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呀,我是小小草~
关于今年经济不景气这一点,大家早就达成了共识。
身边的实体店纷纷关门,工厂接不到订单,企业裁员,很多人找不到工作等等。
旅游的人越来越多,也是有目共睹。就说这个十一假期,几乎所有景区,都是人从众,堵到你怀疑人生。
按理说,经济不景气,旅游行业会萧条。为什么会出现这个反常的现象:
经济不景气,旅游的人却越来越多呢?
我认为,无非以下四个原因。
1
失业的人多了,有了时间和空闲
中华民族有“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古训。
旅游被广泛认同能开拓人生视野,增长见识,促进个人成长。古有文人雅士,今有平民百姓,多喜爱并心向往之。
行走在路上,赏不同的风景,体验不同的文化和人情,确实是一大乐事。
所以,很多人在失业之后,首选旅游,既在大自然中散心解闷,也在大自然中思考未来的人生方向。
而社会发展到如今,虽然有些人失业了,但有了一定的积蓄。
事实上,穷游花不了多少钱。
借用《凡人歌》中的李晓悦说的话:"故宫门票不过60元,颐和园30元,天坛公园20元·····”旅游的门票和车票都不贵,一般普通人承担得起。
趁失业有时间,趁年轻有精力,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是一件浪漫又美好的事。
2
打工人太辛苦了,需要情绪宣泄
多年前,一位教师的辞职报告轰动全网:
“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
这份辞职报告之所以爆火,一方面是大家被这位教师的果敢和勇气打动,更重要的是她写出了无数打工人的心声。
没有一份工作是容易的,打工人终日面对客户的刁难、完不成的KPI、老板的施压、没完没了的加班,还有职场的尔虞我诈,勾心斗角,早就心力交瘁,身心疲惫。
他们急切需要换个环境,通过一场休闲游来回血。
和亲朋好友三五相邀,暂时脱离紧张的生活环境,走进大自然的山山水水,尽情欢笑尽情闹,是一场精神的盛宴,是打工人最好的解压方式。
一场出游,既放松身心,也促进友情或亲情,何乐而不为?
3
人们活得通透了,明白勤劳不能致富
你看下工厂那些工人,一天工作12小时,一个月休息2-3天,甚至常年无休。严重透支身体和体力,“勤劳”两个字放在他们身上,当之无愧吧?
可他们,每个月只能拿到6000-7000元的工资,勉强维持一家人生计。
你再看下那些职场打工人,每天操不完的心,做不完的工作,顶着稀疏而油腻的头发,加班加点熬夜,透支自己的健康和生命。
他们不算勤劳吗?即使做到年薪几十万,顶多算是小富。
“勤劳致富”的金科玉律被打破,现代社会越来越多人开始意识到,努力工作、不懈奋斗虽然重要,但并非致富的唯一或决定性因素。人们对个人价值和幸福的追求日益多样化。
除了物质财富外,人生还有更加重要的东西。
比如,精神层面的满足、家庭幸福、身体健康,等等。
安利这本书
用弘一法师的智慧过好这一生
大家不再将勤劳致富作为唯一的人生目标,而是更加注重平衡工作与生活的关系,追求全面和可持续的发展。
旅行就是一种取悦自己的生活方式。
4
社会推动,旅游设施完善和媒体宣传
主观愿望的实现,离不开客观因素的推动。
近些年,国家和地方都在大力扶持和发展旅游经济,各个城市想尽办法通过旅游出圈。
不仅硬件设施越来越完善,交通越来越方便,软件服务上也各出奇招。
从哈尔滨退票舆情由黑转红之后,各地文旅局那叫一个卷,有出歌喊麦的“我姓哈”,有局长跳舞的,有请大明星的,有一天发二三十条视频开卷的,还有景区半价买一送一的,等等。
今年十一,河南戏剧幻城景区为给排队游客解闷,保安小哥还当众炫起了舞。有网友戏称,“没点才艺,都不好意思去当保安了”。
当这些独特的旅游体验通过网络平台被分享、发酵和传播时,它们就像一颗颗种子,在广大网友的心田生根发芽,逐渐汇聚成一股股不可小觑的旅游热情。
有趣的旅游体验与网络传播的结合,让人们对旅游更多了一份向往。
5
写在最后
假期临近尾声,你还在路上吗?
每一次旅行,无论长短,都是一次独特的学习和成长机会,每一步都充满新的发现和感悟。
我们或许会有不舍,但每一次结束都是新开始的序章,它将激励我们继续前行,去探索更多的未知。
一站有一站的风景,一程有一程的收获。
珍惜所有的不期而遇,也看淡所有的不辞而别。
活在当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