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口疮病(羊烂嘴)的防治措施和治疗

百科   2025-01-09 11:56   山东  
羊口疮,又称为羊传染性脓性口疮是由脓疱病毒引起的绵羊和山羊的一种接触性传染病。在临床分类上,属于痘病毒科副痘病毒属,对外界抵抗力强。在干燥痂皮内的病毒,至少需要30天以上时间才会逐渐丧失传染性,散落于地面环境的病毒,甚至可以越冬,来年继续危害羊群,可持续数年之久。该病毒,通常通过受损的皮肤、黏膜组织侵入机体,导致感染。包括受到病毒污染的水源、饲料、牧区、饲养工具等,均可成为传播媒介。本病多发于3~6月龄的羔羊,常呈群发性,疫区的成年羊多有一定的抵抗力,所以也有称羔羊传染性脓性口疮的。
临床症状

主要以口唇、嘴角和口腔内薄弱黏膜部位出现丘疹、水疱、脓疱和结成疣状结痂为特征。病初,羔羊主要是食欲减退、精神沉郁,可见口角、嘴唇、口腔黏膜出现红斑、轻微浮肿。随着病情加重,逐步变成丘疹、水泡、脓包,继而溃烂、溃疡,慢慢结成黄棕色疣状痂块(个别似菜花状)。该病毒分良性和恶性感染,良性感染一般10天左右即可康复,恶性感染没有及时治疗可导致死亡,甚至个别因为影响了采食活活饿死了的。多伴随有口炎等继发性症状。
防治措施

1、疫苗接种。本病呈地区性流行,可使用与当地流行毒株相同的弱毒疫苗株作免疫接种(不同地区分离的病毒抗原性不完全一致)。常用羊口疮弱毒疫苗,使用时在口唇粘膜内注射或初生羔股内侧皮下划痕接种,接种量均为0.2毫升,一般接种后15天产生抗体获得免疫力,免疫期视产品不同而有差异,通常在5个月。怀孕母羊于产前30天或15天接种,新生羔可从母体初乳中获得高水平的抗体。

2、在本病流行区还可采集自然发病羊痂皮,经研磨后用50%的甘油盐水缓冲液制成1%的病毒液,在健羊的尾根无毛处作划痕接种,经7天左右接种处发生炎症或脓疱性病变,随后结痂,数周后痂皮脱落,此法免疫可产生持久的免疫力。母羊接种应在分娩前3~4周完成。本法有散毒危险,因而仅限于疫区采用。

3、外购引种时,需严格检疫,防止引入病羊,建议外购应激观察期为期一个月时间,确保健康方可入群混养。

4、定期检查,早发现,早治疗,早隔离,早防疫。避免在羊群中传开,感染更多的羊,以及污染养殖环境及周边环境。
参考用药

先将病羊口腔内外结痂处的痂块剥除,露出新鲜肉芽创面,对剥离下来的痂块可采用火烧销毁,避免传染留下后患。再用高浓度酒精(75%)消毒创面。再使用消毒液消毒,比如【菌毒杀】冲洗创面,也可用10%生理盐水、0.2%高锰酸钾溶液,5%明矾溶液,5%硫酸铜溶液等。再涂抹药品,比如甲紫溶液,碘甘油,冰硼散甲硝唑甘油合剂等。

以上操作之后,轻微程度口疮,基本上都能控制了。对于相对恶化严重的,我们收集整理了以下药物,治疗羊口疮疾病基本无忧了:

1、肌注:【牛羊口疮跛痛先锋】,一般3天左右即可康复,配合口服中药【牛羊解毒痘疮消】(使用剂量,参考药品说明或紧盯医嘱)

2、【兽用聚肌胞注射液】+【黄芪多糖注射液】,混合肌注或者联合用药,口服【牛黄解毒片】,也能取得一定疗效。如果发烧的,还需配合退烧药物同步进行。(使用剂量,参考药品说明或紧盯医嘱)

3、【板蓝根注射液】+【青霉素】或者【头孢菌素类】,混合肌注或者联合用药,口服【牛羊解毒痘疮消】,也能取得一定疗效。(使用剂量,参考药品说明或紧盯医嘱)

4、【恩诺沙星注射液】+【青霉素】或者头孢菌素类,混合肌注或者联合用药,口服甘草泻心汤,也能取得一定疗效。(使用剂量,参考药品说明或紧盯医嘱)
切记,羔羊生病治疗期间,需要针对母羊乳房进行消毒处理,可用0.2%的【高锰酸钾溶液】或者【菌毒杀】消毒。同时对圈舍及周边环境做好消毒,可用生石灰或者2%的烧碱溶液,也可使用【菌毒杀】做喷雾消毒。

看完后请您分享到朋友圈,让更多人受益!

转载声明:本文源自网络,转载请注明出处。免责声明:凡本公众号注明“来源”的文章作品均转载相关媒体或网络,版权归原作者和原出处所有,文章主要供大家学习交流使用,如有违规侵权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动检之声
《动检之声》是为兽医从业人员提供新闻、技术、产品等服务的综合平台。权威发布国家兽医卫生法律法规、动物卫生监督、及时准确传递兽医兽药行业最新发展动态、政策解读等。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