诊断准确性
主任:“首先呢,从诊断准确性方面来看。您知道,很多时候普通的超声检查可能会受到一些限制。比如说肝脏疾病,有些小的病灶,在普通超声下可能显示得不是很清楚或者不能明确良恶性,就像在大雾天里看远处的东西模模糊糊的。但是肝脏声学造影就不一样了。它就像给我们的超声检查开了一盏明灯。造影剂注入人体后,会随着血流到达各个脏器。对于肝脏来说,正常的肝组织和病变组织在造影后的表现有很大差异。小的肝癌结节,在造影下可以清晰地看到早期的增强模式,和周围正常肝组织对比明显。这就好比在一群穿着相同颜色衣服的人中,突然有一个人穿了不一样颜色的衣服,一下子就凸显出来了。通过观察造影过程中这些病灶的增强时间、增强程度和消退时间等参数,我们就能更准确地判断这个病灶是良性还是恶性的,这对疾病的早期诊断和治疗方案的制定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
王先生不住地点头:“原来是这样啊,那大夫,那这检查有没有什么风险或者不舒服的地方呢?”
安全性和舒适性
主任:“这就是第二个方面,安全性和舒适性。很多患者听到要注射造影剂就会担心会不会有副作用。其实呢,目前我们使用的超声造影剂是非常安全的。首先没有辐射,它主要是由惰性气体微泡组成,这些微气泡在体内基本不会引起严重过敏反应或者其他的不良反应,而且它是通过呼吸代谢的,也就是说,一般15分钟左右,就全部排出体外,这种代谢方式不会引进肝肾功能的损伤。在检查过程中,患者可能会感觉到一点轻微的温热感,这是造影剂进入体内后的正常反应,就像有一股小小的暖流在身体里流过,但是这种感觉很快就会消失,不会带来任何痛苦。相比其他一些造影检查,超声脏器声学造影在安全性上有很大的优势。而且整个检查过程相对比较简单,不需要特殊的准备,检查时间也不会太长,患者不会有太大的负担。”
王先生恍然大悟:“大夫,您这么一讲,我可算是对肝脏声学造影有了全面的了解了。这技术真的很了不起。”
肝脏声学造影的开展不仅为医学诊断带来了提升,也为患者的健康提供了更精准的保障。物理诊断科开展超声脏器声学造影近十年,在诊断上积累了丰富的经验,特别是在1.0-2.0cm小肝癌的诊断上,也取得了不菲的成绩,很好弥补其他影像学的不足,尤其适用于对碘过敏和肝肾功能损伤不能做其他影像增强检查的患者,超声造影可大大提高病变的诊断准确率,正在成为超声医生发现、诊断疾病的一双慧眼!
希望更多的人能够了解这项技术的神奇之处。
如果身边有朋友有肝脏方面疾病的检查需求,
欢迎随时咨询预约——
0453-6533237。
专家介绍
姓名:董艳平
职称:主任医师
职务:物理诊断科 主任
【业务擅长】
从事腹部、心脏、血管、浅表器官等超声诊断专业20余年,在传染病的超声诊断上经验丰富,尤其擅长各类肝炎、肝硬化结节、小肝癌等肝脏占位性疾病的超声造影诊断、超声引导下穿刺活检、置管引流术及深静脉穿刺置管术等。
【学术地位】
牡丹江市学科重点人才,中国医师协会介入医师分会超声介入委员会委员、中国医促会结核分会超声委员会委员、黑龙江省超声医学工程学会理事、委员、省中医药学会超声分会委员、省老年医学研究会超声专委会委员、省慢病学会超声分会委员、牡丹江医学会超声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市医学会微创介入委员会委员、市医学会物理诊断委员会委员,市医学会结核分会委员。牡丹江市医疗事故鉴定专家库成员。
【学术成就】
主持、参与省、市级科研及新技术应用多项,获牡丹江市科学技术二等奖1项,黑龙江省新技术应用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三等奖1项、市级新技术应用奖一等奖2项。发表国级级论文论著10余篇。
来源:物理诊断科
排版:张帆
一审:单抒侃
二审:董艳平
三审:邹晓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