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的课堂,我都是尽量第一个来到教室,笑脸去迎接每一位学生,用积极的情绪带动他们,把求学的态度传递给他们。”
这就是旅游与艺术学院会展策划与管理专业王耕妹老师从教20年来的初心和坚持。
20年来,她的每一堂课,都始终像第一次走上讲台那样,用最初的心做永远的事,用质朴的职教情怀书写实干育人的动人篇章。
怀初心,守一份教育热爱
王耕妹老师出生在一个教育世家,家庭的熏陶使她自小便立志成为一名教师。2004年,她从北京理工大学工业设计系毕业后,就毅然来到学校从教。
20年的教学积累,王耕妹慢慢从青涩稚嫩蜕变得成熟自信。在谈到从教20年自己最大的变化时,她说:“我和学生一起学习、一起成长,自己对课堂的掌控能力、对教学方法的灵活运用、对行业企业用人需求的把握都在不断提升,学生信任我、认可我,而我能不断地影响他们,就是最大的变化。”
来到职业院校任教,王耕妹一直觉得是一件非常荣耀的事情。20年间,她主讲艺术设计方面的课程,对实践教学要求更高,她要求自己要认真上好每一堂课。在她看来,职业教育不仅可以让学生获得一技之长,校企合作中的学习实践又能积累宝贵的工作经验,对于学生未来的职业发展具有不可估量的优势。
“王老师跟我们亦师亦友。她授课生动、教学富有耐心,我们在她的课堂上没有压力,只有学习的兴趣和动力。”王耕妹的学生评价说,“她特别注重激发我们的创意能力,用启发式的教学,让我们沿着自己的思路,逐步地开发自己的设计创造力。”
用心书写“有爱”的教育
心中有爱,举手投足间挥洒出来的是温暖、亲切、宽容,去关心、关爱每一位学生,发现每个学生的特点,解答好学生的每一个问题。
2015年,在设计制图课上,一位有听力障碍的学生引起了王耕妹的关注。为了让学生能够跟上功课,王耕妹翻阅类似情况案例和心理学书籍,不断摸索、调整课件以及教学设计。她细化课程实践步骤知识要点,将语言指导的内容同时也用板书或课件的方式展示,讲课过程中运用更多的方案图片等等。
为了避免可能会伤害到学生的自尊心,王耕妹提醒自己注意讲课的节奏和肢体语言的表达,尽量多倾听学生说话,掌握学生的语言特点。在王耕妹的关爱下,这位学生为三年的专业学习建立了自信心,顺利地完成了课程的学习。
学生毕业时,王耕妹费尽心思,跑了多家企业推荐学生,最终帮助学生找到了合适的工作,为学生打通了校园到就业的“最后一公里”。正如她所说:“尽个人所能,帮助到学生,对于我就是最开心的事情。”
教师在明确自身职责、树立必要威严的同时,更要倡导平等的双向互动。王耕妹老师坚持用自己的行为去影响学生,做学生的榜样。
从教20年,她尽量每节课都早到,在教室迎接每一位学生。她说早上上班的路很堵,但是早到的20分钟可以让自己去掉“烦躁”,做好课前准备,沉浸在教室的氛围中。同时,在教室迎接每位同学的到来,把尊重和态度传递给学生,让学生尽快融入到课堂学习中,也能够培养学生早到的习惯,让学生于细微之处见成长。
以专业之力深耕学生培养
王耕妹擅长工笔画,她的作品精细巧思而富有神韵,多次在国内艺术展览展出。她坚持“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指导学生作品要为人服务,让学生理解会展设计最重要的是受众的感受。学生要自己体验产品的色彩、形态、功能……才能设计出更多更好的产品。
基于此,王耕妹明确会展策划与管理专业特色,将设计、管理和策划三方面都融入教学,将专业的独立课程集中起来,交叉多学科教学。从市场调查、草图设计、3D效果图,到项目预算、汇报展示,培养学生形成完整的方案,提高学生的综合专业素养,更好地适应企业的用人需求。
参赛,是对教学效果的一次检验,也是参赛学生、教师开拓眼界、增长经验的好机会。从2014年起,王耕妹坚持带学生参加各类大赛,市场调查大赛、商业精英挑战赛、服装设计技能大赛、创新创业比赛......艰苦的备赛、紧张的参赛,每一次她都没有缺席与学生的“并肩作战”。
参赛的过程是全方位熟悉学生、锻炼学生的过程,每一次带队参赛,她都细致地关注所有细节,无微不至地照顾学生,让学生全身心投入比赛。每次赛后,王耕妹也及时总结,因时而变、因势而新。伴随着赛项的改革,她谋划专业发展、革新人才培养,也为教学积累了大量资源。
编辑:刘畅(金融学院学生)
责编:赵洁
审核:武少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