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道合参:殊途同归的智慧探索
佛道修行:如何实现智慧的合一,全文8616字,阅读需要16分钟左右,请静心阅读,多提宝贵意见!
答:神棍们最喜欢讲佛道双修。实际上,根本就不可能有佛道双修,至少到目前为止是这样的。我们开宗明义的讲:不可能有佛道双修,因为最终目的不一样。但是佛道合参是可以的。所以应该说是佛道合参而非双修。佛道双修是一个伪命题,是神棍最喜欢的忽悠。大家在网上找,会有很多资料,都在说什么“佛、释、道”三家同修,或佛道双修。实际上这就是一个伪命题。大概率都是由半懂不懂,或者是说不太懂的人讲的。当然了,大家可以把这个问题发给你们所在的群,不管是道家的群,或佛家的群,是给佛弟子也好,给道家弟子也好,你们去问他们。他们基本上都是告诉你:佛道双修是一种高水平的体现,是一种很高深的存在。从来没有佛道双修,这是一个伪命题,这个命题也迷倒世上大多数人。如果真有佛道双修的话,那他可以是自立一个新的宗派,他是属于可以开宗立派的祖师爷一样的存在,不需要去参与修其他宗派了。因为佛、道(宇宙万物运行的根本规律)两家虽然殊途同归,但其对于道的终极理解和修行的方法实际上存在本质的差异。说佛道双修的话的人,他们可能连什么佛是什么?道是什么?都不知道。以为念一句“南无阿弥陀佛”就是佛,念一句“福生无量天尊”就是道。这样的人应该是大有人在,并且很有市场。我们可以知道、知佛,我们可以说习道、习佛,我们可以知道他们的经典奥义,知道讲的是什么,我们都可以参考。当然,我们可以信佛、信道,或者说其他都可以,这是个人信仰。但是你说我是佛道双修,那还有人讲佛教、道教、天主教、伊斯兰教,国外古今中外全修。那你说佛道双修。可不可以?你是佛和天主教都双修了,可不可以?到这里,这个问题就好好去想一想好不好?佛家追求的是空的境界,即涅盘寂静。金刚经原文有说 “若以色见我,以音声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见如来”。道家追求的是境界,即造化三界,这个是第一个差异目标。佛家以【三法印】为指导,强调放下执着,涅槃(一种彻底解脱、超越生死轮回的境界)寂灭。道家的注重什么呢?道家则注重的是 “性(心性)功”的修炼,以达到“明通造化机”。历史上也有很多典故加以佐证,这里我们就不讲了。大家自己去查资料。其次,合参是在说明一个问题:佛道两家可以相互借鉴,互相补充,互为增补。但不能简单的将两种修行的方法进行机械地选加。这点很重要。性功是什么?性功在道家修持中是一个重要概念。是指通过修炼,使先天之性和后天之功相结合,达到返本归元的目的。我们群里有道长,我讲到这里应该就懂了。提醒一下,这里说的是达到返本,不是返朴归真,而是返本归元。佛家虽不直接强调性功,但其对心性的探究与道家的性有共通之处。在佛家中的空与有,我以前讲过的,讲有、讲虚、讲实。其实佛家讲的是空并不是什么都没有,没有“有”更没有“无”,没有“虚"也没有"实"。就是空,佛家的空。佛家的空并非虚无,而是超越一切对立和分别的绝对境界。道家的有也并非简单的物质存在,而是指万事万物生生不息的动态过程。明白这个道理了,我们就好往下面讲,不明白的你们再继续听就会比较困难。为什么困难呢?因为还是在执着于什么佛道双修里面,所以就会比较困难,其实二者在更高层次上是统一的。这里做个划重点:佛道两家各具特色,修行者可以根据自己根性和禀赋,选择适合自己的修行路径。没有一种修行方法是放之四海皆准的。大家要明白这一点。大家现在用搜索软件来找,大部份的结果都会说:佛道双修好牛,是那个很厉害的人才能修的。事实上完全不是这回事,很多人说自己佛道双修。但佛道双修本身是不成立,为什么不成立?虽然说佛、道都是指向那个得道的终极。但是它对于终极的应用是不一样的。我今天争取把这个问题讲透。讲明白以后,你们出去任何一个地方,你们所在的群体都去讲,都去问这个话题。我尽量说原理,我上面已经说了一些,我要继续讲。把这个思路打开,这就是说的“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我们讲佛道双修的都不靠谱。这个不是我个人的思路,也不是我编造出来的,是所有的这个祖师先圣他们一脉相承,古圣先贤都有去想过这个问题,所以你要同样去这样想这个问题。对不对?我们用大家能理解的比方来讲,虽然打个比方不是很恰当:你现在在家里,同时想要去两个地方。一个是北京,一个是广州。一个往北,一个往南。你说我要双修,我同时、一下子要去这两个地方。那么大家想一想,北京和广州,你一下子两个地方你都能去,能不能去得成?理论上,是可以的,你用意识是可以去的。但那就是大宗师的级别了。而现实你修不修得了呢?你现在这个阶段修不修得了呢?这就是答案。道门对于终极的看法是万有。什么区别呢?就是说本源的两种状态。本源是”纯粹的无"或者是"包含一切"。因为【包含一切等于什么都没有】,这句话有多少人能理解?这是本源的两种状态,没有说哪个好、哪个不好,它两者都是本源。佛门:所指的本源是【空相】。所以他所有的修持、修证,最后都是三法义。最后都是【诸行无常,诸法无我,涅槃寂静】。这个很关键。就和《金刚经》里面的四句偈一样【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这个一样很关键。这两个偈语都指向同一个意思:寂静无常。所以,佛门是要入寂灭的,甚至最后连一点灵光都要灭度掉。“法尚应舍,何况非法”。这样说是不是很好理解?所以佛门是这样去修的。道门:从一开始他就是万有。万有就是什么都有。他说,道是一切万有之源。他在得到万有之后,要干什么呢?他要造化三界。《黄帝阴符经》里面讲【宇宙在乎手,万化生乎身】是 什么意思呢?这个说的是”金丹是一切造化之源“,比如说我们说丹田之气,炼气、筑基、金丹、元婴、化境等。这些名词玄幻小说中经常看到。这些作者是了解一点道教的。那为什么前头还去练那个法度、这个法度的戒律你要去练它干嘛?你练的那个法度戒律的目的,就是你要靠这个东西去理解”通造化机“。你知道了通造化机,你有这个金丹,你有这个境界,你才能造化三界。所以一对比你就知道,你从一开始做的准备是不一样的。道造是要去做造化的准备,所以说这一条路你去修上去的不一样,虽然说性功方面是相通的。但他本身做的准备是不一样的。所以只有佛道合参,不存在佛道双修。以我所知道的,到目前为止,只有一点,就是他根本不知道修道是在修什么。他以为自己念念佛经,又念念道经,这个就叫佛道双修。这位菩萨,不要这么搞笑好不好?很多道门、佛门的都有很多祖师、祖师爷、先师。他们对佛经、对道经,他们都很通达,很了解。他们从来没说他们佛道双修。虽然他们很通达,也从来没说过他们都是佛道双修。祖师曾经说:世人若通达金刚圆觉二经,则金丹之理自明。明白吗?这就是通达。事实上,很多参透实修的佛教或道教的人都是一样通达的。有很多佛教人士很多对道教的经典比道教人士还了解的深很多;也有很多道家人士比什么大禅修得还要深,这就是得道者。得道者都说是合参。反而很多人连门都没入就在讲双修。你了解了什么是佛?什么是道?他修是什么吗?你如果了解了就知道不存在双修了。这是本质上的冲突,本质上的不一样。所以根本不可能是双修,就只能合参。我们可以去读佛经,我们可以去读道经,我们可以去学佛法,我们也可以去学道法,但是你说你是佛道双修,你就搞笑吧。所有这些都是为后面这个万法去做准备的。那么你就不是在一个状态上。佛家,注重内心的觉悟,就是通过禅定、观想等方法,达到心性的进化。道家,是注重外丹、内丹的修炼方法。通过对身体的修炼,身体就是鼎炉,修炼达到与天地自然的合一。因为两者的修持方法截然不同,很难在同一个修行的体系中兼容;佛家是讲缘起性空,一切法皆是因缘和合。没有永恒不变的实体,道家强调的万有,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认为世界万物都是由道所生。3、因为理论上不同,佛道两种不同的宇宙观和人生观很难在同一个体系统一。所以我们要系统的讲,不是像那个农妇吵架一样。不讲理,不是吵和骂,我们要讲体系啊。所以,到这里我们就明白了:从根本上来说,佛道双修是很难实现的。道教:以“道”为核心,认为“道”是宇宙万物之源,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道教哲学注重天人合一、顺应自然,通过修炼达到长生久视的目的。佛教:以“四圣谛”为基础,即苦、集、灭、道。认为人生是苦的,苦的根源在于执着,通过灭除烦恼,达到涅槃的解脱境界。道教:道教的修炼方法多样,包括内丹、外丹、符箓、斋醮等。强调通过修炼,达到身心合一,与天地自然融为一体。佛教:佛教的修炼方法主要包括禅定、观想、诵经等。通过这些方法,达到心无杂念,破除烦恼,最终解脱生死。道教:道教的组织形式较为松散,没有统一的教义和组织结构。道观是道教活动的场所,也是道士修行的地方。佛教:佛教有严格的教义和组织结构,僧团是佛教的基本组织形式。寺庙是佛教徒修行和弘法的场所。道教:道教强调个人的修养和对自然的尊重,同时也关注社会问题,提倡为民服务。佛教:佛教强调慈悲济世,提倡众生平等,积极参与社会公益事业。道教:道教崇拜众多神灵,如玉皇大帝、太上老君等。这些神灵被认为是掌握天地之力的神圣存在。佛教:佛教以释迦牟尼为教主,强调众生平等,没有人格化的神。道教:道教认为死亡是生命轮回的一个环节,通过修炼可以达到长生不老。佛教:佛教认为死亡是解脱生死轮回的一种方式,通过修行可以达到涅槃的境界。道佛合流:中国历史上,道教和佛教相互影响,融合渗透,形成了独特的中国宗教文化。民间信仰:在民间,道教和佛教的信仰往往交织在一起,形成了复杂的信仰体系。现代社会:在现代社会,道教和佛教都在不断适应新的社会环境,并发挥着积极的作用。说好听一点,有可能是误解。因为有些人可能对佛教、佛道的教义理解不够深入,误以为可以将两种修行方法简单的结合起来,我更愿意相信是误解,不是其他的还有。还有可能是大家找的一种折中折中的方法,有些人想兼得佛道两家之长啊。想兼得佛道两家之长,但往往会陷入两边都不精的境地,精修一门都不容易;再有可能就是商业炒作,就是我上面说的,佛道双修是神棍们喜欢的。所以有一些商业机构或别有用道的人,会将佛道概念进行混搭,误导大众。互补:就是佛道两家虽然在终极目标和修行方法上存在差异的,但都强调心性的修炼,追求的是生命的觉醒。这就是两者之间要互补。借鉴:佛道两家,可以相互借鉴,取长补短,但不能简简单单的将两种修行混为一谈。尊重:我们要尊重什么呢?尊重差异。我们应该尊重不同宗教的差异。我们要以开放的心态去学习和理解这三点。我们可以在生活了解佛、道教义的基础上呢,找到适合自己的修行方式,而不是盲目追求所谓的双修。总之,我们说佛道合参,而不是说佛道双修才更符合实际的观点,更符合实际的情况。下面是另外一个主题了,如何佛道和参?佛道合参有什么方法?有哪些路径?如何保持各自教义完整性的前提下,实现佛道两家的和参?我可以不夸张的讲,很多人可能都没有想过这个问题,或者根本不知道这个问题。而我自己一直是认为:发心正,愿望清,才可以做到。我自认为我符用的天师道,佛法修禅宗,道法习济世。这是我自己。就像秋香刚说一样,要举一反三。秋香说:”互补,借鉴,尊重,这三点也是我们平时自己做人做事,和与人相处的一个态度和做法。老师给予正面肯定:这个话题能想到我们人际关系确实也是这样子。当然了,人际关系是在讲小我,在这里不太恰当。我们现在讲的是大义。小义、大义是有所不同的。这里我们不展开。我们先理解合参的本质。比如说教义的完整。很多人知道什么叫教义吗?很多都不知道这个问题。实际上很多修行者,包括学者都关心这个问题。佛道两家,虽然在修行路径上各具特色,但都指向同一个目标:寻求生命的意义和宇宙的真理。无论是佛家的‘涅槃’还是道家的‘长生久视’,都是对更高境界的追求。在心性修炼、对自然的敬畏等方面,两家思想有着深厚的共通之处。我们来简单的举个例子,将修行方法与具体的经文或教义相结合,让大家对方法的理解更加深入。佛道合参并非仅仅停留在理论层面,更重要的是落实在实践中。我们可以通过以下方式来实现:静心观照:每天清晨,找一个安静的地方,闭上眼睛,感受身体的呼吸,观照自己的内心。可以尝试道家的静坐,也可以练习佛家的禅修。诵经持咒:选择自己喜欢的经咒,如《心经》、《道德经》,每天诵读几遍。在诵读的过程中,体会经文中的智慧,感受心灵的净化。自然体验:走进大自然,感受山川河流、花鸟虫鱼,体会人与自然的和谐。太极养生:通过练习太极拳,将身体的动与静、刚与柔结合起来,达到身心合一的境界。对应关系:《心经》的核心思想是“空”,而静坐冥想就是通过观照内心,达到“空”的状态。实践指导:在静坐时,可以默念“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等经文,通过观照身体的感受、情绪的变化,来体会“空”的真谛。对应关系:《道德经》强调“道法自然”,太极拳的动作也体现了顺应自然、阴阳平衡的道理。实践指导:在练习太极拳时,可以体会到身体的每一个动作都与自然之道相契合,从而达到身心合一的境界。当然,这些方法只是众多方法中的几种,大家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身体状况,选择适合自己的方式。重要的是持之以恒,不断探索,最终找到适合自己的修行路径。合参不是将佛道两家的教义简单的融合在一起,而是深入理解两者的核心的思想,找到其共通之处。这里划重点:是找到共通之处,并在时间中相互印证。需要你对两家的教义要有一个基本的了解,那知道他们分别在说什么讲什么,这样才能找到共通之处。就像我前面讲一样,如果只会念念经打个坐,你就以为在共修了吗?那不是搞笑吗?很多人在传统的教育我们说:我们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在这里恰恰相反。合参不是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切记、切记。合参不是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任何宗教都有其历史和文化的背景,不能简单的以现代的价值观去评判。我直接一点讲,就是我们没这个水平去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如果我们有这个水平,那就可以开宗立派了。所以大家要先尊重经典。不要自己去挑选或删减。佛道两家各自强调不同的方面,佛家注重内心的觉悟,道家注重人与自然的和谐。通过合参可以更全面的认识自我和宇宙。要记得我在这里说了宇宙,这是合参的第一大点理解的本质。(二)我们要保持各自教义的完整性的前提下,实现合参的具体方法。1.你要首先你要做什么呢?首先要深入学习,要对佛道两家的经典教义有深入的了解才能找到共同之处。2.实践和体验,通过修行实践,去实修,亲身体验佛道两家所带来的不同心境和境界;3.要寻找共同点,共通点。要比较佛道两家的核心观念,无、空、道,心性等等,寻找其内在的联系。4.要相互印证,将佛道两家的修行方法进行比较,并尝试将两者结合起来,看是否能产生新的见地。5.尊重,承认佛道两家在教义上、修行方法上的差异,尊重各自的传统。6.就是我们所说的智慧,“智慧”,佛教经常说的“波罗波罗蜜多心经”,告诉我们要以智慧为向导。在合参的过程中,要以智慧为向导,为导向,避免教条主义。1.心性的修炼,佛道两家,都强调心性的修炼,通过。打坐,冥想,观想,这些方法达到内心的平静,觉悟啊。2.人与自然的关系。佛道两家都重视人与自然的关系,强调人要顺应自然规律,与自然和谐相处。3.生命的意义。佛道两家都对生命的意义进行了深刻的探索,寻求生命的终极价值。佛道合参是一条充满挑战且智慧的一条路,人生路、修行路。合参更不是念几本经,学习几段经文就是。我们要系统的学习。学习经典,学习佛道两家的经典教义;学习还要对比和分析,通过比较分析思想的异同点,共同点;了解了各自的优越和局限性。请大家注意我的用词,我说的是局限性,而不是说错误。我们了解各自的优越优势和局限性,去伪成真;还要避免千万不要被一些片面的断章取义的观点误导。就像我今天我们今天讲的重点一样,百分之八九十的人是认为佛道可以双修的。这是不对的观点。不要将佛道两家的教义简单的机械融合,应该找到一些内在的联系;不要强调某一方面就忽视其他方面。我们认为要从整体上把握两家的思想精髓,还要保持一个开放的心态承认佛道两家在教义和修行方面上的差异。必须要承认这个差异,不偏一端,不执一端,不要固执己见,虚心接受不同的。不断修正自己的认知,要包容并蓄,能够包容不同的思想、不同的角度去看待问题。人要学会独立思考,这是我反复讲的。寻找一些靠谱的,德高望重的,学识渊博的老师向去请教。加入修行的团体也可以。当然不是邪修。大家要注意现在邪修比正修多的多。大家要参加一些正规的修行团体与其他修行者的交流学习。5.避免盲目崇拜。就像我经常说的一样“我所说的都是错的”,所以,你们避免盲目的崇拜,不要盲目的崇拜。你们要相信一点:任何一种宗教也好,科学也好,哲学也好,要保持独立的思考能力很关键。同时,要相信自己的判断,就是我们常常说的正知正念,不要急功近利。6、尊重他人的信仰。要尊重他人的信仰,尊重不同信仰。不要勉强自己的观点强加给别人。你们有没有发现,我从来不说哪个信是对的,哪个是错的。我从来不说对错。对吧。开智慧,佛家经常讲智慧。智慧,就是在修行的过程中要以智慧为导向,避免陷入迷信。以自身实践为基础,这就是秋香今天在讲的,有没有变好,你自己知道。你要自己和自己比,自己和以前的自己比,和过去的自己比,这样才知道有没有改变。比如说简单一点,昨天我只吃得起方便面,今天我能吃煲仔饭了。这就是进步。自己和自己比才是明智的,根据自身的实践为基础,结合自身的情况,根据自己的性格、兴趣、身体状况来做选择适合自己的修行方法。当然,有一些修为的朋友可以通过八字、通过奇门局看前世,通过紫薇看来因宫,去看我们从哪里来,到哪里去,了解自己的天赋,选择适合自己的修行方法。这里公众号就不多讲了。修行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要持之以恒,不要急于求成,没有这种事情。还要以心印证,我通过自身的体验来验证所学的理论。我们群里很多人说我们越变越好了,越变越好了,这就是以心印证。9、最后,就是心存善念。修行不仅是知识的学习,更是道德的提示。然后行善积德,将所学到的智慧运用到生活中,帮助他人提升自己的道德修养。这是合参或者修行的最终目的。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佛道两家思想不断交融、碰撞,形成了丰富多彩的文化景观。从魏晋玄学的兴起,到宋明理学的融合,再到现代社会的多元化修行方式,都体现了佛道合参的历程。每个人在修行过程中都会有独特的体验,没有固定的模式可以照搬。重要的是保持一颗开放的心,不断探索,不断成长。佛道合参,是把佛道两家思想合参,当然是一个复杂工程,需要我们付出长期的努力和智慧。佛道合参,是一个长期摸索、探索、学习的一个过程,需要我们就是保持一种什么样的开放、包容,这样一种心态,要学习呀,要实践。从而找到自己的生命的意义。那么,今天我们就讲到这里,谢谢大家的阅读,感谢大家。你们可以随时提出、反驳或者辩论,请留言讨论,理越辩越明。南无阿弥陀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