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的人已经拿到年终奖了,双12那天就拿到了,着实羡慕了很多人。
这个幸运儿在一家十来个人的公司做新媒体运营加销售,也就是为公司的账号输出内容,有销售线索后由业务人员跟进。就是一个普通员工,入司才一年时间,平时收入也就是一万多一点,今年有几个大客户有产出,年终奖根据岗位kpi严谨计算出来,今年就是一个丰收年了。行业不同,自然不能类比,但是也给了我们财险同行一些思考:通常大家觉得个体老板会更小气,毕竟公司是自己的,给员工发多了,老板就少了,但是精明的老板更关于激发员工的潜能,为自己赚更多的钱,老板只要负责把蛋糕做大就好了。而如果都是打工人,本以为是公家,能多发就多发,不用心疼老板的,但事实上很多公司都是上面拨额度下来的,那员工多发了,领导就少发了。人性大体上都差不多,造成的后果就是基层享受不到公司的经营成果,不好意思,领导先享受了。相比其他行业,财险行业最大的问题是数字准确性问题:一是报表数据不准确,比如账外有应付款,可能还有未决偏差,二是即使报表数据准确,考核不一定科学,鞭打快牛的情况比比皆是。有时前三季度经营情况不错的,换一个领导突然说亏损了。有时几年都是盈利的,领导一退休说亏了几千万的。很多财险人的年终奖像是开盲盒,只有到账了才知道多少,多和少就是一个数字,多了就开心几天,少了就失落几天。对于员工来说,年终奖能不能落实,还要看运气,万一来一个黑天鹅事件就可能清零了。比如公司合规被查到问题了,比如领导审计出了点问题了,统统是一票否决。本身没有一点问题的基层工作人员被“连坐”,辛辛苦苦一年,年终奖的影子都没有。在机构之间也会有冤的,比如自己机构的效益不错,但兄弟机构有一个拖后果了,上一级的总绩效数字就不好看了,自己的年终奖就被影响了。如果科学地计算,应该是由这个机构负责,或者分管的管理承担责任,但不好意思,好多公司的年终奖还是大锅饭一样的。如果一项考核标准不明确、责任不清晰,就会造成大量的不公平,员工的积极性无从谈起。发年终奖不是简单的分钱,而是激励,它不是消耗,而是创造。也许一年的成败,在上一年发年终奖的时候就已经决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