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舰弹道导弹大行其道,航母会走向没落吗?

百科   2024-12-10 16:17   江苏  

作者:老麦卡 / 编辑:冷小军

投稿,转载商务合作,请联系微信号potereio

航母自二战取代战列舰成为海军的核心装备,在进攻时,航母舰载机可以打击数百上千公里外的目标,在防御时,航母舰载机可以在200~800千米外持续巡逻,在敌机尚未发现己方舰队之前就对其进行拦截,从而确保航母群的隐蔽与安全。


美国总统克林顿曾经有过一句名言:“每当美国的利益受到威胁时,我们就要说最近的航母编队在哪里?”由于航母舰载机的攻击半径很大,舰队可以躲在敌航空兵的打击范围边缘活动,配合战斗机对敌侦察机的远程拦截,始终隐藏自己的行踪,所以能够搭载舰载机的航母就是海军的核心,就像英国在八十年代只有无敌级这样的轻型航母使用海鹞式战斗机也能打赢马岛海战,并成为北大西洋封锁苏联北方舰队的关键一环。


英国的轻型航母编队也曾让红海军头疼不已

在冷战期间苏联一直在寻求对抗美海军航母编队的手段,直到八十年代苏联研究出一套饱和攻击的方案,就是使用各种武器平台大密度连续发射导弹或精确制导炸弹,在极短时间内,从不同方向、不同层次向美航母战斗群发射超出其探测跟踪或拦截能力的火力,其中的关键就是如何准确定位美海军航母编队。


苏联的现代级驱逐舰就经常伴随美海军航母战斗群行动,充当第一线的侦察员,以便在战争爆发时将美海军航母战斗群的位置通报给指挥中心,顺便再把自己的“日炙”反舰导弹发射出去,结果自然是会被美海军舰载机击沉。   


现代级驱逐舰-苏联红海军的突击

显然这种办法是不太可靠的,毕竟这相当于自杀性攻击,而且只能在战争爆发时使用一次,还需要其他侦察手段,苏联在冷战期间发射了大量侦察卫星和通信卫星,构建了一套完整的天基侦察预警系统,再补充上各种侦察机,只为了能够准确定位美海军航母编队,否则就算是拥有海量的反舰导弹,但是找不到目标,也是毫无用武之地,这就是体系作战的力量。


米格-25侦察型是作战体系关键一环

苏联的这套饱和攻击理论有很多BUG,从发现航母编队到发起攻击需要的时间太长,苏联尽管装备了数量众多的超音速反舰导弹,但攻击距离决定了需要很长的飞行时间,因为美海军装备的F-14雄猫式战斗机作战半径大,就迫使苏联的重型反舰导弹普遍射程都在五百千米往上,如此重量只有专用舰艇如基洛夫级光荣级巡洋舰或者奥斯卡级核潜艇可以携带。


在反舰导弹飞行期间,航母编队的位置已经改变,这就需要持续的制导,而随着宙斯盾系统的投入使用,传统反舰导弹到底还有多大的威力,就打了一个大大的问号。  

 

攻击航母是一项异常复杂困难的作战

中国想要解决台海问题,就要面对强敌的航母战斗群,所以一直在寻求攻击航母的办法,随着技术的进步,弹道导弹末端制导问题的解决,反舰弹道导弹横空出世,并已经多次试验,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强敌的航母战斗群在西太平洋横行无忌的日子也已经一去不复返了。


反舰弹道导弹改变海战模式    

当然有人会提反对意见,高强度战争中天基侦察系统一定会被摧毁或者干扰,反舰弹道导弹依靠卫星侦察获得目标信息,那么随着天基侦察系统失效反舰弹道导弹同样也会失去目标。但隐身战斗机可以弥补这一空缺,舰载预警机在隐身战斗机面前近乎于裸奔,恰好中国装备的歼-20战斗机作战半径巨大,持续获得航母战斗群位置讯息不再是一件难于登天的事情。


歼-20的服役对中国具有战略意义  

航母因为其搭载的舰载战斗机攻击范围大所以才会是海军的核心装备,但反舰弹道导弹攻击距离从最初的二千公里增长到现在的四千公里,未来还会进一步提高射程,这远远超过了舰载战斗机的作战半径。并且在反舰弹道导弹攻击过程中,反舰弹道导弹除首末两段外都在大气层外或高层大气层飞行,飞行高度至少也有40千米,远远超过舰载机18千米的最大飞行高度,所以舰载机无法对其实施拦截。


航母战斗群只能依赖舰载末端防空系统,但面对速度达到5马赫以上的反舰弹道导弹,舰载防空系统未必能做出有效的拦截,毕竟当初设计的用途是拦截超音速反舰巡航导弹,现在换了对手,各项指标不搭边啊。 

   

航母战斗群需要面对垂直而下的攻击

现在拥有天基侦察系统、反舰弹道导弹和隐身战斗机的国家只有中国,美国只是在反舰弹道导弹方面有欠缺,但凭借美国在科技领域的实力和国力,定然会有相应的解决方案。我们打开天窗说亮话,现在全球范围内有能力进行高强度对抗的国家,有也只有中美两家。


上世纪九十年代冷战以苏联解体而告一段落,美国当时拔剑四顾心茫然,总有一种在座的各位都是垃圾的感觉。1996年台海危机当中,美国航母战斗群居然敢横穿台湾海峡,就是欺负中国当时海空军实力孱弱,实在不足为惧。


世纪之交的美海军口号是由海向陆,濒海战斗舰就是那个时期的产物,进入二十世纪后又深陷阿富汗和伊拉克战场当中,在治安战和游击战中消耗了海量的物资和经费,再辅以美国金融资本做大做强,直接的后果就是美国去工业化严重。


濒海战斗舰


特朗普担任总统期间想要让制造业回归美国,但实际操作起来简直就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因为能靠美元资本收割全世界,谁还干费时费力的制造业,现在美国的各项成本根本不支持低利润的工业回归,当然美国的高精尖产业还是世界上最强的,这也是支撑美元霸权的支柱之一。   


中国则是从二十一世纪初加入世贸组织后飞速发展,现在已经是事实上的世界第一大工业国,随着国家工业实力的提升,之前许多可望不可及的武器也纷纷进入解放军装备体系,尤其2010年代以后海空军的装备用突飞猛进来形容毫不为过。


海军现在已经装备了三艘航母,第三艘航母福建号还装备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电磁弹射系统,也是除了中美之外没有第三家,055万吨大驱的服役也让曾经在亚洲范围内称孤道寡的日本摩耶级宙斯盾驱逐舰相形见绌。


发射反舰弹道导弹的055想象图

中国海军的航母战斗群经过十多年的建设现在已经具有一定的战斗力,无论是东南亚国家还是南亚次大陆都不具备击沉航母战斗群的实力,在反舰弹道导弹和隐身飞机不参与的中低强度对抗环境下,作战模式和冷战时期没有根本区别,航母仍然能正常发挥作用,还可以作为海军的核心。


中国也需要维护自己的海外贸易路线,震慑群小,从这方面来说航母还是很有价值的,毕竟一些低价值目标实在不值得使用昂贵的反舰弹道导弹,各种分散的机动目标也需要航母舰载机群提供持续打击能力,在这种环境下航母还是有非常大的作用。   


中美两国才具有击沉航母战斗群的能力

现在的美国看中国就如同在看当年的苏联一般,如同芒刺在背,那么军队最需要做的就是应对高强度对抗,事物的发展还要看历史的进程,科技的发展决定了近地轨道空间和临近空间才是当前时代军事对抗的核心领域,也就是天基武器系统,未来太空军事化不可避免,马斯克的星链计划最重要的功能也是应用在军事领域,试问什么地方什么条件下才需要太空基站传送信号,只能是在战场上,俄乌战争中已经印证了这一点。


战争在太空当中打响,近地空间的争夺也将异常激烈。如此背景之下,在底层大气层活动的航空兵的价值必然下降,航母最主要的战斗力就是舰载航空兵操纵的舰载机,在高强度对抗中就不能作为核心战斗力了。


翻看历史,航母诞生就是淘汰了战列舰,二战之前的海军建设都是以战列舰为核心,各大强国都在比拼谁的装甲更厚,谁的主炮口径更大,威力更强。以至于华盛顿海军条约还规定各家的主力舰吨位和火炮口径,可是之后的战争当中,航母上的舰载飞机彻底淘汰了大舰巨炮,被舰载机围攻的战列舰面对如同蝗虫一样的炸弹和鱼雷只能被动挨打,战列舰的核心系统大口径主炮既打不了舰载机,又不可能接近航母,只能用自己装备的各种高炮被动防御。


二战期间无论是日本联合舰队的战列舰还是美国太平洋舰队的战列舰都是大号的防空舰,配合航母行动,为航母编队提供对空火力防护,自然会被时代所淘汰。   


被舰载机围攻的武藏号战列舰

现在的航母也要面对作战模式的改变,反舰弹道导弹出现后,航母也落入战列舰的困境,自己的核心系统舰载航空兵,在高强度对抗中无从发挥作用,尽管还有一定的价值,但只适用于中低强度的战争,而航母研发需要十多年时间,还会至少服役三四十年,需要投入巨大的经费来维持。


做事要有顶层规划,军事斗争需要有降维打击的思路,就如同舰载机之如战列舰,装甲闪电突击打碎固定防线,尤其是在装备水平相近之时,就是各自军事思想创新的比拼。


装甲参谋部
主要交流一战、二战和现代的军事历史知识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