杠铃策略(即哑铃策略),是一种注重风险管理的投资策略,由美国风险管理理论学者塔勒布提出的“反脆弱理论”衍生而来,是拥抱市场不确定性的最佳应对之策之一。
塔勒布十分倡导杠铃策略,他认为这种策略可以应对市场的不确定性和极端冲击。塔勒布将杠铃策略运用在资产配置中,将90%的资产配置于风险几乎很小的国债、货币基金上,小部分资产配置于一些高风险期权产品上,前者给他带来长期稳定收益,后者让他在“911事件”、2008年金融危机中大赚一笔。
杠铃策略的定义指摒弃掉中间部分的中风险、中回报资产,配置于更重的两头:一头是低风险、低回报的品种,例如货币基金、债券基金、红利指数等;另一头是高风险、高回报的品种,包括股票、宽基指数、行业指数、科技指数等,以取得收益的平衡。
相应地,资产配置的一端追求稳健、强调防御,以应对不利的经济环境和市场下跌;另一端代表进攻、寻求高收益,以应对经济转好和市场上涨。因此,杠铃策略没有“中等风险”或“平均投资”概念,而是通过两种看似相反的选择来找到投资的平衡。
杠铃策略的核心思想在于分散投资,主张将资金分为两部分,通过同时持有风险和收益都极端的资产,来提高投资组合的潜在收益,同时降低风险。这种策略的比喻就像杠铃的两个重头,而中间的横杆则被忽略。
应用方面,杠铃策略既适用于股债等大类资产的配置,也运用在股票细分行业主题的选择上。复盘历史,A股杠铃策略两端的资产经历过几轮变化,这种演变和产业变迁的主线息息相关。2012年、2014年、2019年杠铃策略都曾风靡市场。
2012年,杠铃策略一端是稳增长相关的地产、银行;一端是创业板相关的成长。
2014年,杠铃策略一端是低估值修复,一带一路相关基建板块;另一端是并购主题,代表板块是计算机、国防军工。
2019年,杠铃策略一端是高ROE的白酒;一端是TMT(5G、半导体)。
“杠铃策略”的最佳环境是市场处于“强预期,弱现实”状态。一边是市场对政策有所期待,对未来预期改善,风险偏好上行,成交额持续高位,导致主题行情占优、高换手的科技方向活跃;另一边是政策效果的落地需要时间,政策的出台节奏和力度也会根据经济现状“边走边看”,导致“弱现实”可能尚持续一段时间,防御和稳定风格的大盘价值会时常有所表现。
2023年以来,杠铃一端的“弱现实”较为稳定,杠铃策略是否有效则取决于“强预期”的波动。尤其是2023年上半年市场交易“弱现实”下的政策发力,导致“强预期”,杠铃策略生效。主流配置为一端拥抱确定性、追求高股息的红利资产;另一端是新一轮周期的上升主线,代表了中国未来产业新质生产力的前进方向,比如AI引领的科技成长。
2024年,市场更多交易的是政策定力。在今年的行情中,多家公募基金公司二季度投资策略配置依然继续沿用相对均衡的哑铃型策略,即高股息叠加科技成长的配置。
展望未来,新防守资产可能来自于更稳定的ROE和现金回报、更加牢固的竞争壁垒带来的股息回报和稳定的成长。伴随经济逐步企稳,需要考虑核心资产未来在经济企稳背景下出现经营拐点后潜在的上行空间。另一方面,市场在流动性边际宽松的背景下会涌现更多结构性机会。总之,需要我们结合自己的投资目标、风险偏好和资产规模等因素,保持投资组合的平衡和稳定性。
END
明泽研究员·王子妍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和销售要约。
研究发掘价值 专业创造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