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SE|双酚A在过氧单硫酸盐-氯化物体系中非自由基和自由基诱导降解的动力学和机理研究

学术   2024-08-01 17:21   北京  

图片摘要

成果简介

近日,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陈以頔课题组在ESE上发表了题为“Kinetics and Mechanisms of Non-radically and Radically Induced Degradation of Bisphenol A in a Peroxymonosulfate-Chloride System”的论文。文章提出直接利用高盐废水中的高浓度氯离子,实现原位活化过氧单硫酸盐(PMS)生成活性物种,降解双酚A。研究发现,在0.3 mM PMS和60 mM Cl的条件下,双酚A可在30分钟内被完全去除;非自由基诱导的游离氯物种,包括溶解态的Cl2(l)、HClO和ClO,在常温条件下主导了BPA的降解过程。本研究强调了PMS/Cl⁻体系关键的动力学和机制,为经济高效地降解高盐废水提供了理论指导。

引言

近年来,双酚A(BPA)在多种聚合物的生产中被广泛应用,其低浓度即可引发内分泌疾病,严重威胁人类与生态健康。其中,聚碳酸酯工厂废水(PCW)因含有高浓度BPA和大量溶解盐(例如,14 000 mg L−1 Cl),对微生物产生严重抑制和毒性作用,导致生物处理无效。为解决这些挑战,研究人员已探索采用高级氧化工艺降解BPA。高级氧化工艺中,过硫酸盐氧化特别是过氧单硫酸盐(PMS)因其结构不对称、易被活化而备受关注。但在实际应用中,过硫酸盐高级氧化技术需要高能量输入(如热或紫外线照射)或催化剂(过渡金属、非金属催化剂或碱性物质)来打破过氧键并生成活性物种。目前研究探讨了直接利用高盐度废水中的卤素活化PMS以产生活性自由卤素物种(如Cl2(l)/HClO、Cl2•−、Br2•−、I和HOI)的技术,从而避免额外添加化学品或能量。然而,关于利用Cl活化PMS以去除环境污染物的研究较为有限,关于Cl对PMS活化的机理和详细动力学更鲜有报道,BPA与游离氯或自由基之间的反应速率常数也需进一步研究以优化PMS/Cl体系。本研究中,研究人员直接利用高浓度的Cl活化PMS来降解BPA,研究了不同条件下BPA去除的效果以及详细反应机理;基于本研究的实验数据和现有文献,建立了两个详细的基元反应动力学模型,以描述整个PMS/Cl和PMS/Cl/60°C过程;为了评估体系中各反应的重要性,研究人员对动力学模型进行了主成分分析,进一步为PMS在去除高盐度废水中BPA提供理论指导。

图文导读

导读内容一:常温下BPA的降解效能及机理


文章首先考察了不同PMS和Cl浓度条件下,BPA的去除效能。由图1a-b可知,随着PMS和Cl浓度的增加,BPA的去除效果成正比增加。通过添加过量淬灭剂,由图1c可知,体系中MeOH不影响BPA的去除,这意味着OH或SO4•−的生成很少;NH4+-N显著抑制BPA去除率,表明在室温下,游离氯在BPA去除中占主导地位。TBA的轻微抑制作用可能是由于TBA可以与游离氯反应。图1d直接测定了体系中生成的自由氯,发现在0.01 mM BPA的情况下,超过0.05 mM的游离氯被消耗,这表明BPA不仅被取代一次,而且还可以产生二氯、三氯和四氯取代的BPA,LC-MS的结果也证明了这一点。因此,根据已有研究,PMS的不对称结构使得过氧化物键极易受到Cl−的亲核攻击。PMS将氧原子转移到Cl−并产生高选择性的氧化剂——游离氯,它们倾向于与含有给电子基团的芳香族化合物反应,取代BPA酚类结构上的活性氢,形成氯化的BPA同系物。

图1  a. 不同PMS浓度条件下BPA去除率。b. 不同Cl浓度条件下BPA去除率。c. 不同淬灭剂条件下BPA去除率。d. 不同条件下检测的游离氯浓度。

导读内容二:不同温度下BPA的降解效能及机理


为了合理利用PCW废水的余热,研究人员分析了温度对Cl对PMS的活化作用。图2a中,在15、30和45℃的温度下,纯PMS对BPA的去除可以忽略不计,但当温度升高到60℃时,可以观察到BPA逐渐降解,这表明通过PMS热活化启动了不同的BPA降解途径。当在0.3 mM PMS中加入60 mM Cl时,BPA的去除率随着温度的升高而显著提高,如图2b所示。研究人员在不同温度下进行了MeOH、TBA和NH4+-N的淬灭实验(图2c)。结果表明,在15、30和45°C条件下,不含淬灭剂的对照组与含MeOH的对照组对BPA的去除效果相似,表明没有形成自由基。此外,NH4+-N在15~45℃时几乎完全抑制了BPA的去除,这表明游离氯在BPA的去除中占主导地位。在60°C时,NH4+-N的抑制作用减弱,且MeOH也表现出对BPA去除的抑制作用,这表明PMS/Cl过程中形成了自由基。

图2  a. 不同温度下PMS对BPA的去除率。b. 不同温度下PMS/Cl对BPA的去除率。c. 不同温度下,几种淬灭剂对PMS/Cl体系降解BPA的影响。

作为自由基探针化合物,苯甲酸(BA)能够快速反应OH、SO4•−Cl,但它对游离氯是惰性的。图3d显示,纯PMS在60℃下降解了约21%的BA,表明通过热活化过程产生了OH、SO4•−Cl。在15、30和45°C的PMS/Cl体系中,尽管游离氯的生成被热增强(图3b),但BA不能被降解。当温度升高至60℃时,BPA降解效率显著提高。为了确定Cl在BA去除中的作用,将选择性淬灭剂HCO3kHCO3−,•OH=8.5×106 M−1 s−1kHCO3−, SO4−=9.1×106 M−1 s−1kHCO3−, •Cl=2.4×109 M−1 s−1)应用于PMS/Cl/60°C体系中。结果表明,添加HCO3显著抑制BA的去除,表明Cl是热启动生成的。在图3d中,苯酚(PH)是一种对自由基和游离氯均敏感的化合物。可以看到,虽然纯PMS也可以降解少量的PH,且MeOH和TBA完全淬灭了该反应;但PMS/Cl过程完全分解了BPA,且MeOH和TBA只能轻微淬灭反应过程,同样表明体系中有两种不同的降解途径。总之,热活化PMS能够产生自由基,但由于PMS剂量有限,不足以有效降解PH;而Cl介导的PMS活化诱导游离氯被热促进,导致PH降解增强。

图3  a. 不同温度下PMS随时间的分解。b。不同温度下游离氯随时间的生成。c. 不同条件下BA的去除率。d. 不同条件下PH的去除率。

导读内容三:基元动力学模型


基于实验结果和文献报道,研究人员建立了两个基元动力学模型,研究了PMS在不同途径下的活化速率以及BPA与游离氯、自由基的反应速率常数。基本反应速率常数仅取决于温度,不受反应物浓度或溶液pH的影响。在PMS/Cl体系中,常被忽视的溶解态Cl2(l),其生成速率(kPMS, Cl−=32.5 M−1 s−1kSO52−, Cl−=3.25×10−2 M−1 s−1)远大于HClO(kPMS, Cl−=6.5×10−4 M−1 s−1kSO52−, Cl−=6.5×10−6 M−1 s−1),这与前人的研究结果一致。此外,Cl2(l)降解BPA的反应速率常数(kBPA, Cl2=2×107 M−1 s−1)也显著高于HClO(kBPA, HClO=18 M−1 s−1)。在PMS/Cl/60°C体系中,BPA与HClO(kBPA, HClO=1.8×102 M−1 s−1)、ClOkBPA, ClO−=1.1×102 M−1 s−1)和Cl2(l)(kBPA, Cl2(l)=2.0×108 M−1 s−1)在60℃下的反应速率常数,分别是常温下的10倍、7.7倍和10倍。在图4中,动力学模型的结果用实线表示,其描述了随着PMS、Cl投加量和pH值的变化,BPA去除的总体趋势。通过PCA分析,研究人员发现,在室温下,PMS被Cl活化生成Cl2(l)和HClO以及BPA被Cl2(l)和HClO取代的反应是体系的重要反应;在PMS/Cl/60°C条件下,HClO的分解、PMS被Cl活化生成HClO、BPA被Cl2(l)取代的反应以及PMS的热活化是重要反应,它们的变化是影响体系效能的决定性因素。

图4  不同条件下BPA在PMS/Cl/60°C体系下的降解结果。

结论

研究人员利用PMS/Cl系统在室温和热活化下研究了BPA的降解。PMS的不对称结构使得它的过氧化物键容易受到Cl−的攻击,产生游离氯(Cl2(l),HClO和ClO)来降解BPA,产生的产物包括一氯,二氯,三氯和四氯取代的BPA。将反应温度从15°C提高到45°C,加速了游离氯的产生,从而更有效地降解BPA。在PMS/Cl/60°C体系中,虽然主要的活性物质是游离氯,但自由基如OH、SO4•−和Cl2•−的存在及其对BPA降解的贡献得到了证实。这表明,这些自由基与游离氯一起,可以潜在地提高BPA的去除效率。进一步探索和优化这些自由基的产生和利用,可以改善治疗策略。在动力学研究中发现,温度的升高提高了PMS被Cl活化的能力,并提高了BPA被游离氯氧化的速率。这意味着工业过程中的废热资源可用于处理含BPA的废水,从而提高处理过程的整体能源效率。

作者简介

通讯作者:陈以頔,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土木与环境工程学院副教授,博士生导师,入选鹏程孔雀计划特聘岗位,哈工大(深圳)青年拔尖人才,城市水资源与水环境国家重点实验室成员。主要从事高级氧化、生物炭制备及应用、污泥处理与资源化等方面的研究。目前已在国内外学术期刊发表SCI论文40余篇,5篇入选ESI高被引论文(TOP 1%),H-index 22。作为项目负责人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等项目7项。担任Chinese Chemical Letters青年编委。

第一作者:宋昭,深圳职业技术大学讲师,主要从事电化学水处理和高级氧化等方面的研究。目前已在EST、WR等学术期刊发表SCI论文10余篇,作为项目负责人获批中国博士后特别资助、省市科学基金青年项目等项目3项。

论文信息

原文标题:Kinetics and mechanisms of non-radically and radically induced degradation of bisphenol A in a peroxymonosulfate-chloride system


引用信息:Song, Z., Zhang, Y., Yang, Y., Chen, Y., Ren, N., & Duan, X. (2024). Kinetics and Mechanisms of Non-radically and Radically Induced Degradation of Bisphenol A in a Peroxymonosulfate-Chloride System. Environmental Science and Ecotechnology 22: 100452.

doi: 10.1016/j.ese.2024.100452

推荐阅读

· 双酚类物质在微塑料表面的吸附/解吸行为及潜在危害

· 咖啡因和氯胺酮对水生生物的拮抗毒性

· 苯酚的电化学厌氧降解途径

· 高蛋白污水的高效单级厌氧处理技术

· 阴离子聚丙烯酰胺缓解厌氧消化镉抑制的研究

· 双酚AF对斑马鱼早期生长发育的转录组学分析

· 高碘酸盐预处理强化剩余污泥厌氧消化

· 微生物电合成技术在中等盐度条件下高效转化二氧化碳为乙酸

· 通过光辅助电化学氧化降解双酚类污染物的方法与机理

· 群体感应对异养硝化-好氧反硝化脱氮的影响

高被引论文

以下数据基于Web of Science。

超过200次引用的文章有2篇

https://doi.org/10.1016/j.ese.2021.100107

https://doi.org/10.1016/j.ese.2021.100130


超过100次引用的文章有6篇

https://doi.org/10.1016/j.ese.2021.100134

https://doi.org/10.1016/j.ese.2022.100205

https://doi.org/10.1016/j.ese.2020.100077

https://doi.org/10.1016/j.ese.2022.100167


超过50次引用的文章有13篇

https://doi.org/10.1016/j.ese.2022.100145

https://doi.org/10.1016/j.ese.2022.100180

https://doi.org/10.1016/j.ese.2023.100237

https://doi.org/10.1016/j.ese.2022.100168

https://doi.org/10.1016/j.ese.2022.100165

https://doi.org/10.1016/j.ese.2021.100144

https://doi.org/10.1016/j.ese.2023.100254

期刊简介

在生态环境部黄润秋部长亲自提出和指导下,Environmental Science and Ecotechnology(ESE)于2020年1月正式创刊。ESE由中国科协主管,由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哈尔滨工业大学和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共同主办。ESE为双月刊,面向全球开放获取(全部论文皆可免费阅读、下载)。


ESE首届编委会由120位全球生态环境研究领域的顶级专家学者构成。哈尔滨工业大学任南琪院士担任主编,中国环境科学学会理事长、生态环境部环境规划院王金南院士和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吴丰昌院士担任副主编,俞汉青院士、Danny Reible院士等13位世界顶尖学者担任执行主编和执行副主编。


ESE已入选3个 “一区”,即中科院一区(大、小类)、JCR报告Q1区和中国科协高质量科技期刊T1区。2023年ESE获得首个完整影响因子12.6,最新影响因子为14.0,最新CiteScore为20.4。


期刊官网:https://www.sciencedirect.com/journal/environmental-science-and-ecotechnology



ESE期刊
Environmental Science and Ecotechnology是由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哈尔滨工业大学、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共同主办,由Elsevier出版发行的开放获取国际学术期刊,最新影响因子为14.1(中科院一区)。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