坐着的“小喽啰”们(绝对没有任何鄙视的意思)心里似乎嘀咕了一句“这可是主位啊……”
那天开会,我就使劲地看着“领导坐席”这个画面,让这个画面“按摩”着我的内心、让我舒服了很久——
为什么舒服?
简而言之——回国几周,所有那些讲究论资排辈或者充斥身份高低的饭局,每次“落座”这件事都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千言万语繁文缛节互相推让,直到让我感到不厌其烦索然无味、一脸笑容直到僵到最后自己都忘了为什么要笑……
四、尾声
这就是作为曾经的“资深会议者”在加拿大开会遇到的一些小奇葩——“不合时宜”的质问、“不分场合”的图表,以及“不懂事儿”的员工。
如果要问我,我喜欢这种氛围吗?
我的回答其实就是第三个小故事里自己那天开会时看着“领导坐席”画面时的“舒适感”——喜欢!太TM喜欢了!
我想说的是——这几些个不懂事儿、没情商、没眼色,其实就是整个加拿大社会的缩影。
也许我还想多说两句——
我经历了两种社会文化,他们并没有高低对错之分,对我自己来说只有“合适”与否。
而能够来到一种我相对更“适合”和喜欢的社会文化里,对我来说是一件意料之外的莫大惊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