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馆不仅是珍稀藏品的收藏之处,更是保护、传承科学文明的重要殿堂。今年国际博物馆日聚焦“博物馆致力于教育和研究”这一主题,重点强调了博物馆在提供全面教育体验方面的关键作用。
国家自然博物馆作为自然类博物馆,一直备受观众的喜爱,如何让自然科学更好的走进观众,是国家自然博物馆一直在探索的课题,而志愿者队伍则是其中不可或缺的团队。这些志愿者有些是大学教师,有些是自然科学的热爱者,他们都满怀热情,希望将更多的科学知识讲述给观众倾听。
下面就跟随小编的脚步,
来看看志愿者的一天吧~
随着9点国家自然博物馆对外开放开始,志愿者的工作也随之展开。根据展馆陈列、季节变化,国家自然博物馆的科普活动、讲解、科普剧都会进行调整。今天的科学家志愿讲解是由来自首都师范大学教授刘志瑾老师带来的解密哺乳动物的多样性,带领观众探究现今灵长类动物研究领域的新探索、新发现,也让科学的种子也在孩子们的心田生根发芽。
而在展厅的另一边,由经常在北京观鸟的沙菲老师扮演的“鸟博士”,为小朋友介绍了北京常见的鸟类和习性。与此同时,还上演了一出科普悬疑大片——《绿头鸭妈妈找宝宝》,现场许多好奇的小朋友也加入了进来,他们变身“小小侦探”,用自己的智慧和鸟类知识来帮助破案。演出结束后,负责志愿者工作的李莉老师、导演康宇轩老师和其他主创人员还立刻交流首演后的心得体会,力求让之后的演出更加完美。
下午,是博物馆人流的高峰时段,撰写新展厅“动物——人类的朋友”展厅讲解词的鲍添茂老师开始了首场讲解。
除去科普活动,志愿者们还活跃在博物馆的各个角落,有的为观众介绍展品,有的为小小自然观察员发放证书……
直至博物馆闭馆,志愿者们还在昆虫展厅进行学习交流,通过思想的碰撞,希望日后将更多的科学知识传播给广大观众。
拥有着逾70年历史的国家自然博物馆,也因有着这些活跃在场馆中的自然科学爱好志愿者们更加历久弥新。
供稿:刘筱玥( 国家自然博物馆志愿者 )
编辑:席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