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后”,“管片儿”两年何以收获好评连连

时事   2024-11-13 16:25   北京  

在房山区青龙湖镇大马村村委会议室的墙面上,一张“村内网格地图”格外亮眼。这张地图上,绿、红、黄、蓝四种颜色的格子分别表示自住房屋、出租房屋、待出租房屋以及公共区域,房屋的基本信息亦标注其间,鳞次栉比的房屋跃然纸上、一目了然。


这张图,也是“90后”社区民警李涛汗水与心血的结晶。



两年前,李涛通过社会招考加入了公安队伍,来到房山分局青龙湖派出所工作,成为一名社区民警,大马庄、小马庄、果各庄、北刘庄四个村子是他的“责任田”。


在这里,良坨路、阎吕路纵横交错,各类门店沿街分布,便利的交通和生活配套,吸引着越来越多的人居住于此,这片土地也因此成为典型的城乡结合部,保障“人、房两安全”这一命题也随之而来。


问题摆在面前,怎么才能解题破题呢?


“摇人”!要把村子管理好、服务好,单靠李涛和屈指可数的流管员的力量,远远不够。为了迅速摸清辖区情况,他先是奔波往返于四个村子之间,积极争取村里的支持,摆问题、理思路、找方法,双方想法不谋而合,只待通力协作!在李涛的建议下,各村根据地形地貌科学划分网格,入户走访时村干部、村民代表发挥人熟、地熟的优势,一齐上阵帮衬,攻坚团队就这样组建起来了。




都说“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没过几天,李涛“碰壁”了。由于既有团队力量相对薄弱,再加上对相关法律法规掌握不充分,群众不理解、不配合的情形不时出现。所领导得知这一情况后,根据实际排兵布阵,将各方支援警力优先向李涛的“管片儿”倾斜。


在多方力量的加持下,李涛的攻坚团队士气高涨、干劲十足,在村子里日夜穿梭,普法宣传与收集情况的工作如火如荼地铺展开来,前后仅用了半个月的时间,李涛的手里就有了一本清清楚楚、实实在在的底账,基于此,由四种颜色绘就的“村内网格地图”也上墙了,而“分类管理、快速定位”的理念开始落地、扎根、发芽了。



可是,在村里居住的一部分人员是流动的,如何让手里的底账也“活”起来,李涛又开始琢磨了。


还是得依靠群众的力量!前期,李涛靠着一双铁脚板和一张“婆婆嘴”,有了扎实的基础工作,而源源不断的“金点子”,让人员“来有登记、走有核销”成为常态。




李涛一提到培养专职“人房管理员”的建议,立马得到了村里的支持,选人、培训、上岗,说干就干、一气呵成。到现在,这些管理员已然成为好搭档、好帮手,在普及人房登记的必要性、教乡亲们通过手机申报人房信息等方面,不可或缺。


后来,李涛又依托市局开发的自主申报系统,为每座出租房屋生成专属二维码,统一打印出来张贴、固定在各家门口,“扫一下门口的码,登记一下”成为房东租得放心、房客住得安心的安居密码。



“李涛虽是‘半路出家’,但工作中爱琢磨、善钻研的劲头让人觉得特别踏实、特别靠谱,所以才能放心地把村情较为复杂的区域交由他服务管理,这一系列的举措、取得的良好成效就是最好的佐证,他的社区工作方法在我们全所范围内得以推行。”提起李涛,青龙湖派出所所长杜炜炜满是开心与骄傲。


对于工作的认真,源自李涛根植心底的真、善、美。他把手机设置成了24小时的咨询热线,联通着村民的大事小情;他曾在刑警、救援队和志愿者的帮助下,花了三天两宿找回辖区里走失的失智老人;他还锲而不舍地帮群众找回一辆破旧但被赋予了特殊意义的自行车……桩桩件件的小事,连接着大家,点点滴滴汇聚成了群众的声声好评。


聊到最近,李涛说他又在“搞大事情”了。在果各庄村村委大院里,由李涛具体牵动建设的社区警校已初具模型。在这里,李涛零距离倾听村民心声、面对面探讨症结所在、心贴心解决实际问题、实打实讲好安防课堂,用大家伙儿看得见、感受得到的行动,不断开拓基层治理共建共治共享新局面。



转自:首都社区警务


房山警方在线
公益服务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