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土面积175万平方公里,是埃及的两倍,和中国新疆差不多大。仅次于阿尔及利亚、刚果金和苏丹,在非洲排名第四,算是个非洲大国。陆地上与埃及、苏丹、乍得、尼日尔、突尼斯等北非国家相邻。地处地中海南岸,海岸线长1900多公里,也是非洲地中海岸线最长的国家,伊比亚以北的地中海部分直接被叫做利比亚海。
隔着地中海,与欧洲的希腊、阿尔巴尼亚、意大利、法国、西班牙、马耳他等国相望,距离意大利西西里岛只有200公里。占据地中海航运的中心位置,很多从大西洋进入地中海的船只,都要在利比亚港口停靠。利比亚首都的黎波里是最大的港口,也是穿越北非撒哈拉沙漠商路的终点,通常被认为是非洲北大门。
北回归线从利比亚中南部穿过,利比亚大部分国土被副热带高压深深笼罩。
今天的利比亚90%的国土被利比亚沙漠覆盖,也是撒哈拉沙漠的一部分。(什么是荒漠点这里)
受热带沙漠气候影响,炎热干燥,降水量不足50毫米,有些地方十年才下一次雨。(什么是热带沙漠气候点这里)
中部城市塞卜哈是世界上最干燥的地区之一,在西南部城市阿齐齐耶有过气温高达57℃的记录。
因为干旱气候,整个利比亚一条常年有水的河都没有。
就是因为常年干旱,人们根本不了解洪水的厉害,这才造成2023年地中海飓风登陆东北沿海,几乎无水的德尔纳河爆发洪水造成大规模的人员伤亡。(什么是洪水点这里)
沙漠地区还会出现一种沙尘暴灾害,叫做吉卜力风,气温陡然上升到40度,遮天蔽日的沙尘能持续好几天。(什么是沙尘暴点这里)
在历史上,利比亚一直被分为东部昔兰尼加,西部的黎波里塔尼亚,西南部费赞三个部分。
三者之间被广袤沙漠阻隔、交往不便,形成了独立的文化背景,直到今天三个地区都很难统一起来。
利比亚属于从大西洋延伸到红海的北非高原的一部分,曾经还是火山活动的温床。
虽说是高原,海拔不太高,大部分地区海拔300-600米。
最高点是位于利比亚与乍得边界的贝泰峰,海拔2286米。
北部沿海地区有苏尔特、班加西等平原地带。
受地中海气候影响,年降水量380毫米,最高地区600毫米。(什么是地中海气候点这里)
因此,北部平原也成为利比亚主要的农业区,利比亚的人口和主要城市也集中在北部沿海地带。
但是,利比亚可以耕作的农田占利比亚总面积的比例只有1%,因此,利比亚粮食并不能自给,每年需要大量从国外进口。
1万年以前的北非地区和今天大不一样。
水源充足,森林繁茂,还有一条大河从乍得北部的山脉流向利比亚沿海。
长颈鹿、鳄鱼、犀牛、河马这些非洲顶流都在这里活动。
大约在公元前3000年,古老的柏柏尔人还从非洲西南部迁徙到今天利比亚地区,人们过着田园牧歌的生活,过得不比两河流域差。
但随着气候气候越来越干燥,动植物绝迹,最终,撒哈拉沙漠吞噬了整个北非。
公元前12世纪,地中海航海达人——来自黎巴嫩的腓尼基人作为第一批异乡人来到利比亚。
腓尼基人的生意做得很大,黄金白银和象牙,什么赚钱干什么,整个地中海南岸都是他们的商船港口。公元前814年,还在今天突尼斯东北部建立最大的海外殖民地——迦太基。很快,迦太基的统治范围扩大到了从利比亚西北部黎波里塔尼亚地区,的黎波里、塞卜拉泰古城最初就是腓尼基人建的港口。同样喜欢航海的希腊人来到利比亚东部昔兰尼加,公元前631年就建设了昔兰尼城。
古希腊几何学家,柏拉图的师傅——埃拉托斯特尼就是昔兰尼加人。
也是埃拉托斯特尼利用经纬线绘制出了世界地图,首次创造了“地理学”这个词,一直被尊称为地理学之父。
公元前1世纪前后,利比亚正式成为罗马帝国的一部分,西北部的黎波里塔尼亚和东北部的昔兰尼加发展成为罗马帝国最富庶的行省。利比亚沿海的大小城镇都是罗马style,有广场、市场、圆形露天剧场、公共澡堂,商人、艺术家、工匠等纷至沓来。的黎波里塔尼亚生产的橄榄油大量出口到意大利,昔兰尼加是酒类、药品和马匹的重要产地。
非洲的黄金、白银和奴隶也以的黎波里塔尼亚为集散地。公元193年,出生在利比亚的塞维鲁还成了罗马帝国的皇帝,也是罗马帝国第一位来自非洲的皇帝。
公元7世纪,阿拉伯人的事业扩张阶段,利比亚因为黄金位置很快被划入阿拉伯帝国版图。在大部分北非人都接受了伊斯兰教和阿拉伯语的时候,生活在利比亚的柏柏尔人比较倔强,伊斯兰教中一支桀骜不驯的教派——哈瓦利吉派比较对他们胃口。哈瓦利吉派从不承认哈里发的权威,他们觉得只要努力,谁都可以当穆斯林老大。再加上距离帝国首都巴格达比较远,利比亚的穆斯林都建立了自己的神权国家。历时几百年的阿拉伯人同柏柏尔人融合,今天,90%的利比亚人都是操阿拉伯语的兼有阿拉伯人和柏柏尔人血统的穆斯林。
阿拉伯语也成为利比亚的国语,97%的利比亚人信仰伊斯兰教,都是逊尼派,还挺虔诚的那种。
从15世纪开始,利比亚沿海就就成为地中海三不管地带,被海盗占据。
到了19世纪,虽然成为奥斯曼土耳其帝国的边缘,但帝国的控制也有限。1861年,奥斯曼帝国才将三个地区整合起来,形成一个模糊认同的版图单位——利比亚。
随着欧洲殖民主义的扩张,意大利作为列强界的后起之秀,到1914年控制了的黎波里塔尼亚地区。随着1922年墨索里尼上台,意大利对利比亚进行了历时9年的殖民战争。经过多年战乱的破坏,整个利比亚已是满目疮痍,人烟稀少。再加上意大利人的对于殖民这件事非常不专业,到了二战结束的时候,利比亚还是工农业萧条,文化落后的北非废柴,在全国将近100万的居民中90%以上是文盲。一个独立国家所必需的受过训练的管理人员、技术人员、医生、教师都极其缺乏。导致利比亚在1951年宣告独立之后,相当长的时期内不得不依赖外国的援助,接受外国的控制和影响。
但老天并没有放弃利比亚,1959年开采出了第一桶石油。
直到今天,利比亚都是非洲石油大佬,石油和天然气产量非洲第一,石油产量在世界都能排名前十。(什么是石油点这里)中部苏尔特盆地勘探出88个大油田,原油质量轻,含硫量低。因为地势平坦,石油易于开采,港口和天然气管线不需途经苏伊士运河,直通欧洲。欧洲国家消费了利比亚80%的石油,其中意大利是最大的买家。
此后,利比亚就过上在油田上摆烂的生活,近几十年来,几乎没有其他产业,石油产业占了国民经济75%,出口占了外汇收入95%以上。
1969年,一个出生在战争年代的沙漠追风少年——卡扎菲通过军事政变成为利比亚这个国家的主人。
卡扎菲以非洲之王自居,建立了一个无宪法、无政党,纯粹的个人理想主义乌托邦式的国家。扛着反美、反西方的大旗,收回美国空军基地,把石油工业全面国有,和苏联搞暧昧。
同时,还资助恐怖分子,涉嫌参与制造270个无辜乘客死亡的洛克比空难。在国内,卡扎菲家族成员掌握国家的石油、天然气、电信、酒店等高利润行业,成为国家财富增长的第一受益者。最终,卡扎菲42年的现代国家实验成为他一个人空洞的政治表演。利比亚国内民怨沸腾,国外被国际社会制裁孤立,连阿拉伯大兄弟都不带他玩。2011年2月,利比亚爆发了反对卡扎菲政权的“革命”,在北约和其他外部力量的干预下,卡扎菲父子死于非命。
在卡扎菲政府狗带之后,利比亚开始上演城头变幻大王旗的常见剧情。目前,西部有一个首都设在的黎波里的民族团结政府,东部有个是总部设在班加西的国民军政府,南部还有众多地方武装。2015年以来,臭名昭著的伊斯兰国曾经还把利比亚打造成非洲总部。各方势力在土耳其、埃及等中东大国支持下,互相攻城略地抢石油,没有人愿意真正建设国家。以至于在革命十年之后,利比亚依然没有实现社会安全、政治统一和经济发展的目标。
人民生活苦不堪言,失业率高达30%,通胀率一度达到20%以上,水、电、粮等基本生活物资的供应都难以保障。
今天,利比亚拥有700多万人口,分属于140多个阿拉伯部族,其中影响较大的有30多个。
基于阿拉伯文化传统,人们对于国家的认同感不强,更多依附于部落生活。
遭遇过漫长的战争,冷酷的独裁和严峻的国际制裁,利比亚人性格不同于传统阿拉伯人的热情潇洒,更多偏向于矜持克己。
地中海浪拍打着节拍,撒哈拉沙尘遮蔽了天空,利比亚拥有恢弘的帝国遗产,拥有可观的石油财富,却总是挡不住利欲熏心的炮火。
希望经历过漫天风雨,各方势力能够放下恩怨分歧,少一些战争动荡、灾难饥馑,人们都能共享和平富饶的未来。
我们不生产知识,只是知识的搬运工
韩志斌,利比亚史,商务印书馆,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