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酣春,又一年岁初。
多数企业仍将面临一个最难的课题:“内卷”!
市场冲突、产品冲突、商业冲突等等——2024年都解决不了的事情,2025年就能改变吗?
现实环境依然很“乌卡(VUCA)”。
是时候了,我们需要解决“内卷”:弄清楚“内卷”的本质;从“内卷的老鼠圈”中率先逃出来,尽管这很难。
关于“内卷”的本质。早期,人类学家亚历山大·戈登威泽(Alexander Goldenweiser)已做出过较清晰的定义——“人类文化模式达到了某种最终的形态以后,既没有办法稳定下来,也没有办法转变为新的形态。”
结合这一定义,将视角放在人类的经济社会。“内卷”也是基于某些经济形态(事物)发展到一定的阶段后,产生的必然结果。
“内卷”是人类经济社会中的一种规律。不过,“规律”往往又会被重新解构,如此往复循环。那么,如何率先解构“内卷”呢?
除了市场绝对地位者之外,谁都不愿意长期处于“内卷的老鼠圈”中。
对于破解“内卷”,迈克尔·波特(Michael E.Porter)曾提出多项竞争理论,而其中“三大一般性战略”在今天仍然适用。
“三大一般性战略”包括“总成本领先战略”“差异化领先战略”“专一化战略”。
以如今“内卷”过度的新能源汽车行业为例,进行反向思考:处于第二及其后梯队的厂商,在生产成本、产品、技术、服务、市场、设计等方面都缺失“三大一般性战略”,所以也只能“难望比亚迪、特斯拉之项背”。
今天,管理学者对于迈克尔·波特“三大一般性战略”鲜少提及,总是希望再创造一些更为复杂的新理论,其实“三大一般性战略”的解释性、实战性、易学性,仍具效力。
逃离“内卷的老鼠圈”的确很难。多数企业从创业,到夯实一种产业、商业,往往需要5-10年才能构建出系统的管理、产品、生产、商业——但是,在系统性成熟之际,“惯性”旋即产生。所谓的“惯性”就是不能改变,也无法再创新。
管理者要清醒:今天,世事变迁的速度远超人的预期,只有通过常态化的“自我革命”,才能应对今天的竞争和环境。
因此,“破卷”的最高境界就是破自我的“惯性”。
更多精彩内容
可点击链接移步经理人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