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上草:《农事短歌》(组诗)赏析及其他

文摘   2024-09-13 15:17   甘肃  
诗人原上草
———————————————————

      作者简介:原上草,本名赵元文,甘肃武都人,编辑、诗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曾就读鲁院高研班。在《人民日报》《文艺报》《诗刊》《民族文学》《中国文化报》《诗选刊》《星星诗刊》《天津文学》《西藏文学》《飞天》《西北军事文学》《青海湖》《时代文学》《中国诗歌》《绿风诗刊》《诗潮》《草原》、美国《新大陆汉语诗刊》、香港《中国文学》、菲律宾《世界日报》等刊发表文章,有诗作被翻译成英文等语种。出版诗集《原上草诗选》《青藏诗旅》)、评论集《镜像一一原上草文学评论集》等13部。原供职于青海省海北藏族自治州文联。

农事短歌(组诗)

原上草

《立春》

从严冬奔跑而来,内心周旋的

气息,使僵硬的外衣渐次软化

河面冰块的碎裂声,发出闪电的光束

一支浩荡的急行军,使地表一阵阵的

颤动。来自草木及大地内心的

呐喊,冒着一股股嫩黄的热气

《雨水》

终于憋不住,被囚禁的委屈

胸中撞击的块垒迸溅出一腔泪水

连同枯枝败叶,冰渣泥沙

沿拥堵的河道,淋漓而下

《惊蛰》

风暴脱去树木之葱郁,赤裸的

枝条,目送侧身疾行的叶片

沙沙的摩擦声,有凛冽的火星

奔赴背风的墙角及荒芜栖所

被腐殖,覆盖禁声的蛰虫

这风声一路奔跑,清扫手纸与枯草

掀起一阵阵尘埃,如世象弥漫

像极了周遭微缩的市井

在一波波的风暴之后,必将呈现

惊悚的蓝空,蓝得一败涂地

蓝得虚情假意,缺乏人间烟火的气息

昆虫静静地忍耐蛰伏,怕耗尽氧气

为无端渺小物事偏离宏大的坐标

大雪终将一点点净化腐朽

深土之下的生灵,以及草木与土壤

被一声惊雷的呼吸,唤醒

《春分》

太阳光直射在赤道上

昼夜,不偏不倚

农作物在一样长的时光里

享受除生长之外的另一种待遇

《清明》

这一天,心情跟日子一样,不冷不热

这一天,有人踏青,有人访友

有人走向青草覆盖下的祖宗的坟头

点燃香火,在一阵阵鞭炮声中

在一股股上升的青烟里,嘤嘤地

诉说内心的伤痛

虽然,这是一个渐次纳阳的节气

但我们还是惧怕在冬天别离

那寒风总是呜呜地摧赶着什么

这一切,都让我们看清了一一

我们来时的大道

与去时的别径

《谷雨》

雨生百谷

万物茁壮

土为胚胎

雨为精血


谷雨谷雨

地温雨多

谷雨谷雨

养我气魄

《立夏》

先是一阵阵温火

在煮着青蛙

后来就变成了烈火

再后来,就不知不觉了

我也在时光的熔炉里

被默默烘烤

我也不知不觉

最后,剩下一具

黝黑的空壳

《小满》

要谨慎地活着

小满,只是灌浆饱满之时

万不可以成熟之态,傲视冷雨与烈阳

它们有翻云覆雨的能力

不可小觑

《芒种》

所有芒类的作物

都被尖锐金黄的芒刺护着

以及蚕豌豆鼓胀的体内,散发雄性的

激素,遍野弥漫热烈的爱情

赶在黄梅时节之前

锋利的镰刃,一定要抢收

满川满凹的幸福

《夏至》

昼长,夜短

被倾斜的岁月,颠覆了梦境

时间的针盘按时令的指示

不以农事的周而复始而不改时序

一切都处于活态,一切都不能

咬紧牙关,认死理

《小暑》

进入初伏

气候炎热,蒸闷

一位肩扛铁锹的农人

被浅黄的草帽深深覆盖

地气的燠热拉垂田禾的叶片

细小的水流,怎样让一株禾苗

在此刻解喝,他无声地咽着吐沫

《大暑》

中伏之际,蝉鸣

被火爆炒

季节晕厥在季节里

一张无形的网

如丝如扣

《立秋》

在林野中,大片的叶子开始渐渐泛黄

继而缤纷,继而旋转,纷纷下落

一条通往黛色旷野的山路,正铺设繁华

这路,在夕照下变得格外神圣

这场景,依如大自然用油彩泼出的凝重光影

依如暮年的归途

《处暑》

热开始消散,一切籽粒凝结

面对收成渐渐有了分晓

突然想起一位老农的谚语——

“羊过清明牛过夏

处暑过了谝大话”

一切指望都是虚无与泡沫

一切都得装在兜里,然后再说

《白露》

天气,渐次转凉

昼夜温差反目成仇

草木,凝结了白色的露珠

它们睁着一双双清亮的

冷眼,洞察一切

《秋分》

这一天,与春分相差无几

太阳又照射赤道

昼夜的等长,似乎平衡了历法的公允

这真正的秋天,正以成熟的心态

让你心平气和,不争不吵

让你回味一片绿叶是怎样经历了风霜

变得格外斑斓和饱满

《寒露》

季节赶着季节,我们

忘记年龄,忘记快乐,忘记美好

我们的劳作,不紧紧是为了活着

春种秋收,是时令的钢性指令

我们年复一年,又是谁挥动长鞭

将我们驱赶?在寒露的当天

我们,距回家的路途

又近了一点

《霜降》

气萧而凝,露结为霜

在霜降之前,一些果蔬硬撑着骨气

强忍的长势绷紧了柔软的脉络

比如甜菜,比如一些红果……

霜降不来,它们依旧发涩、发柴

不会将甜腻,趁早献出来

《立冬》

清晨,淡泊的阳光白晃晃的,反射着

毛玻璃的散光,一切被罩上灰蒙的心思

在十万大山的皱褶里,一个怀念春天的人

此刻,内心响起了淅沥的雨声

《小雪》

天空冷气凝薄,一些青灰的叶子

僵挂高处的枝梢,不忍离去

吝啬的小雨自灰白的天际,寸步难行

它们被一点点凝结成微小的

雪粒,无法曼妙、无法蹁跹

就因太小,而未达强盛之辞

欲染白万物,只能小打小闹

《大雪》

大雪飘临之际,天空混沌

鸽子的羽毛旋舞、降落

村舍与树木寂静,鸟鸣稀声

空气回荡着巨大子宫的律动

焦躁被抛离风暴的中心

而我,被纷扬的雪花紧紧包围

所有的过往,依如鲜红的记忆

渐渐被雪花,一遍遍修复和擦拭

红与黑已模糊不清

人们眼里的初雪,温暖而干净

在白茫茫的时空面前

一切归零

《冬至》

阴极之至,这是到了最后的节气

我开始数九,准备与一场又一场寒冬搏斗

一株与命运搏杀了半生的弱草

在植被很浅的土层里求生,深知九九的含义

我以孱弱躯体,抗寒风纳阳气,初心如一

似有未尽事宜,白骨缝隙里仍有磷火出没

回望风雨之路,细思深虑,其实每个人

酷似西去的玄奘,每天都在探取真经的路上

《小寒》

三九前后,树木

储存好绿色血液

因缓慢的流速

僵硬的体姿

在寒风中,早已

发不出呜呜的喘息

《大寒》

冷气逆极,人们

围坐在炉火旁,煮茶闲语

屋外的风声喊哑了喉咙

一切静谧,保存热气

我们看着一场场大雪

怎样给山河披上羽绒的大衣

慢慢等候,来年的姹紫嫣红

2023.12.6—12日完稿

原载《青海湖》杂志2024年2期 及 中国作家网

————————————————————
       原上草《农事短歌(组诗)》赏析

————————————————————

                        娄炳成

原上草(原名赵元文)先生以我国农历二十四节气的每一个节令为题,创作的《农事短歌(组诗)》分别发表在去年十二月份的中作作家网上和今年第一期的《青海湖》文学期刊上。这组诗作是老树发新芽——即将老题材写出新意,让人拜读后感觉耳目一新,实为上乘之作、精品之作、厚重之作。

二十四节气是我国民间传统节令。早在周朝和春秋时代就用“土圭”测日影办法而定夏至、冬至、春分、秋分。二十四节气是把一年内太阳在黄道上的位置变化和引起地面气候的演变次序,将全年平分为二十四等份,并给每个等份起名,这就是二十四节气的由来。后来为了便于流传和记忆,供春官游走四方宣传演唱,又将二十四节气编制为歌吟形式的小诗,简称为二十四节气歌。

原上草先生以拟人、状物、写意、素描、点睛、刻画等各种艺术手法,将二十四节气的每一个节令,都描写得活灵活现、多姿多彩、韵味十足、很接地气,既揭示了二十四节气的本质内涵,又反映出二十四节气的不同特色,赋予二十四节气诗意美、自然美、生命美、田园美,以及诗人独到的笔意美。

限于篇幅,仅就“春”“秋”两季的十二个节令的诗作赏析如下——

《立春》写道:“从严冬奔跑而来,内心周旋的/气息,使僵硬的外衣渐次软化/河面冰块的碎裂声,发出闪电的光束/一支浩荡的急行军,使地表一阵阵的/颤动。来自草木及大地内心的/呐喊,冒着一股股嫩黄的热气”诗分六行,拟人化的表现手法,春天强大的生命力跃然纸上,动人心魄。

《雨水》写道:“终于憋不住,被囚禁的委屈/胸中撞击的块垒迸溅出一腔泪水/连同枯枝败叶,冰渣泥沙/沿拥堵的河道,淋漓而下”短句四行,春天借着雨水发力,裹挟一切陈旧之物,“淋漓而下”。

《惊蛰》写道:“风暴脱去树木之葱郁,赤裸的/枝条,目送侧身疾行的叶片沙沙的摩擦声,有凛冽的火星/奔赴背风的墙角及荒芜栖所/被腐殖,覆盖禁声的蛰虫//这风声一路奔跑,清扫手纸与枯草/掀起一阵阵尘埃,如世象弥漫/像极了周遭微缩的市井//在一波波的风暴之后,必将呈现/惊悚的蓝空,蓝得一败涂地/蓝得虚情假意,缺乏人间烟火的气息//昆虫静静地忍耐蛰伏,怕耗尽氧气/为无端渺小物事偏离宏大的坐标/大雪终将一点点净化腐朽/深土之下的生灵,以及草木与土壤/被一声惊雷的呼吸,唤醒”惊蛰至,春雷响,万物复苏,标志着一个崭新的季节的真正到来。故而,需要用四段、十五行长句去精雕细琢,去展示蛰伏的生命被唤醒时的起跑一蹬、炸声一响和蓬勃朝气。

《春分》写道:“太阳光直射在赤道上/昼夜,不偏不倚/农作物在一样长的时光里/享受除生长之外的另一种待遇”阳光雨露,是农作物生长的必需;除此之外,享受的“另一种待遇”又是什么呢?此时天空湛蓝,春风和畅,樱花烂漫,蜂蝶翩跹,所有的生命不都是自由自在的吗?而农作物却更受其滋养的人们的精心呵护,追肥、浇灌、间苗、除草。

《清明》写道:“这一天,心情跟日子一样,不冷不热/这一天,有人踏青,有人访友/有人走向青草覆盖下的祖宗的坟头/点燃香火,在一阵阵鞭炮声中/在一股股上升的青烟里,嘤嘤地/诉说内心的伤痛//虽然,这是一个渐次纳阳的节气/但我们还是惧怕在冬天别离/那寒风总是呜呜地摧赶着什么/这一切,都让我们看清了——/我们来时的大道/与去时的别径”清明节总是一个沉重的话题,同样的,整首诗似乎以轻松的笔调来描写清明节的祭祀活动,但读来依然那么沉重,白描之后是富有哲思的结尾,一“来”一“去”,参透人生!

《谷雨》写道:“雨生百谷/万物茁壮/土为胚胎/雨为精血//谷雨谷雨/地温雨多/谷雨谷雨/养我气魄”形式是四言古体,明白如话,却很有气势,仿佛是对谷神雨神的祷告祭文,心存感恩,壮怀激烈。

《立秋》写道:“在林野中,大片的叶子开始渐渐泛黄/继而缤纷,继而旋转,纷纷下落/一条通往黛色旷野的山路,正铺设繁华//这路,在夕照下变得格外神圣/这场景,依如大自然用油彩泼出的凝重光影/依如暮年的归途”由大自然的秋天,原野的秋色,联系到人生的中老年,诗意的无缝链接,贴切自然,夕阳西下,荷锄暮归,一幅恬淡静好的田园画卷,一首烈士暮年的浩然壮歌。

《处暑》写道:“热开始消散,一切籽粒凝结/面对收成渐渐有了分晓/突然想起一位老农的谚语——/羊过清明牛过夏/处暑过了谝大话//一切指望都是虚无与泡沫/一切都得装在兜里,然后再说”以民间俚语入诗,点明“出水方见两腿泥”,一切希望都寄托于劳作,体现在丰收。

《白露》写道:“天气,渐次转凉/昼夜温差反目成仇/草木,凝结了白色的露珠/它们睁着一双双清亮的/冷眼,洞察一切”蒹葭苍苍,白露为霜,露从今夜白。陈旧的话题,仍然可以发掘出新意,“它们睁着一双双清亮的/冷眼,洞察一切 ”,独立寒秋,冷眼向洋看世界。

《秋分》写道:“这一天,与春分相差无几又照射赤道/昼夜的等长,/似乎平衡了历法的公允/这真正的秋天,正以成熟的心态/让你心平气和,不争不吵/让你回味一片绿叶是怎样经历了风霜/变得格外斑斓和饱满”此一题与《春分》遥相呼应,但已经升华。秋已半,到了成熟的季节,回收希望的季节,秋天是奖章,是鼓起来的钱包,是儿女成行的母亲。

《寒露》写道:“季节赶着季节,我们/忘记年龄,忘记快乐,忘记美好/我们的劳作,不仅仅是为了活着/春种秋收,是时令的钢性指令/我们年复一年,又是谁挥动长鞭/将我们驱赶?在寒露的当天/我们,距回家的路途/又近了一点”季节赶着季节,四季轮回,周而复始,“我们的劳作,不仅仅是为了活着”,顺应时间的洪流,却不接受命运长鞭的驱赶,我们正行进在“回家的路途”,走向人生的“团圆”。

《霜降》写道:“气萧而凝,露结为霜/在霜降之前,一些果蔬硬撑着骨气强忍的长势绷紧了柔软的脉络/比如甜菜,比如一些红果……/霜降不来,它们依旧发涩、发柴/不会将甜腻,趁早献出来”这秋天的最后一个节令,经历了风雨露霜的柿子红了,张扬在萧瑟的田野,奉献便是一切劳作的最高境界,一如自然界的累累果实,时鲜菜蔬。

原上草先生这组诗作里的“夏”“冬”十二个节令的小诗,亦写得非常传神生动,不乏美言警句。捧读其大作,令人有老坛启封、如饮琼醪之感。与诗人的新边塞诗相比较,如果把他的新边塞诗比作“大江东去”的话,那么,诸如此类的短歌便是“小桥流水”。但,诗人依然精雕细琢,浇灌心血,以小见大,以短见长,充满了诗情画意,同时还具有振聋发聩的哲思灼见,独特的意境神韵。

原上草先生是全才,集作家、评论家、诗人、书法家、镌刻家等于一身,其诗歌艺术创作造诣犹深,且为人谦和低调、儒雅怀柔、彬彬有礼,很有古代文士之风范,值得笔者学习效仿。就此打住,不再赘述。祝愿原上草先生宝刀不老,永葆诗心,不断有各种艺术作品问世,飨以广大读者!

——————————————
作者简介:娄炳成,男,甘肃省陇南市人大常委会退休干部,甘肃省作家协会会员、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在国家级、省市级报刊杂志、文学网站发表小说、散文、戏剧、红学评论、文艺评论等作品300万字以上。

—————————————————

          以书道结识的原上草老师

———————————————

                  马生彪

原上草,本名赵元文,甘肃武都人,他长的英俊魁梧,气宇轩昂,身高1米75左右,脸色红润,佩戴一副近视眼镜,具有学者的儒雅气质,为人真诚友善,温温尔雅,恭谦礼让,是中国作家协会会员、鲁迅文学院第十一届高研班学员。先后在《人民日报》《文艺报》《诗刊》《民族文学》《诗选刊》《星星》《中国文学》《飞天》《中国诗歌》《西北军事文学》《西藏文学》《青海湖》《天津文学》《时代文学》《当代汉诗》《绿风》《当代诗人》《中国文化报》、美国《新大陆》诗刊、菲律宾《世界日报》等数十家刊物发表文章。有诗作被翻译成外文刊发。出版了诗集《苦旅》《原上草诗选》《青藏诗旅》,文艺随笔集《精神的光焰》,文学评论集《镜像》、《挣脱与回归》(主编),小说散文集《低处的雪光》等民俗集、旅游导游词等10余部。书法篆刻摄影作品曾在《中国民族》《青海日报》《青海湖》《西海都市报》《中国东乡族》《青海旅游》《祁连山报》《西部诗报诗刊》等刊发表;2011年2件书法作品被韩国沃川文化院博物馆展出收藏;曾获2021全国首届“群星杯”电视网络大赛大展书法组三等奖;2021年8方篆刻作品入展中国收藏家协会主办的“红色印记——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全国首届篆刻作品展”,并入编作品集,井冈山原石印章被收藏;还入展2022年青海省书协疫情草书、隶书网络展。曾为海北藏族自治州文学艺术联合会驻会副主席兼秘书长、州作家协会主席,《金银滩文学》杂志主编、《西部诗报》诗刊总编、主编。2021年底,因故不适应高海拔生活,办理了提前退休手续,之后隐居甘肃陇南农村老家,务农、写作、练习书法。

对于原上草这个名字并不陌生,早期散见于省内外有关报刊,拜读过其文章。偶尔看到抖音作品,在脑海中最深刻的就是一位学识造诣较高的作家的印象。2021年8月7日受原上草邀请,由中书协会员、省书协隶书委员会主任刘建平老师带队,组织省书协隶书公益沙龙成员张玉娥、马志祥等7位书法家赴海北州“时代楷模尕布龙纪念馆”开展公益书法捐赠活动,事前刘建平老师通知我时,我正好到祁连县办事,失去一次锻炼学习和思想洗礼的机会,也成为我永远的遗憾。就在那次活动中刘老师向他提及过我,原上草老师却以作家超强的记忆在大脑里储存下我。2021年9月1日晚10点多,在我的抖音里信息提示,有人关注我并打招呼,我回关后立即予以回复。巧缘的是原上草老师的抖音名字为“原上草”,我的抖音名字是“草原魂”,可能是我们对海北草原的无限眷恋和热爱吧。我们仿佛跟老相识在聊天,感觉非常的亲近,我们聊了好长时间,互相也有了解,我才知道了他工作职务。便于日后联系,我们还互相加了微信和电话号码,时不时互致问候,当我谈及《金银滩文学》投稿情况时,他主动鼓励我积极投稿,我甚受激励,随后就抱着试试看的想法,通过微信原图发了几幅拙作,后来经核选在2021年第4期中插4刊登了我的一幅临摹书法作品,让我惊喜万分,激动不已,我的书法作品发表在地区级刊物上,这就我的处女作。更让我高兴、欣喜和巧合的是本期还刊载有我的书法老师刘建平先生的书法佳作,还有同乡作家才登、青木措的精彩文章,是我在暮年学艺道路上值得永久珍藏的很有意义的纪念品。

2021年10月的一天,原上草老师打来电话说,为大力扶持文艺作品的出版推介力度,鼓励海北州文艺家“深入生活、扎根人民”的创作积极性,发展繁荣海北州民族文艺事业,推动海北“文化名州”建设和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州文联、州书法美术协会联合将编辑出版《全州中青年书画家丛书》,他任编委会主任并亲自策划主编。当我接到他的通知后,惊喜之余,使我真的诚惶诚恐:一是学习书法时间不长,只算个书法爱好者,也没有系统临写过古碑帖。近年退休后非常幸运遇见了刘建平老师,经他无私的细心教诲和精心指导,确实在学习书法的道路上少走了弯路,进步还算较快,并加入了青海省书法家协会。但比起人家常年潜心苦练的书法家们还相差甚远,自己的拙作不足以出书;二是也不能辜负原上草老师的一片好心,对我百般呵护栽培和鼓励支持;三是也是一个向高手们学习的机会,同时也为繁荣我州文艺发展尽点微博之力。经过一番思想斗争后还是接受了原上草老师邀请,着手进行创作了一部分作品,连同原来入展的近40幅拙作,按照要求通过QQ邮件呈送给了他,我还附言请予审核,如果不行就取消。年底该书正式出版,我的小册子收录其中,感到非常荣幸。同我州11位书画、篆刻艺术家们为迎接党的二十大献上了一份厚礼。

2021年12月底,我有幸邀请刘建平、原上草、马英等隶书班师友7位在新千食府相聚一堂,共叙友情。那天,我提前到场,给每位发了定位。原上草老师第一位到达,这是我们俩初次见面,他平易近人,虚怀若谷,随和低调,一见如故,攀谈的非常投机,他的人品和文才在我心中留下深深地烙印。那天,他给我们每人签名赠送了他的散文随笔小说集《低处的雪光》,刘建平老师馈赠他亲笔书写的“原上草”2022年新年挂历。

原上草老师虽功成名就,但他为人谦虚谨慎,不断加强自我学习,努力提升自我价值。有次他问我:“你们省书协隶书沙龙公益班怎么参加,我也想系统学学”。其实,他早已是省书协会员,写行草。我经征得班委同意将原上草老师拉进了微信群里,随后,成为省书协隶书专委会公益沙龙中的一员。当时疫情反复,沙龙班无法正常上课。2022年新年伊始,隶书沙龙班在西宁市工人文化宫正常学习交流并点评学员临创作品,他认真听讲,全程用手机录制讲座视频,这堂课使他的这种笃志不倦,勤奋好学的精神深深打动了我。上课结束后,原上草老师同我们一起为文化宫职工书写春联。之后的数天里我们一起参加了省文联、书协组织开展的“我们的中国梦”春节文化“送万福进万家”书写春联志愿服务公益活动。经过沙龙公益班线上线下一段时间的学习,原上草老师在隶书书写方面悟性很高,严谨学书,临摹《石门颂》《张迁》《好大王》《杨淮表记》等汉隶碑帖,临创作品苍劲率真,古拙灵动,独树一帜。创作水平远远高过于我。9月份西宁疫情严重,全民居家防疫,为了活跃全省隶书作者艺术创作,减轻心理紧张压力,省书协副主席、隶书专委会主任刘建平老师倡议,隶书公益沙龙要全面开展线上书法交流活动,以艺抗疫,鼓舞抗疫士气。大量隶书爱好者踊跃参与,沙龙人数猛增至近100人,需增选2位副班长,班主任张玉娥老师征求原上草老师意见时,当时他在电话上委婉谢绝,后经张老师解释说是无偿为大家线上服务的,他才谦虚地承担了下来,成为隶书沙龙公益班的副班长。他认真负责,尽职尽责,积极发挥领头雁的作用。在海北州委宣传部、州文联编辑出版《“喜迎二十大·奋进新征程”热烈庆祝中国共产党20次代表大会——海北州书法美术摄影作品集》时,作为特邀主编的原上草老师,积极沟通,极力推荐隶书沙龙班师生15位书法家的书法佳作收录其中,为提高海北州书画艺术水平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2023年2月1日中旬,在我即将步入花甲之年荣幸参加了海北藏族自治州文学艺术界联合会第四次代表大会,并当选为书法美术家协会第四届理事。我做梦也没想到的意外惊喜和殊荣是经原上草老师积极推荐,并以州直单位的指标参加了这次文艺界的盛会。

原上草老师几十年如一日,常年扎根高原,爱岗敬业,无私耕耘,为繁荣海北州文艺事业作出了贡献。在成功的路上写满了沧桑和艰辛,他经常加班加点,书写大量诗歌、评论及理论性文章,著书立传数本,在省内外重要报刊、杂志上发表文稿百余件。并为海北先后主编了历史文化丛书、旅游文化丛书、文化艺术丛书、西海作家丛书、金银滩文学丛书、民间故事集成丛书、民族团结创建丛书等图书78种,总计近3000多万字。为大力宣传、推介梦幻海北劳苦功高,是海北文化艺术界的骄傲。他的行草书法笔酣墨饱,行云流水,龙飞凤舞,曾为时代楷模《牧民省长尕布龙》数字电影题写片名。2021年12月他退休后,青海省作家协会特授予他青海省作协系统“优秀文学工作者”荣誉称号,在2023年上半年州文联第四届换届大会上,中共海北州委、州文联授予他“优秀文艺工作者”光荣称号。也是对他几十年辛勤工作的最好褒奖和认可。

海北州海晏县德州草原的蒙古族青年牧民作家索南才让,凭借中篇小说《荒原上》荣获全国第八届鲁迅文学奖中篇小说奖,他也是青海省首位获得鲁迅文学奖的作家,成为全省文艺界的骄傲和自豪,而他成功的背后,却有一位默默无私鼓励支持和精心培养的幕后英雄——原上草老师。他以一位多年文学艺术工作的丰富经验和艺术家敏锐的洞察力,及时发现人才后,他多次跑到草原深处,寻找索南才让,在写作方面精心指导和帮助,他想方设法激励他坚持写作。“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的确,如果没有原上草老师及时发现及不懈的培养,如果没有这个伯乐,就没有索南才让今天的辉煌成就。索南才让的成功除了他自己的坚守和勤奋,很大程度上是与原上草老师的发现、鼓励、培养分不开。索南才让老师在北京的颁奖典礼晚会上,当主持人现场采访他时,他谈了原上草老师发现、培养、帮助他的经过和感激的话,我都感动不已。当时我还连线原上草老师说:“您太辛苦啦,军功章上也有您一半功劳”。使人感动的是当晚组委会也向原上草等编辑这一幕后耕耘者致以崇高的敬意。后来,海晏县张县长到索南才让家看望祝贺,当时打电话也祝贺了原上草老师,原上草老师还建议、请求县领导给索南才让解决一份相适应的工作之事。由于原上草老师有着极强的敬业精神和精通的业务能力,退休以后还担任了一年青海省优秀文学期刊《金银滩文学》的特邀主编。

原上草老师的家族中,有4位兄弟都从事书画艺术,且造诣甚高,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积极传播者和践行者。他本人是位多才多艺的贤才,除写作、书法外,还在绘画、音乐、篆刻等艺术方面有所涉及,他的水墨写意画妙手丹青,栩栩如生,有着很好的艺术感觉,篆刻也有高古的金石气象,篆刻印章大气,俊逸,古雅,方圆绝妙,其绘画和篆刻作品曾刊登于《青海日报》等各类书刊,刻制的陶印《文明》被青海省博物馆收藏;他十分爱好音乐,唱歌音色恢弘,悦耳动听,先后创作歌词《总书记来到我家乡》《青海,我可爱的家乡》《啊,雪山》《青海湖,我的母亲河》《石板坡情缘》《蒲池山水情》等50余首;他创作的中型舞剧《在那遥远的地方》曾获青海省专业文艺调演三等奖。

苍凉的雪峰仍在高处闪耀,光茫

在雪水的鸣伴中,将归途汪成一片夕阳

这个下午,以蒙太奇技法演绎的形态

给予我厚重的灵魂及仁慈的祥光。

从故乡走向故乡,又从故乡走向故乡

在半个世纪的碎念中,热血与风雪为命

依如此刻,车窗外的连绵雪光陪至界点

沿途已穿越较多的桥梁、隧道和明明暗暗

时光安恬,我已领受人间的恩赐和福报。

---摘自原上草诗歌《撤退:别青海》

他从海北退休回到故乡陇南后,却退而不休,一边陪80多岁的老母亲,一边拿起锄头,到田间地头劳作,栽树养花,务弄菜园。劳作之余,他十分注重家乡的文化建设,与其书法家大哥赵元鹏先生,帮助乡党委政府策划创办了“蒲池乡坪儿上村村级书画展厅”,个人成立挂牌“原上草艺术工作室”,注册开通“白龙江文艺网络平台(公众号)”,文人雅士,文艺爱好者经常相聚交流;还个人相邀当地作家诗人来村采风,书写新农村建设、脱贫攻坚、村貌变化,通过平台大力推介文学艺术作品,义务为爱好书法的村民书写作品、书写婚联,为他乡禅院书写联句,努力传播文学艺术。为宣传家乡,讴歌家乡,助力乡村文化建设起到了文化引领的作用,得到了大家的好评。

原上草老师,虽是与我相识较晚,但关系很亲近,他像亲人一样无私帮助、鼓励支持着我,当他得知我主持撰写《托茂人文化研究协会大事纪》时,教我到有关部门如何办理印刷手续。并应邀欣然为本书挥毫泼墨,赐赠一幅“传承地域文化,弘扬民族精神”书法作品。在他身上拥有的勤奋耕耘和因为热爱所坚持的积极进取精神,确实是我学习的榜样,同时我发自内心的敬佩和敬意。今天,在遥远的青藏高原,我把您给我的曾经,折起祝福的纸鹤,飞过千山和万水,只是为了告诉我恩施您:感恩您一直的栽培和照顾。对我的帮助心存感怀,铭记心间,我无华丽词语来赞扬,只用直白的话语,把近年来的帮助及交往交流的点点滴滴地写出来,诚挚地表达感谢之意,亦了却我的一桩心愿。

最后恭祝我尊敬的原上草老师身体健康,平安吉祥,幸福安康,诸事顺遂。

                                   2023年5月8日拙笔

——————————————————————
作者简介:马生彪,男,回族,托茂人,1964年5月出生于青海省海北州托勒牧场,初中文化,中共党员,助理政工师,祖籍青海海晏。托茂人文化研究协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青海省书法家协会会员、省书法家协会隶书培训班结业,省书协隶属专委公益讲堂成员,西宁市书法家协会会员,海北州书法美术家协会第四届理事会理事,西宁市城东区政协文史专员。撰写文章曾发表于《青海工运》《祁连山报》等刊物上。书法作品多次入展青海省文联、省书协举办的书法展。并在海北州及祁连县书法比赛中获奖。


——————————————————————
主办平台:甘肃白龙江文艺网络平台
监      制:原上草艺术工作室
总监制//主编:原上草
本期发稿编辑:瓦楞子 
——————————————————————

白龙江文艺
本平台主要为喜欢文学艺术的个人和团体服务,组织广大文学艺术工作者开展文艺精品创作和交流,积极推介优秀文艺作品,努力繁荣文学艺术事业。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