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管理发展学院今日(19日)发布《2024年世界人才排名》,香港由2023年的第16位大幅上升至第9位,是2016年以来首次重返十大之列。
香港在《排名》的三个人才竞争力因素中均比去年进步:“就绪度”排名由去年第六攀升至第四;“投资及发展”则由第十五升至第十三;而“吸引力”排名亦由第三十二进步至第二十八。
各项指标方面,香港的理科毕业生百分比高踞全球第一,在财务技能、管理教育成效以及管理层薪酬位列全球前五名。
政府发言人表示:“香港在国际管理发展学院发布的《排名》位列全球前十,足证特区政府在教育及引进人才方面的工作成效显著。”
资料图
特区政府在2022年《施政报告》宣布推出一系列入境措施,吸引和便利世界各地的人才来港发展,包括推出专门吸纳高收入人士和世界顶尖大学毕业生的“高端人才通行证计划”,以及优化其他入境计划,吸引外来优秀人才,丰富本地人才库。
高才通收逾9万宗申请
高收入人才占近25%
高才通计划检讨已近尾声,配合三中全会《决定》对港定位,政界料10月16日发表的《施政报告》会提出新方向及新措施。
截至今年7月底,高才通计划共收到93842宗申请,其中74587宗获批,4531宗被拒。获批高才中,18634人属A类,即高收入人才(全年收入达250万元或以上);毕业于全球百强大学的高学历人才则占75%。
获批高才中,70600人来自内地,占整体近95%,非内地高才仅近4,000人,其中来自加拿大802人、美国750人、澳门则有536人、新加坡277人。
目前,共有185间在4个排行榜位列全球百强的合资格大学,可申请B、C类高才,其中13间为内地大学,占整体合资格大学7%。
13间内地大学,约3.3万名毕业生获批,占5.6万名B、C类高才约58.8%。
其中,距离香港最近的中山大学最多,达5709人;其次为华中科技大学4747人;第三是浙江大学3425人。入境处提供20间最多毕业生获批的大学中,13间内地大学均上榜,另外有2间是加拿大大学、4间澳洲大学以及1间英国大学。
至于毕业于外国大学的高才,亦有2.3万人(41.2%)。由于整体获批高才中,接近9成半(70,600人)来自内地,若撇除A类,粗略估计,料有接近2万名内地高才,是毕业于海外百强大学。
整体获批高才中,67.8%年龄介乎18至40岁,61岁以上的仅430人。
港府去年11月收到约2000名抵港逾6个月的高才及家属回覆,54%已就业,主要从事金融、创科、商贸等行业。
根据入境处提供的资料,截至7月底,已有约60380名高才及66225名受养人透过计划来港,即每名高才至少带着一名家人来港。其中,约39155名(59.1%)受养人为18岁以下未婚人士。
综合地产代理消息,内地来港高才倾向租楼,不少选择启德、将军澳等新区,带动区内租赁需求。早前高才通人才服务协会和教练会的调查显示,高达86.4%人才家庭选择租楼,仅8.7%选择买楼,亦有人选择住在深圳,在港工作。
已获批高才年底开始陆续要申请续签,如要续签,必须已获聘用,或已在香港开办或参与任何业务。
港府官员不时强调,高才获聘的工作,必须与其学历、专业匹配;薪酬福利条件,也必须达市场水平。例如一个清华大学金融系毕业的高才,若续签时称自己正获聘做的士司机或洗碗工,就肯定不符合续签要求;而即使从事保险代理,亦须提供各项证明,证实确有营业,而收入与学历匹配。
有知情者透露,当局审批续签时必定严格把关,形容续签犹如过筛、汰弱留强,更提醒高才勿打“擦边球”,更勿轻信所谓中介。
政务司司长陈国基早前预告,或纳入非全球百强,但某些科目非常出色的大学。民建联亦建议政府,依据“未来人才需求清单”,推出“高才通计划2.0”,转而关注特定“学科”或“研究领域”的排名,精准吸引符合香港产业发展需求的高端人才。
(据香港商报、香港经济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