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年,百万大军横渡长江,解放战争的硝烟弥漫了整个中华大地。然而,在长江以南,还有多支共产党领导的华南游击队,他们在敌后坚持斗争,为最终的胜利贡献了不可磨灭的力量。苏联摄影师的镜头,为我们捕捉到了这些游击队员的真实风采。
这些游击队,大多由当地群众自发组织起来,他们利用熟悉地形的优势,与国民党军队展开了游击战。他们没有精良的武器装备,却凭借着顽强的意志和坚定的信念,一次次挫败了敌人的围剿。正是这些看似微不足道的游击队,为解放战争的胜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从苏联摄影师的镜头中,我们可以看到游击队员们身着朴素的布衣,面容坚毅,他们手持驳壳枪,在山林间穿梭、在村庄里隐蔽。他们的眼神坚定而果敢,仿佛随时准备投入战斗。
在游击战中,隐蔽和突然性是取得胜利的关键。因此,游击队员们往往需要在极短的时间内完成拔枪、射击等一系列动作。而驳壳枪夹在腋下的姿势,正是为了方便他们迅速拔枪射击。这种姿势不仅稳定了枪身,还提高了拔枪速度,使得游击队员们在战斗中能够抢占先机。
除此外,我们在很多影视剧中经常看到司号员吹冲锋号时的昂首挺胸姿态。据一位老战士回忆,当司号员吹响冲锋号时,他们通常都是躺在地上,而不是像电视剧中那样向前一步、昂首挺胸地吹号。这是因为,在激烈的战斗中,任何暴露的动作都可能成为敌人的靶子。司号员只有躺在地上,才能最大限度地减少被击中的风险,确保冲锋号的顺利吹响。
然而,在当下的影视作品中,我们却很少能看到这样真实的场景。相反,为了追求视觉效果和戏剧冲突,导演们往往会对历史进行艺术加工和夸张处理。于是,我们看到了枪口朝天的驳壳枪、昂首挺胸吹冲锋号的司号员……这些看似英勇无畏的动作,实则背离了历史的真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