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就业难主要体现在多个方面。首先,就业市场供需失衡。近年来,随着高校扩招,大学生数量迅速增加,如 2022 年高考人数达到了 1193 万,录取人数 1118 万,全国总体录取率已经上升到了 90%以上。而就业市场的需求却相对有限,这导致大学生在就业市场上竞争激烈。例如,2024 年预计毕业生达 1179 万人,就业形势严峻,青年失业率 2023 年 4 月达 20.4%,远超国际警戒线 7%,高校毕业生占比大。
其次,教育与就业不匹配。一些大学的专业设置和教育内容与实际就业市场需求存在脱节现象。部分专业的就业前景不佳,而一些热门专业的就业机会又相对有限。比如服装设计专业,理论上是培养服装设计师的,但现实中服装企业不需要那么多设计师,导致读这个专业的学生面临就业困境。很多专业的专业课和当下社会所需要的存在很大的脱节,甚至有的专业至今还使用 90 年代的教材。
再者,大学生缺乏实践经验。许多大学生在校期间只掌握了书本知识,而没有真正参与过实际工作。我国大学生一般适应周期在 1—1.5 年才能独立完成工作,而发达国家的大学生到岗适应期是在 2—3 个月。这使得他们在面试和工作中难以展现出自己的实际能力和价值,降低了竞争力。
另外,大学生就业观念存在问题。部分大学生自视太高,心态不好。比如很多末流二本毕业生,能读到本科并非自己优秀或努力,而是大学扩招的结果,但却觉得自己就是精英。还有部分大学生存在不合时宜的职业价值取向和就业观念,过于追求高薪、高职位,对于一些基层岗位不屑一顾。例如“宁到外企做职员,不到中小企业做骨干”“创业不如就业”,“就业难不如再考研”等。
同时,就业信息不对称、用人单位条件限制、企业用工制度问题、市场需求状况影响、文科教育质量问题等也都是造成大学生就业难的因素。
大学生就业市场供需失衡
大学生就业市场存在着严重的供需失衡现象。一方面,随着高校扩招政策的持续推进,毕业生人数逐年增长。例如,2024 年应届生就业率创下新低,仅为 68%,这意味着近三分之一的毕业生面临失业困境。据相关数据显示,全国总体失业率为 5.0%,而青年失业率则高达 14.7%。每年新增的毕业生人数达到 1350 万,并预计会持续增长至 2035 年。如此庞大的毕业生数量给就业市场带来了巨大压力。
另一方面,许多企业和职位面临人才紧缺的状况。这主要是因为专业设置与市场需求不匹配。例如,计算机、金融、管理等热门专业的毕业生供大于求,而工程、医疗、教育等领域的专业人才则供不应求。这种供需失衡不仅增加了毕业生的就业难度,也影响了企业的招聘效果。
此外,区域经济发展差异也加剧了供需失衡。不同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和产业结构存在较大差异,一线城市和发达地区的就业机会相对较多,而中西部地区的就业机会则相对较少。这导致了大学生在不同地区的就业难度存在较大差异。
大学专业设置与就业不匹配
大学专业设置与就业市场需求不匹配是大学生就业难的重要原因之一。从专业设置的角度来看,许多高校的专业设置未能及时调整以适应市场需求的变化,导致毕业生所学专业与市场需求脱节。
例如,扩招的大学专业多数都是各类文科专业,因为不需要工科的大量实验设备和场地投入。一旦经济状况不好,对各类文科专业冲击特别大。目前 70%的文科生就业都很困难,除了考公考编外,即使就业,多数文科生都被迫改行了。
理工科的大学教学也存在问题,大学理工科的教材还停留在十年前,以及理工科的实践教学比较少,导致大学生实践经验比较少,特别是 985/211 以下的大学,这部分理工科学生毕业后实验经验缺乏,竞争力不大就跟就业相脱节了。
此外,高校专业资源分配高度计划化,与市场需求的高度市场化不匹配。老学科迟迟把握住资源不放,不愿意退出历史舞台,即使市场已经不需要;而新学科如芯片和人工智能等,由于从业人数少、话语权小,被边缘化,得不到重视。这就造成了高校的各种专业设置与就业市场的人才需求越来越大相径庭,大学生过剩与企业所需人才缺乏的情况同时出现。
大学生缺乏实践经验
大学生缺乏实践经验是就业难的一个关键因素。很多大学生在校期间缺乏足够的实践机会,导致他们的实际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相对较弱。企业普遍反映,许多应届毕业生虽然理论知识扎实,但在实际工作中需要较长的培训期才能胜任岗位要求。
另外,大学生的实习时间和精力也难以保证。受英语等级考试、会计师、司法考试等证书热、考试热的影响,大学生在学校期间甚至假期里将大量的时间花在各类考试的准备上,忙于学业、忙于考试或忙于找工作,却少有时间和精力去进行实习锻炼。
缺乏实践经验一直是大学生就业的“软肋”。用人单位更倾向于招聘有实践经验的候选人,在招聘时,57%的企业招聘官首先看实习的经历和表现。
大学生就业观念存在问题
大学生的就业观念存在一些问题,也加剧了就业难的局面。
其次,就业心态浮躁。轻发展,重待遇。现在毕业生追求高工资,高福利,高起点。追求名声好,容易升迁,让人青睐的工作。他们觉得生活条件差,工资福利待遇低不利于个人发展和家庭生活。很多毕业生往工资待遇高的地方去求职,甚至很多毕业生在面试后向用人单位提出高价工资福利,讲求工作条件要好。还有他们认为高起点才能发展自己才华,这样才能让自己更容易出人头地。导致一些单位一职百人争,也有一些单位招不到人现象。轻信息,重关系。很多毕业生不愿意吃苦,对于工作要求轻松舒服,生活悠闲自在。他们认为辛苦读书十几年,毕业就可以享清福。找一份轻松,没有压力工作来回报自己。同时不重视就业网,学校,老师所发的就业信息,觉得家里亲戚朋友有关系,可以帮他们找到工作。甚至有些毕业生干脆跑回家中,赖在家里让父母帮他们找工作。
就业信息不对称影响大学生就业
就业信息不对称对大学生就业产生了很大的影响。由于大学生与就业单位之间的信息沟通不够,在双向选择的市场上,一方面,就业难使许多高校毕业生忧心忡忡;另一方面用人单位找不到合适的人选来填补空缺的职位。
大学生常常受限于信息渠道与质量,无法准确地了解就业信息。招聘信息往往缺乏详细的描述,让他们难以了解具体的职位要求、工作内容以及公司文化。面对众多的岗位选择,大学生可能会感到困惑和迷茫,很难确定自己的就业策略和求职方向。同时,一些不法分子也钻了信息缺乏的漏洞,通过发布虚假的招聘广告来实施诈骗行为,给大学生带来了经济和心理的双重损失。同时,一些公司在招聘信息中可能会夸大其词,让应聘者难以准确地评估自己与职位的匹配程度。
用人单位条件限制大学生就业
用人单位的一些条件限制了大学生就业。首先,年龄歧视最为普遍。要求“35 岁以内”的限制入职条件,成为影响青年人就业特别是高学历年轻人就业的严重障碍,有的单位还设置了 30 岁、27 岁等根据学历分段限制的条件,年龄成了一个可以任由用人单位设限的歧视性指标。
其次,性别歧视也较为突出。尽管我国法律明文规定“各单位在录用职工时,除不适合妇女的工种或者岗位外,不得以性别为由拒绝录用妇女或者提高对妇女的录用标准。”但在实践中,为数众多用人单位仍以“本岗位只适合男性”等歧视性招聘条件,令许多优秀女大学生就业止步于性别歧视。甚至,一些地方政府或党政机关在招聘公务员时公然声明只招聘男性。
此外,一些用人单位不顾实际岗位需求,盲目设定学历、学校层次、户籍等限制,也会对大学生平等就业造成影响。
企业用工制度影响大学生就业
企业用工制度不合理也影响了大学生就业。给毕业生的工资很低,销售的提成高,但是底薪只有几百,对于当入社会的学生来说,拿提成是很不现实的问题,所以底薪太低,确实让大学生受不了。同时,企业还设置经验、性别等障碍拒绝毕业生。拒绝的理由有操作能力差、需花培训费用、稳定性不高等等。而企业对应聘者的实际工作能力、适应工作环境变化的能力,人际交往沟通的能力却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
市场需求状况影响大学生就业
市场需求状况对大学生就业有着重要影响。大学生就业难并非人才过剩,而是技能与市场需求不匹配。现在中国高等教育普及化太厉害了,从 80 年代的 2%到 3%到 2023 年的 60.2%,这意味着大学毕业生数量激增。但是就业难不只是因为大学生多了,实际上企业招工也难。有调查显示技能蓝领的年薪在 10 万以上,但很多制造业企业还是找不到人。这说明市场对有专业技能的人才需求太大了。
然而,大学生的技能和市场需求不匹配。很多大学生有学历但缺技能,而技能蓝领的工作又常常被忽视或误解,导致人才短缺。例如,自 2000 年起至今,我国每年都涌现出成千上万名高校毕业生。这一持续性增长态势使得市场上出现供需失衡情况日益突出。如何应对这种激增数量带来的挑战和影响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
文科教育质量影响大学生就业
文科教育质量和就业确实存在一些问题。一方面,快速扩招带来的人才质量缺乏保障,人文社会科学专业的扩招远远超过理工科专业,人文社会科学专业的学生反映学习更为轻松,这也是一些高中毕业生在高考填报志愿时,更愿意选择文科专业的原因,近年来的高考志愿填报中,存在“逃离理工科”的现象。
另一方面,文科专业就业更难。麦可思《2019 年就业蓝皮书》列出的就业率高、薪资好的“绿牌专业”,包括信息安全、软件工程、网络工程、物联网工程等,这些均为理工科专业;而就业率较低、收入和就业满意度不高的“红牌专业”,包括绘画、历史学、应用心理学、音乐表演等,则属于文科专业。
此外,教育质量也是影响毕业生就业的因素之一。一些专业的课程设置可能过于陈旧或缺乏实践性的教学,导致学生无法获得必要的技能和经验。毕业生可能会在求职过程中缺乏竞争力。
综上所述,大学生就业难是由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大学生就业市场供需失衡、大学专业设置与就业不匹配、大学生缺乏实践经验、大学生就业观念存在问题、就业信息不对称、用人单位条件限制、企业用工制度不合理、市场需求状况以及文科教育质量等问题,都对大学生就业产生了不利影响。
要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需要政府、高校、企业和大学生共同努力。政府应加大就业岗位的扶持力度,加强就业信息的发布和管理,完善反就业歧视法律法规体系。高校应加强就业能力培训,优化专业设置,加强实践教学,提高教育质量。企业应合理设置用工制度,摒弃就业歧视,注重人才的培养和发展。
大学生自身也应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提高自身素质,努力提高就业竞争力,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就业市场中。只有各方共同努力,才能有效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实现大学生的充分就业和高质量就业。
来源:有道学习站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