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段时间,刷了一部很火的都市剧《玫瑰的故事》,确实很久都没看过剧了,记得看的上一部剧好像都停留在10几年前吧,记不得具体是哪部了,不重要。
一口气看完《玫瑰的故事》,一个总体的感受是,只有玫瑰是一个本自具足的人,其他人,庄国栋,方协文,傅家明,何西等等,多少都是有缺憾的,都在寻找着什么,金钱也好,职位也好,他人的认可也好,自身的缺陷,一方面来自童年的缺失,一方面收到社会主流价值的影响。
我们可以从整个剧中发现,除了黄亦玫,其他人好像都在通过一生寻找丢失的自己。
只有玫瑰,内心是足够圆满的,内核极其强大,杯满则溢,有足够多的能量,不释放根本用不完,其他都都通过她的能量,获得救赎!
当然,我们知道,现实生活中这样的人太少,也是小说和电视剧将其神话了的,我们生活大部分人,其实都是剧中的“其他人”,多多少少都带着某些“缺陷”,在生活中,人生中,不停的“找自己”。
有人因为过于贫穷在找钱,有人因为过于自卑在找自信,有人因为从小被控制在找权力….等等
很少有人像玫瑰这般,找寻的,只是更好的内在自己,想内求,而非外求,inside,而非outside。
本自具足,这个佛家用语,自带高境界的光环,这是一个极高境界的状态。
佛家认为每个人生来就是本自具足的,你不需要ta去改变什么,而为什么很多人有这么多“缺陷”(或者说缺憾)呢?
最大的原因,其实就是在于原生家庭,对其一个本自具足的人进行了强力干预,没有让ta顺其自然的发展和成长,给了太多枷锁,要求这个,要求那个,这个不行,那个不行….
h黄亦玫的父母是高知,是清华的教授,是知识分子家庭,但跟她父母的外在头衔其实没什么关系,跟父母的见识和格局有很大的关系,即便这个父母是农民,依然不排除能够培养出一个本自具足的人(注意,我并没有用“优秀”这个词,因为优秀大概率是外界的评价,偏社会性的,比如有钱有权,有头衔,有地位等等,,而本自具足,跟一切外在没关系,只跟你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你这个人的内核是什么,在遇到任何事情的时候,做出什么样的反应,有关!只跟这个有关)
俞敏洪也经常提到她的母亲是农民,但其见识和格局却不小,从小就让他多读书,多帮助身边的人,希望他长大当老师,因为老师是受人尊敬的职业。
回到黄亦玫身上,你能从她身上看到自带的那种自信光环,她也没多少钱,职位也不是很高,但你能明显感受到她身上的魅力和能量,每个前夫哥,身边的人,都在从她身上获取能量,从而变得更好了。
黄亦玫是典型的内圣外王!是这个词的最佳诠释。
当你见过更好的东西,你就知道钱不是那么重要
人人都喜欢钱,因为有钱意味着我们有更多的、更充裕的选择,而有了更充裕的选择后,我们就会更舒适、更满足。
基于此,绝大多数人把赚钱当成了人生的终极目的。
所以,从社会意义上来说,我们衡量一个人是不是有价值、是不是成功,往往看他有多少钱,身价几何,什么头衔、什么地位。
我有时会想,名利金钱对于人来说,就像为了让驴子不停拉磨而绑在它视线前面的胡萝卜。驴子以为它近在咫尺,以为我只要往前走一步它就属于我了,但这显然是个幻觉。
每个人来这世间一趟,都在修行,只是每个人所修的层面不一样,各有各的道场。
我们都在找自己!
而“自己”这个东西是看不见的,撞上一些别的什么,反弹回来,才会了解“自己”。
所以,跟很强的东西、可怕的东西、水准很高的东西相碰撞,然后才知道“自己”是什么,这才是自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