摸清城市碳排放家底是实施碳减排策略、落实“双碳”目标的基础。自2012年起,广东省深圳市便着手开展温室气体清单编制工作,积累了丰富的城市温室气体排放数据,并在十余年的实践中不断深化核算体系与工作机制,为城市绿色低碳发展筑牢数据基石。
组建技术团队,摸清排放“家底”
2021年,深圳市出台了《深圳经济特区生态环境保护条例》,设置“应对气候变化”专章,将“建立健全温室气体排放统计制度,组织编制温室气体排放清单”作为一项法定义务,为应对气候变化工作提供更加坚实的法治保障。
深圳市环境科学研究院作为深圳市温室气体清单编制的技术支撑单位,近年来与多家研究机构合作,不断优化温室气体排放核算技术方法,细化核算层级,为构建完善的市区温室气体统计核算体系贡献了重要的技术力量。2021年,在深圳市生态环境局的指导下,深圳市环境科学研究院牵头组建清单编制技术团队,在全国大中城市中率先开展市区两级温室气体清单编制,统一了市区两级的核算方法、数据来源与排放因子,有效解决了市区温室气体排放数据的衔接问题,较为准确地掌握了市区温室气体排放总量、排放结构与重点排放源。截至2024年底,清单编制技术团队已掌握连续13年的市级排放数据和4年的各区排放数据,为市区两级政府推进温室气体管控及“双碳”工作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多维度发力,精确核算“数据库”
目前,通过常态化的清单编制工作机制,深圳市构建起了从市级到区级再到重点排放个体的多层级温室气体排放核算体系。为提高核算结果的准确性,技术团队在深化技术方法、细化排放因子以及扩大调研样本上下足功夫。
在技术方法方面,技术团队全面对标国际标准的同时不断创新,积极探索利用智慧化手段辅助样本调查及核算工作,尤其是在核算难度最大的交通领域,探索采用近实时排放模型、注册地法两种算法交叉核算城市交通温室气体排放情况。
在排放因子方面,持续开展排放因子的本地化研究,融合统计数据、大数据平台、样本实测等手段,先后在污水处理、道路交通等领域开展了部分排放因子的本地化,逐步丰富本地因子数据库。
在数据调研方面,为了填补部分领域数据统计空白并细化统计层级,深入实地,不断扩大样本调研范围与数量,仅在2022年就开展了400余家建筑工地、700余家企业和1000余栋建筑的调研工作。
创新思路,当好管控“助攻手”
此外,为进一步深化温室气体核算数据对管理的支撑作用,探索开展了市区两级高分辨率温室气体清单编制研究工作。通过“点源、线源、面源”结合的分配方法,实现了市区两级温室气体清单的可视化,明晰了温室气体排放空间分布特征,为温室气体排放空间管控以及国家碳监测试点建设等工作提供了有力的数据支撑。
同时,基于温室气体和大气污染物高度同根同源的特征,探索编制了市级层面温室气体与大气污染物一体化清单,厘清温室气体排放和大气污染物排放之间内在联系及相互作用,筛选出温室气体高排放和大气污染物高排放“双高”排放区域及重点行业,助力全市减污降碳协同管控工作。
未来,深圳市环境科学研究院将支撑深圳市持续完善温室气体统计核算制度,健全本地排放因子数据库,拓展温室气体核算与监测数据的融合应用,并探索将核算成果运用于碳排放“双控”体系构建、生态环境准入、减污降碳协同增效等精细化管理工作中,为超大型城市科学减碳贡献深圳方案。
来源:中国环境 作者:中环报记者刘晶
免责声明: 本公众号部分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等公开资料,仅供访问者个人学习、参考、研究、交流或欣赏之用,并已标明来源出处。本公众号对所载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其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51999076@qq.com),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妥善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