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邦媛的《巨流河》,揭示了一个这样的历史真相

文化   文化   2024-04-10 22:29   广东  
《巨流河》是齐邦媛的个人回忆录,或者说是一个家族的传记,书中记录的时间跨度很长,从张作霖执政的东三省一直写到当下的21世纪。
巨流河就是今天的辽河,齐邦媛的父亲齐世英曾跟随张作霖最强的军队郭松龄部,一路从军阀混战的战场回撤到巨流河。‍‍

郭将军与齐世英反对军阀混战,特别反对让那些东北的平民子弟上战场去送死,他们的回撤其实就是兵谏,一路打回了巨流河。‍‍
渡不过的巨流河有着各种原因,结果是兵谏失败了,郭松龄的头颅被挂在了城门上,齐世英幸运逃脱躲进了日本人的大使馆。
《巨流河》的开篇即真实描绘出了时代的历史画面,与许多人的回忆录不同的是,齐邦媛的这部作品读起来首先感到的是真实。‍‍‍‍
其次,齐邦媛是大学教授,出版编辑,在文学方面的功力极为深厚,仅说《巨流河》是部回忆录未免显得太肤浅,倒不如说是本文学性极强的非虚拟小说更合适,实在是太好看了。

齐邦媛的父亲先后留学过日本和德国,有见识且善于思考发现,本文标题所说的历史真相正是齐世英对女儿说过的一句话。
他的原话不适合在这里贴出来,在书中说这句话的那一段,是齐邦媛在武汉大学读英文对比文学专业的时候。
那时候各大学的校园里都有许多社团,例如读书会,诗社等等学生活动的团体,要说当时影响力大的当然是非西南联大莫属,发生过的著名事件之一就是闻一多教授被暗杀。
而齐世英对齐邦媛说的那句话正是针对暗杀事件所说的,当时的齐邦媛或许理解得也是似是而非,但因为一种骨子里的强烈直觉与必然的价值观念,她拒绝了师姐们的热情邀约。
当然,那些师姐们一开始可是热情得不得了,但在齐邦媛拒绝参加她们的活动后,则马上表现得冷若冰霜和各种热嘲冷讽的对待。
相对于今天的校园霸凌,那时的校园霸凌还是比较客气的,作为一个在当时环境中秉持正常观念的学生,尚未被像今天那样的极端霸凌对待。
当时的武汉大学读书会也会贴上前进或者先进的标签,读书会的老师和学生们极为推崇前苏联的文学作品,在《巨流河》里,齐邦媛说明了他们讨论的是高尔基的作品,还有《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和《静静的顿河》。

读过高尔基的三部曲的人都会有这样的感觉,那就是高尔基笔下的世界需要改变了,当然,《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的改变理由更加鲜明。
若是以今天读《静静的顿河》的感受来看,肖洛霍夫的这部巨著个人认为堪比《战争与和平》一样精彩,都真实反映了那些不同却类似的悲惨时代。
当感受变成了一种现实的存在之后,能预见未来的判断与果决行动之人是幸运的。
当然,在当时的武大读书会是不可能有见证结果后的感受的,且不说那些学生不可能有那样的感受了,即使是当年的许多学者和教授也不可能有那样的感受。
齐世英说的那句话大概是这样的:如果一个人二十几岁不那啥,就是没激情不冲动不是年轻人;如果四十多岁后还要那啥,那就是不理智的缺乏思考了!
《巨流河》这部书您读了吗?如果需要电子版可加微信:LL770615190,留言巨流河即可。

新秀村1
有深度的文章,一起分享!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