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雪经济是以冰雪资源开放利用为基础的经济关系和经济活动的总称,是以冰雪运动为核心,涵盖冰雪旅游、冰雪文化、冰雪教育、冰雪装备等相关产业的综合经济体系。冰雪经济具有产业链条长、导流效应大、社会效益高等特点。
20世纪90年代,哈尔滨市委、市政府将发展冰雪旅游作为重要工作,1985年,哈尔滨冰雪节拉开了松花江上冰雪活动的序幕。1996年,哈尔滨成功举办第三届亚冬会,滑雪旅游作为一项产业被正式提出。1998年,哈尔滨举办黑龙江国际滑雪节,哈尔滨滑雪旅游胜地的形象被初步树立。1999年,哈尔滨冰雪大世界创办,成为哈尔滨的一张冰雪旅游名片。进入21世纪,哈尔滨冰雪经济迅速发展,冰雪大世界、太阳岛雪博会等活动规模持续扩大,吸引众多国内外游客。
游客在哈尔滨冰雪大世界园区内体验冰滑梯 新华社记者 王建威 摄
哈尔滨的冰雪经济从早期的探索到现在的快速发展,形成了一个包括冰雪旅游、冰雪运动、冰雪文化和冰雪装备制造在内的完整产业链。
冰雪运动是冰雪经济的核心驱动力和重要组成部分。哈尔滨是国家冰雪运动基地和培养冰雪体育世界冠军的摇篮。从1907年,红星体育场内开设中国第一块用于比赛的滑冰场,到1938年,举办首届冰球锦标赛,到1953年,举办全国首届冰上运动会,再到1996年,举办亚洲冬季运动会,以及2009年举办世界大学生冬季运动会,各类冰雪体育赛事和活动的举办,推动了冰雪运动的普及,也先后培养了杨扬、王秀丽、申雪、赵宏博等众多优秀运动员。同时,速滑馆等室内冰上体育设施的逐步完善保障了冰雪运动的发展。
冰雪文化是冰雪经济的灵魂与内涵所在。20世纪60年代以来,包括冰灯、冰雕、雪雕在内的冰雪艺术,以及采冰节、冬捕、滚冰、冰雪爬犁等冰雪民俗的发展,哈尔滨国际冰雪节、冰雪文化艺术季、冰雪音乐会等活动的举办,形成并丰富了冰雪文化的内涵,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哈尔滨游玩。
冰雪旅游是冰雪经济的重要支柱和关键增长点。2023—2024年冰雪季,哈尔滨的火爆出圈带动当地餐饮、住宿、娱乐、购物等相关产业发展,哈尔滨市共接待游客8700多万人次,同比增长300%;实现旅游收入1248亿元,同比增长500%。以冰雪大世界为例,2023年度运营期间,共计接待游客133万人次,收入1.34亿元,同比增长22.4%。
冰雪装备是冰雪经济的重要支撑和有力保障。冰雪经济的发展带动了冰雪装备制造产业的兴起。《黑龙江省关于以冰雪运动高质量发展激发冰雪经济活力的实施方案》的出台,保障了滑雪鞋、滑雪板、造雪机等在内的冰雪装备器材产品体系的发展。随着哈尔滨冰雪产业的蓬勃发展以及市场潜力的不断释放,越来越多眼光独到的投资者开始高度关注哈尔滨市冰雪产业,无论是冰雪旅游、冰雪装备制造,还是冰雪文化创意等领域,都吸引着大量投资者的目光,为哈尔滨冰雪经济的腾飞注入了强大动力。
随着冰雪经济持续发展和创新,哈尔滨要以举办第九届亚冬会为契机,加速推动“冷资源”加速转化为“热动力”。一是要大力发展冰雪赛事经济。积极申办更多的国际、国内高水平冰雪赛事,带动冰雪旅游的发展。二是深入挖掘哈尔滨的历史文化、民俗文化,将其融入冰雪旅游产品中,打造更具有文化内涵的冰雪景观。三是加大对冰雪装备制造企业的科技投入,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鼓励企业与高校、科研机构合作,开展产学研协同创新。研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端冰雪装备,提高冰雪装备的国产化率和国际竞争力。四是加强冰雪专业建设,优化冰雪专业课程设置,培养冰雪运动、冰雪旅游、冰雪装备制造等方面的专业人才。开展冰雪技能培训项目,提高从业人员的专业技能水平,为冰雪产业发展提供人才支撑。
监制/张博 审核/李逢时 责编/赵嘉宾 编辑、制作/梁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