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越乾化四年(914) 钱镠63岁钱唐湖银简(局部)
长38.4厘米,宽8.1厘米
浙江省博物馆藏
唐开元二十六年(783) 玄宗衡山紫盖洞铜简(局部)
长31.5厘米,宽11.8厘米,厚0.8厘米
贵州省博物馆藏
现存唯一一件唐代皇帝投龙简
唐 茅山金龙
长6厘米,宽4厘米
常州市金坛区博物馆藏
北宋 金龙
长11厘米,重78.1克
1950年代于杭州西湖出水
浙江省博物馆藏
宋 银龙
长12厘米
宜兴法藏寺地宫出土
宜兴博物馆藏
2024年恰逢农历甲辰龙年,
由浙江省博物馆和中国美术学院视觉中国协同创新中心联合主办,全国数十家文博单位支持的“投龙——从山川祭祀到洞天福地”特展,于12月1日在浙江省博物馆孤山馆区西湖美术馆正式对外开放。
这是全国范围内首次聚焦“投龙”的主题学术展览,
由北京大学教授李零教授总策划,
40余家文博机构联手,来自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美术学院等国内各研究机构共同倾力推出的关于中国古代山川祭祀的展览盛宴!
这是一次考古、文物、艺术、思想相结合的尝试,希望广大观众喜欢它,在此感受山川的壮丽雄浑,在此体悟古人的神思飘渺,从中学到越来越多的历史知识。
——李零
展览展出商周时期至清代展品230件/组,汇集了中国历代山川祭祀和投龙仪式文物,通过出土文物,讲述中国古代关于“投龙”的传奇,再现古老的山川祭祀。
“投龙”是个很大的话题。这是古代祭祀山川、祈福禳灾的一种仪式。求愿者,可能是帝王,可能是道士,可能两者都在场。
他们把自己的心愿给山川神祇写封信,刻在一个有如木牍的板状物上,这就是投龙简。
——李零
本次展览,展出了从商代兽面纹瓿,秦代的《泰山刻石》《峄山刻石》等,到春秋的《侯马盟书》,战国的秦骃玉版甲版、乙版等早期山川祭祀文物遗存,到东汉建安十年“天帝”木牍、唐玄宗衡山紫盖洞铜简、五代钱镠钱唐湖银简、北宋徽宗玉简、明湘献王武当山简等历代投龙简考古实物!
商代 兽面纹瓿
高44厘米,口径23厘米,腹径38厘米
1970年出土于湖南宁乡黄材镇寨子村
湖南省博物馆藏
春秋 侯马盟书
1965—1966年出土于中国山西省侯马市秦村
山西博物院藏
战国 秦骃玉版甲版、乙版
上海博物馆藏
东汉 建安十年“天帝”木牍
长35厘米,宽9厘米,共两块
2000年出土于天津蓟州刘家顶乡大安宅村枯井出土
天津文化遗产保护中心藏
唐开元二十六年(783) 玄宗衡山紫盖洞铜简
长31.5厘米,宽11.8厘米,厚0.8厘米
贵州省博物馆藏
现存唯一一件唐代皇帝投龙简
五代吴越乾化四年(914) 钱镠63岁钱唐湖银简
长38.4厘米,宽8.1厘米
浙江省博物馆藏
北宋崇宁四年(1105) 宋徽宗玉简
长37.7厘米,宽8厘米,厚1.8厘米
中国国家博物馆藏
明湘献王武当山简 建文元年(1399)
长28.5厘米,宽7.2厘米,厚1厘米
武当山博物馆藏
同时奉献的祭品,还有作为信使的小金龙,以及系以绳钮的玉璧,被投送者沉于河湖,埋入地下,藏在山洞里,好像海上漂流瓶或时间胶囊,不定何时何地被谁发现,到处都有可能,到处都是谜。
——李零
金龙不一定都是用黄金做成,有金、银鎏金、铜鎏金等多种;
宋 华阳洞鎏金龙
长9.5厘米,宽4.3厘米,厚0.1厘米
句容博物馆藏
唐 茅山华阳洞铜龙
长6厘米,高4厘米,宽1.5厘米
句容市博物馆藏
五代 鎏金铜龙
通长8.5厘米,高5.4厘米
杭州西湖博物馆总馆藏
宋 锡龙
长16厘米,高8厘米
浙江省博物馆藏
璧随简异:
山简礼天,用圆璧;土简礼地,用方璧;水简祭水,用六出璧(六角形璧),配天、地、水三官。
明 圆、方、六出璧
圆:径11.9厘米;方:长11.5厘米,宽11.7厘米;六出:径11.5厘米
北京市海淀区明董四墓出土
首都博物馆藏
这些集中体现了中国上古以来的龙、玉、山川、告盟等传统信仰和崇拜的众多文化遗产,被按照时间脉络,分为四个展览单元逐渐展开:
山川有灵——先秦秦汉的山川祭祀
告盟天地——晋唐之际投龙的出现和兴起
保安宗社——宋明之际的投龙
澄怀观道——山水中的文人传统
如此难得的学术性大展,“投龙”专题文物、艺术、思想盛宴,大家收到消息可要抓紧时间哦!
参观小贴士
来源:上海书画出版社、浙江省博物馆宣传部
编辑:施义亭、赵任子、杨秀文
初审:施义亭、赵任子
终审:杨 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