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心小向”心系单亲家庭
在向雄渊管理的楼栋里,住着一位单亲妈妈李钰(化名),孩子读小学,就靠着街边那一方小小的理发摊维持生计,有时甚至连学费都凑不齐。初次踏入那个狭小逼仄的家,向雄渊内心就五味杂陈。简陋的陈设,破旧的家具,无声诉说着母女俩生活的艰辛,向雄渊心中涌起一股强烈的使命感:“一定要为这个家做点什么。”
于是,他开始思考,怎样能为李钰拓宽增收渠道。“社区里不少老人需要理发,但腿脚不便又嫌外面理发店贵,何不牵个线,让李钰试试给老人们提供上门剪发的服务呢?这样既能为李钰增加点收入,又解决了老人们的实际需求。”于是,向雄渊开始在社区中牵线搭桥、征求意见,有社区做信誉担保,老人们一听,都很乐意尝试。
终于,到了上门服务的第一天。李钰怀着既紧张又期待的心情走进了第一位老人的家。她熟练地拿出剪刀、梳子,温柔地与老人交谈着发型的样式。伴随剪刀的 “咔嚓” 声,一缕缕发丝飘落,仿佛也剪去了笼罩在这个家庭上空的愁云,新的希望正悄然萌生。
李钰向向雄渊表达感谢,可他却说“我只是做了一件力所能及的小事。”一次上门服务10元的报酬,或许在旁人眼中微不足道,却如同一束希望之光,照亮了单亲妈妈前行的道路,也让这个家庭在困境中感受到社区给予的温情与力量。
向雄渊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了社区工作者的真谛——不仅仅是解决问题,更是用心去体会每个居民的难处,用实实在在的行动构建起一个充满关爱的社区大家庭,让这份温暖能一直延续。他说,“在社区工作,没有技巧和捷径,就是踏踏实实、本本分分做事,把居民当成自己的亲人。”
“实干小向”助力社区焕新
“实干小向”助力社区焕新
身为检察院的下沉干部,向雄渊充分发挥专业优势,在社区开展普法宣讲,从民法典到老年人权益保护、从高空抛物危害到文明养犬知识,场场爆满,座无虚席。他上门劝解低保户清退多领低保金,耐心解答居民关于流浪犬伤人的法律咨询,成为居民们心中最可靠的“法律顾问”。在他的不懈努力下,社区居民的法律意识越来越强,法治精神在社区深深扎根。
为了丰富居民的精神文化生活,他与社区同事一起精心策划开展“以爱之名 相约520”楼栋特色活动。“爱要大声说出来”,大家勇敢吐露对社区的热爱以及邻里间的情谊,打破了平日的疏离;“爱要大声唱出来”,则以悠扬歌声传达感恩与爱意。活动带来了别具一格的体验,深化了大家对社区的认知和对爱的理解,赢得居民们的广泛欢迎与赞誉。
活动大获成功后,向雄渊并未停下脚步,他将目光投向了社区大舞台,希望通过对其改造升级,为居民们打造一个常态化的文化交流中心。在他的积极倡导和街道、社区的大力支持下,更换墙砖、点缀绿植、翻新休闲座椅……社区大舞台焕然一新,成为了居民们休闲娱乐的新去处,也成为了满载欢声笑语的文化活动新展台。这一民生工程的完成不仅美化了社区环境,更提升了居民的幸福感与归属感,增强了社区的凝聚力。
向雄渊在青和居社区的这一年,是奉献的一年,更是成长的一年。这一年,在武汉市人民检察院政治部的指导下、在青和居社区领导同事的帮助下,他用青春的笔触,在基层的画卷上绘出了绚丽多彩的图案,用坚定的脚步,丈量出为民服务的深度与广度。“武汉市2024年优秀实践锻炼干部”的荣誉称号,是对他最有力的肯定与鼓励。他的故事,是青春在基层淬炼中绽放光芒的最好诠释。
正如青和居社区第一书记邱晨所言,“检察院青年干警下沉社区锻炼,是一次宝贵的实践机会。一方面,它让青年干警深入一线,学会用群众的语言沟通,用群众的思维思考,用群众的情感共鸣,在实践中磨砺意志、增长才干。另一方面,青年干警的到来,也为我们社区注入了新鲜的血液和活力,极大地丰富了我们的基层治理资源。”
3245期
文字:平雅绮
责编:鲁 昕
编审:花耀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