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急江天过雁衰

文化   2024-11-23 07:04   上海  

环保路上

同行你我

风急江天过雁衰


作者:桃花雨浓



序言


曾经读过一篇文章—《黛玉是个好老师》,刊登在大众日报副刊上,当时触动很大,觉得在散文写作方面指点了迷津,为此专门剪了下来,贴在自己的剪报集上,反复揣摩。论诗词才情,金陵十二钗中,黛玉水平是最高的,估计红迷们都会认可的。








一、起源 


红楼梦第六十二回“憨湘云醉眠芍药裀,呆香菱情解石榴裙”,文字篇幅相对较多,就故事情节发展来说,贾府欢乐的场面也达到了高潮,甚至说是顶峰。到了第六十三回,贾敬吃金丹中毒而死,贾府明显地开始走下坡路了。

在这一回中,无疑是贾宝玉在大观园里的高光时刻,大观园的主人当之无愧。因为贾母和贾政、王夫人等其他人进宫的进宫,出门的出门,此时套在贾宝玉身上的枷锁没有了,正如平时大家调侃的:听说单位领导出差了,一周之后才回来,大家都像过年似的欢欢喜喜。因为过年也就放一周的假啊,有形的无形束缚暂时都没了,何况又赶上宝玉的生日了,着实让大观园的姐妹们高兴一阵子。


古往今来,年轻人凑在一块,喝酒助兴玩游戏是必须的。湘云便说:“酒面要一句古文,一句旧诗,一句骨牌名,一句曲牌名,还要一句时宪书上的话,共总凑成一句话。酒底要关人事的果菜名。”


真是高难动作啊!估计要比现在的高考作文还要难。高考作文根据提供的材料写,临近高考,类似的题目要模拟好多遍,所谓的难度并不真大。


一看宝玉有些为难,黛玉便替宝玉说了酒令“落霞与孤鹜齐飞,风急江天过雁哀,却是一只折足雁,叫得人九回肠,这是鸿雁来宾,榛子非关隔院砧,何来万户捣衣声。”


红楼梦除了人物判词,从来不直接告诉我们书中人物的命运结局,但又无时不刻通过人物的行为、爱好或住所、衣着或灯谜、判词等。通过多种手法不断暗示着人物的命运结局,让读者着迷,沉醉其中。





二、首句

01

  落霞与孤鹜齐飞

“落霞与孤鹜齐飞”出自唐代诗人王勃的《滕王阁序》,这是现行高中语文教材必选的一篇文章,相信大家都比较熟悉。王勃少年得志,出口成章,“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就是他的名句之一。




02

  风急江天过雁哀

“风急江天过雁哀”,据考证,似反用宋代诗人陆游《寒夕》中的“风急江天无过雁”,全文为 “夜扣铜壶彻旦吟,了无人会此时心。灯残焰作孤萤小,火冷灰如积雪深。风急江天无过雁,月明庭户有疏碪。此身毕竟归何许?但忆藏舟黄苇林。”


这与林黛玉不喜李义山的诗“留得枯荷听雨声”,有异曲同工之妙。




三、全局 


“折足雁”,骨牌名,有的按字面意思,解释成断了腿的大雁,有失偏颇;解释成失去父母的孤雁,应该更合适一些,更符合林黛玉的身世。父母早亡,只能投靠外祖母,妥妥的一只折足雁。


“九回肠”,曲牌名,语出司马迁《报任少卿书》“肠一日九回”。大凡了解点历史的人都知道,司马迁的《史记》千古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司马迁写史记的背景,《报任少卿书》中交代的清清楚楚。文章最后一段,高中课本里好像删掉了,目的是为了更突出主题。


最后一段是这么写的:仆以口语遇遭此祸,重为乡党所笑,以污辱先人,亦何面目复上父母之丘墓乎?虽累百世,垢弥甚耳!是以肠一日而九回,居则忽忽若有所亡,出则不知其所往。每念斯耻,汗未尝不发背沾衣也!


用现代白话文讲:我因为多嘴说了几句话而遭遇这场大祸,更被乡里之人、朋友羞辱和嘲笑,侮辱了祖宗,又有什么颜面再到父母的坟墓上去祭扫呢?即使是到百代之后,这污垢和耻辱会更加深重啊!因此在肺腑中肠子里每日多次回转,坐在家中,精神恍恍惚惚,好像丢失了什么。出门则不知道往哪儿去。每当想到这件耻辱的事儿,冷汗没有不从脊背上冒出来而湿透衣裳的。


鸿雁来宾——旧时历书中有此语,《礼记.月令》:“季秋之月,鸿雁来宾”。中国农历二十四节气七十二候,寒露分为三候:“一候鸿雁来宾,二候雀入大水为蛤,三候菊有黄华。”天空中,鸿雁排成一字或人字形的队列大举南迁;大海边,古人看到海边突然出现很多蛤蜊,条纹及颜色与雀鸟很相似,而雀鸟都不见了,便以为是雀鸟变成的;陆地上,白的黄的,各式各样的菊花也开始绽放。南到丽江,北到长春,全国很多地方都有菊花展览的。


“榛子非关隔院砧,何来万户捣衣声”。榛子,榛树的果实,瓤可食用,隔院砧,邻家的捣衣石。万户捣衣声,出自唐朝诗人李白的《子夜吴歌·秋歌》:“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何日平胡虏,良人罢远征”。


月色如银的京城,秋风不息,捣衣声中蕴含着千家万户的痛苦,寄托着对边关亲人思念的深情,读来让人怦然心动,泰山凌汉峰下的普照寺,有一颗六朝古松,月明星稀的晚上,月光透过浓密的树叶,洒下点点滴滴的银光。微风吹过,树影婆娑,银光摇曳,让人无限遐想。


清代高僧元玉住持普照寺二十余年,他在参禅之余,还喜欢诗文,著有《石堂集》。国泰民安铭便出自他的思想,“愿天下人泰,泰山始是泰;愿天下人安,泰安始是安。若是一人不安,便是泰安不安;若是一人不泰,便是泰山不泰”。


呜呼,千百年来,国泰民安,始终是中华民族共同的追求,“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黛玉也好,宝玉也罢,祝天下人安泰,美好的祝愿总是一样的!








点击扫码   关注我们


排版说明

素材:来自网络

☑ 文字:桃花雨浓

☑ 微信:dongzhu1968

☑ 投稿邮箱:hlmyj001@163.com


红楼梦研究
红楼梦研究的当代应用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