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博讲堂· 回顾| 宋建明:数字智能时代的“设计”

学术   2024-08-10 16:00   浙江  



8月1日至8月2日,基于“设计智造与高质量发展”DIA北京特展的大背景,由中国美术学院联合中国国家博物馆主办的两期国博讲堂圆满结束。参与本次国博讲堂的专家有中国美术学院资深教授宋建明,中国美术学院教授、清华大学人文讲席教授杭间,中国设计智造大奖秘书长卢涛以及2022北京冬奥会、2008北京奥运会开幕式创意组核心成员、美术总监、中国美术学院教授陈岩。四位专家就"数字智能时代的设计"和"科艺融合导向的创新"两大议题进行了深入讲解,为智能时代下设计的未来发展提供了全新的视角和深刻的思考。



 第一期 


 数字智能时代的设计


 演讲嘉宾 


 

宋建明

中国美术学院资深教授、中国设计智造大奖学术委员会委员、中国流行色协会副会长


博士生导师、天府新区“公园城市”色彩总规划师;主持完成杭州、西安、成都天府新区、上海张江科学城、广州以及北京等百余座城市、乡村与海岛色彩规划编制;完成2010年上海世博会中国馆的“中国红”等十多座巨构建筑色彩设计;在国内外发表色彩学术论文超过200篇,累计超过200万字。



 演讲主题 

 数字智能时代的“设计”


中国美术学院资深教授 宋建明


在“数字智能时代的设计”语境下,我想可以从这样三个维度展开思考,第一,所谓的“设计”遭遇了什么样的时代背景;第二,数字智能时代导致“设计”变革的成因;第三,“设计”+AI工具之后,应该是破解复杂问题的新机遇。


数智时代,“此心”与“彼芯”


众所周知,“设计”是因为解决问题而生的意识和展开的创造性活动。被设计的对象,总是生活中出现的问题。设计的本质就是解决问题的,只要人或者社会有问题在,设计就有了存在的理由。现在坊间流传着一种说法:AI出来以后“设计”就被灭了。从这个意义上看,只要有问题存在,设计就不会消亡,设计师就不会消逝。你能想象人不再产生问题吗? 


就其本质来看,“设计”的产生和存在已超过了万年。旧石器时代的打磨石器就是“设计”的产物,人们发明缝合衣物的骨针,研磨稻谷的石磨等工具,都是“设计”活动的物证。通过这些物证,我们不难发现人类为解决问题所表现出来的设计意识、行为和结果。而不同的时代,人类社会会遇到不同的问题,“设计”就会表现出相应的方式和方法。它是不同文明时期的产生力和生产资源的反映。今天在国家博物馆的古代史陈列中能够清晰的看出“设计”与“设计方案”,那些环境与器物演变的历史,它们都是“设计”的成果。


再如我们熟知的工具,从毛笔、钢笔到电脑,这些已经常态到人们视而不见了,它们都是“设计”使然的。如今不再有人会去炫耀自己拥有了一台电脑,后果是必将遭人鄙视。但在三十多年前,这绝对是件值得广而告之的亮点。同理,今天你会用AI做事了,你就开辟了一个新的谈资,因为它的不同凡响。让用户满意,是设计师的目的。设计工具的革命,对设计方案的表现是会增色的, AI由于它不断健全的大模型,一定程度能够有助于提高效率。



人类思维的核心是“心”灵,AI的核心是“芯”片。这个“心”是我们的左半脑与右半脑协同的产物。如何评价好的设计?是设计师能够与用户“将心比心”,所谓的“同理心”。这个“心”,是怎么产生的?是人类与大自然博弈与共存的进化导致的。在我们大脑里的各种各样的神经元作用形成的结果。自然人的“心”反映的是生物自然的,是本能使然的,是学习和经验使然的。其特征是无逻辑的、是梦想的、是异想天开的、是见异思迁的。基于此的设计师,从本质上来说是艺术家、工程师和手艺人。这是人肉身之“心”的特质、特点和优势。而人造之“芯”,是逻辑的产物,它是数据的、理性的、算法的、多模态的。是对人类过往经验的汇总。它是基于数字化、网络化、大数据、云计算、网络集成平台产生的。


这是“此心”与“彼芯”的差异。“此心”是随机的、联想的,是在无中生有中成就了“彼芯”。而“彼芯”是人类经验总汇的基础上再生成事物显现的状态,相较于个体肉身的生活经验与智慧,则有不可比拟的优势,也就是当个体的人面对集人类智慧于一体的工具的时候,那么曾经让设计师引以为豪的技艺与表现力,就太不值得一提了! 


1997年IBM的一台名为“深蓝”(Deep Blue)超级计算机把俄罗斯的国际象棋冠军打得满地找牙,当时震惊了世界。那时,亚洲下围棋的高手还洋洋自得,认为围棋境界比国际象棋高。可是,自从2017年开始到目前为止,所有的围棋世界冠军与AI较量没有赢过一场。而且AlphaGo的编程人员还嘲讽:人类在围棋棋盘中的表现就像海洋中的一叶扁舟。



这种尴尬也发生在我们的造型艺术领域。2022年 9 月,科罗拉多州博览会(Colorado State Fair)上的绘画比赛,作品《空间歌剧院(Théâtre D’opéra Spatial)》竟征服了评委,获得金奖。它是AI生成的作品,由 Midjourney 制作的,它的操作者 Jason Allen 很诚实,没有领奖。他的行为明显的表明“在这场比赛中,艺术输了,人工智能赢了。” 


再回顾近年来不断升温的Chat GPT。看它的背后,其实是一支非常年轻的团队所为。而且90后是主力。其中也有华人的贡献。时代变了,现在的年轻人正在用另外一种方式把这些过往的历史上的老先生的智慧用数学的方式集成起来,变成一种生成型的创造力,所以数智时代是年轻人的时代。


此外,如今的设计师面对AI大潮到来的时候,要适时地转变成为破解难题的思想者、叙事者、辅导者和选择者。你要积极的跟AI对话,主导这个机器朝着你所希望的方向前进。时代已经不一样了,原先靠个人的才华就可以搞定的设计,现在搞不定了。在面对AI的时候,我们的短板是很清晰的。同样,我们不难发现这其中也蕴藏着丰富的机遇,有了AI的助力,我们人的能耐会有突变性的活力。在像中国美院、中央美院这样走在设计前沿的教学与研究单位就要特别敏锐时代已然的骤变。我们要鼓励年轻教师与学生积极地使用这个时代的产物,因为智能时代是一种空前的、非常态的,是以往我们经验里所没有的超级可能性,是必须去学习和体验的。


面对设计变革

用“人心”驾驭“机芯”


“此心”与“彼芯”是有本质的不同的。但只要“人心”驾驭得住“机芯”,它是可以反哺和重塑“人心”的创造力的。因此,我们就需要思考第二个问题——数智时代导致设计变革的成因。


首先,必须尊重数字智能重塑设计生态的现实,我们的工作环境已经被改变了。新增了大量的辅助性设备,仅就今天我们可以看到的中文语境下已有了诸多AI工具,而且迭代得非常快。现在课堂上同学们翻手机,我已经不再批评他们了,因为他们是在使用AI查询信息,一边听讲一边论证。


第二,设计师在新时代的新角色。人工智能的工作状态是多元化的,现在的设计师也应该是大数据的分析师,而不只是会画画的角色。因而,很多人怕设计师要失业了,其实不然。他们必须要懂得如今AI的工作原理,懂得互动,懂得与人合作,只有协同创新才能破解难题,这就是今天设计所面临的形势与挑战。


第三,我们今天要思考的问题就是深刻的明白数智时代设计的本质、方式和方法会遭遇哪些变化?其实,设计解决问题的本质并没有变化,但形成方案的方式变化了。因为它底层逻辑是用大数据,这种有多种选择性,而非同一的数据,因而,个性化的定制趋势会变得非常清晰。批量化生产的业态将会式微,以前我们是一条流水线生产一大批同质化的产品,现在是一个产品样式可以根据个性选择微调数据,交给数以百计千计3D打印机生成,从而形成多样化的产品。市场流行趋势的迭代也很快,个性化产品是方向,所以要予以重视。


我是从事城市色彩规划研究的,如今这个规划也要跟数字化紧密关联,一座城市可以在大数据模型中做预判,不但速度快,而且精准。这就是时代的特色,光靠老的方式是不够的,通过系统化的数智联动,设计的方式就变了。


最后,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我们该怎么办?作为判断者,重要的是我们的那颗“心”,是有随时代而变化的审美问题的,同样因AI生成的风格也会带来一种新的感受性、新的体验和新的视觉要求,美感也会因为这个变化发生改变。这些是需要及时给予关注与研究的。


我总体上是持乐观态度的,积极面对技术带来的新浪潮。我想重要的是要用“人心”努力的去驾驭“机芯”,让AI朝着积极方向发展。当然,数值智能时代是一个崭新的时代,需要我们不断的观察、学习和研究,要深刻地理解机“芯”的工作原理,要避免糊里糊涂的被“芯”带到沟里的囧态发生。


设计+AI工具

是破解复杂问题的新机遇


我们DIA大奖到今年是第10个年头,我明显感觉到最近这些年,借助AI技术的作品不断增多,有了许多人文关怀的,技术救助的优秀设计产品,而且还取得非常大的进步。我相信未来AI辅助的工具会使更多的人参与设计、训练和使用,设计的环境肯定会变得越来越好,而不会越来越糟。


在战术上重视AI带来的效益和冲击,同时在战略上还是要有自信和理性。如今的AI技术也远没有人们想象得那么万能。因为一但到了面对现实中的问题时候,AI尴尬的时候还是很多的。比如在老龄化社会里,它并没有因为AI的出现就得以转变,现实是很多场合设计是缺位的,这就是现实。那AI技术协同设计能不能解决?或者在什么样的程度去解决?这还是我们院校相关的课题研究努力的方向,这也是学设计的人必须面对的,全社会必须面对的一大难题。


以我今年带的一位博士生功课为例,研究方向是解决居家老人的诉求与响应方案。我们把个体的居家养老的老年人最基本的诉求与作为响应的社区和社会乃至市场联系起来,做了诉求与响应关系的分类、分层分析,用一组相匹配的“九宫格”做了关系逻辑图式,这也是基于AI技术的模式、模块和模态的特点的研究,为迭代版的AI技术提供解决问题的路线图。



我们将居家个体老年人的诉求归纳成:心理诉求,生理诉求和病理诉求三种类型,与响应的供给方的线上响应、综合响应和线下响应相对应。同理,将心理诉求与响应方式等再细分三类,再通过AI响应处理中心相斜接,在数据响应处理中心便可以把数据量分为低等级、中等级、高等级,乃至巨量的等级,通过算法,使我们面临的难题可以看到被破解的可能。


比如,将他(或她)的个人的心理诉求再分为三类,诸如生活咨询、私人情感与社会沟通。有了这样的分类,服务响应就有了基础,可以利用现有的诸如微信这样的社交软件和终端个性化的服务定制就解决。以满足其线上的娱乐的、情感交流的,怀旧的心理的诉求。这是第一层关系。第二层关系,是生理诉求,包括吃喝拉撒等购物快递方面的基本物质需求,以及线下上门的康养服务。第三层关系是重点,也是难点,病理诉求,它包括日常一般的线上医疗咨询、线下的医疗服务和医疗救治三个不同的层级。


与诉求相匹配的是终端的综合响应,应对线上咨询,线下物流与上门服务,乃至上门抢救。在诉求与响应之间则由响应中心来综合处理,大数据可以将信息分流,传达给相应的供给方。从单人诉求,通过模型逐步扩大至在地的楼群、社区,乃至全社会的服务响应。这恰恰是有了AI技术,使得这种理想的愿景有了变成可能性。因为AI的强项是有大数据、大模型背景,可使大数据指引各种业态分类供给。通过这样梳理与建构,错综复杂的关系就有可能条理明晰,逻辑清楚。正是因为有了这样一个系统,我们对破解我国老龄化居家康养的诉求与响应有信心。


然而,不管怎么样的工具,终究是工具;不论是类人化的还是超人化的,都是“它”者,而诉求者永远是主体的“我”。AI是工具,是它“芯”,还不是我“心”。我想如今乃至未来的设计师应该整合各类积极力量,包括它“芯”为我“心”所用。设计师永远是寻找最佳的解决问题的方式方法,数智时代是会为破解难题有更好的助力,只要我们愿意积极配合,与AI编程的人们紧密地合作,前景会是很好的。



因为有了AI技术的快速发展,我们就看到了这种可能性。两年前, DIA大奖又创办了国际设计智造联盟(DIU),组委会要我代表DIU作了发言。我记得核心思想就是:DIU强调视AI为合作伙伴,共生共存而不排斥。面对问题,强调用艺术和科学联动的方法,进而推动社会文明进步。因为文本内容比较多,时间的原因,我就跟大家分享到此。谢谢大家!



以上为宋建明演讲全文 

(部分内容进行了适度删减)


集大成智慧·塑智造未来

设计智造与高质量发展特展

还将持续展至八月底

欢迎各位前来观展!



关于DIA北京特展

中国设计智造大奖十周年回顾

180+组作品呈现智造时代“好”设计

导览手册|明日启幕,设计智造与高质量发展特展

“集大成智慧·塑智造未来设计智造与高质量发展特展”在中国国家博物馆启幕

中国设计智造大奖十年历程与未来发展座谈会在京召开

北京特展专访|DIA专家&DIU企业联合寄语



中国设计智造大奖

Design Intelligence Award


DIA是当代创新设计评价、推广与合作的平台,也是一个创意转向产业与未来的实体创新加速器,具有高度的专业性、一流的前瞻性、包容的国际性,在产业界、学术界、研发界产生重要影响,推动全球供应链、创新链、价值链重构升级。DIA由中国美术学院主办,文创设计制造业协同创新中心、中国工业设计协会、教育部高等学校工业设计专业教学指导分委员会协办,浙江省人民政府支持。


在数字经济和数字社会的浪潮中,DIA将设计作为智能制造突破口,汇聚产学研尖端力量,带动国际创意迭起,引领市场前沿认知,促进产业转型升级,成功推动制造业智能转化,真正发挥出了“智”的本质。2024,DIA将继续坚定打造“国际一流的工业设计大奖”的目标,在“集大成智慧,塑智造未来”的初心和使命的召唤下,破浪前行,为设计赋能,为智造领航。


点击“阅读原文”

直达DIA官网了解更多


 编辑  | 钱梦嘉  
 责编  | 陈歆怡
 审核  | 卢   涛  熊   娜

DESIGN INTELLIGENCE AWARD



支持单位

浙江省人民政府


主办单位

中国美术学院


协办单位

文创设计制造业协同创新中心

中国工业设计协会

教育部高等学校工业设计专业教学指导分委员会


承办单位

浙江现代智造促进中心


境内媒体支持(以首字母为序)

矮凳网/动点科技/DONEWS/都市快报/凤凰新闻/光明网/国际在线/杭州日报/环球网/和讯网/界面新闻/今日头条/科技金融时报/科技讯/科极网/美术报/每日商报/钱江晚报/青年时报/人民网/《设计》杂志/视觉同盟/设计赛/《设计与制造》/上海日报/设计赛/搜狐新闻/腾讯新闻/太平洋家居/TECHWEB/网易新闻/网易设计/新浪乐居/新京报/新华网/新蓝网/新浪新闻/雅昌艺术/央广网/优设/《装饰》杂志/中国新闻报/中国文化报/浙江日报/中国工业报/中国日报/中国青年网/中国经济网/中国网/中金在线/浙江新闻/浙江发布/Zaker新闻/中文科技资讯


境外媒体支持(以首字母为序)

Associated Press(美联社)/AXIS/Agence France Presse(法新社)/Azcentral/Asia Logue(亚洲日志)/Bloomberg(彭博社)/Buzzfeed/Business Daily(澳洲商业日报)

/citizentribune/Core77/Digital Journal(加拿大数字期刊)/Daily Herald(每日先驱日报)/Daily Inside Scoop/Financial Times(金融时报)

/FOX5/Future Science Today(未来科技)/Market Watch(道琼斯市场观察)/Minyanville/Morningstar(晨星网)Market Place/Malaysian Talks/Manage The Numbers(管理数字)/News Ok/NBC//Pittsburgh Post-Gazette(欧洲邮政公报)/Reuters(路透社)/SNNTV/Science Tech Today(今日科技)/The Evening Leader(美国先锋晚报)/Trendy Reporter(趋势)/Think Business Today/Yahoo News(雅虎新闻)/YankoDesign


中国设计智造大奖
中国设计智造大奖是我国首个工业设计领域的学院奖。自2015年创立,由中国美术学院主办,中国工业设计协会、教育部高等学校工业设计专业教学指导分委员会协办,浙江省人民政府支持。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