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美食被偷,笑着写下一首诗,短短4句,让人哭笑不得

文化   2024-10-30 06:30   山东  

源 | 诗词世界

者 | 聂隐娘


人这一生,总会遇到几件奇葩事。


苏轼也不例外。


在黄州时,苏轼的风湿病发了,右眼又受到了影响,于是,几个月闭门不出。


一个谣言传起来:苏轼去世了。


什么,苏轼死了?


皇帝听了,问苏轼的一个亲戚,回答语焉不详。


皇帝饭都吃不下去,说:难得再有这样的人才呀。


友人范镇听了消息,哭得很伤心,吩咐家人去送丧礼。


后来一想,还是问清楚为好,派人去黄州,一打听才发现,苏轼活得好好的呢,只是没出门而已。


苏轼给范镇回了一封信:平生所得毁誉,皆此类也。


人生在世,无奇不有,苏轼还交了一些“奇葩”的朋友,佛印当属其中之一。


佛印本是黄庭坚的朋友,黄庭坚和苏轼是老熟人了,苏轼也就认识了佛印。

关于佛印出家的事,《东坡诗话》中记载了详细的经过。

佛印本叫谢瑞卿,江西饶州人,也曾上京考过科举,没考上。

佛印有些才华,天天和苏轼、黄庭坚一起喝酒、做诗。

宋神宗熙宁年间,京城干旱,皇帝亲自在宫中求雨,还下令让大相国寺的24名高僧一起进宫诵经求雨。

苏轼和诸位官员也要进宫随侍。

佛印玩心不改,跟苏轼说:我也想进皇宫看一看,玩一玩。

苏轼说:你没有官位,怎么能进宫呢?

佛印固执要去,苏轼想了个办法:不如你扮成和尚,混在僧人里面进去吧。敲敲钟,打打鼓,说不定还能见到皇帝。

佛印觉得这是个好主意,于是扮成和尚进了宫。

在祈雨现场,佛印很卖力,击钟鸣鼓唱了四句诗:


四野荒荒禾黍焦,九重宵旰独殷劳。
甘霖应逐真龙降,八部诸天拥圣朝。

宋神宗行完礼之后,果然天降大雨,臣子僧人们赶紧凑上前去恭贺。

宋神宗见到佛印,是个美男子,就问:他是谁呀?哪里人?

苏轼连忙说:他姓谢,是大相国寺的僧人。

宋神宗有些疑惑:既是和尚,为什么没有剃发。

佛印灵机一动:说:我家里穷,没钱请度牒,所以一直没有剃发。

度牒是国家对于依法得到公度为僧尼者所发给的证明文件。

古时,有了度牒,就拥有了国家承认的僧人身份。

宋神宗一听:这有何难。

他对佛印说:你刚才吟了一首诗,就有甘霖落下。你再吟一首诗来,我给你度牒。

佛印本就有才华,于是应声吟出一偈:

天垂甘泽润枯焦,帝为苍生不惮劳。
不是皇仁勤雨露,小臣安得见神尧。

佛印把宋神宗夸了一遍,讲自己见到皇帝一面,有多么幸运。

宋神宗很高兴,说:看你才思敏捷,真是个诗僧。

说完,赐钱十万,还命礼部的官员给佛印度牒,亲赐法号了元,字曰佛印。

佛印愣住了,我进宫来见世面的,不想当真和尚呀!


可是,皇帝的话不可违逆,无奈佛印剃了头发,拜了师傅,真的成了一个和尚。

本为潇洒一少年,如今“被迫出家”成了和尚。

儒风君真的很想笑,也许,佛印在心里已经开始骂了:都怪子瞻,出的什么馊主意。

但是,出家之后,佛印依然过着潇洒的生活,不似戒律严格的和尚。

他和苏轼的友情依然不错。


好朋友,是一起扛过枪,一起打过鸟,而苏轼与佛印,是为你藏过肉。

1079年,因为“乌台诗案”,苏轼被贬到黄州。

黄州条件实在差,嘴馋的苏轼将目光盯在了猪肉身上。

黄州人不会煮猪肉,所以,猪肉价格便宜。

苏轼可算捡到宝了,买了很多猪肉回来,做成了“东坡肉”,很是美味。

从此,苏轼爱上了猪肉。

作为好友,佛印怎能不知道苏轼的喜好呢?

有一天,佛印约苏轼来吃饭,自己准备了一大块猪肉招待他。

可没想到,不知道是哪个嘴馋的侍人,将猪肉都吃光了。

等到苏轼来了,没看到猪肉,知道了事情的原尾,他无奈写下一首诗:

戏答佛印
北宋 · 苏轼

远公沽酒饮陶潜,佛印烧猪待子瞻。
采得百花成蜜后,不知辛苦为谁甜。

开头一句引用了陶渊明的典故。

远公是东晋时的名僧,遍读典藏,学问高深。

他和陶渊明交好,有一次,曾备下酒菜招待陶渊明。

如今,佛印备好猪肉招待苏轼,像极了远公招待陶渊明。

可是,猪肉如今被人偷吃了,真是白忙活了一场,让别人尝了甜头。

“采得百花成蜜后,不知辛苦为谁甜”颇有些无奈和遗憾。

苏轼肯定在想:那猪肉一定很美味,可惜没吃上。

儒风君最感动的,还是佛印与苏轼的友情。

知道朋友的喜好,尽心为朋友留下美食,这样的朋友,是苏轼的财富。

苏轼有很多这样的朋友。

被贬到黄州时,生活困难,好友马正卿看不过去,向官府求来一块地,给东坡一家耕种,这才解决了一家的吃喝问题。

苏轼被贬到海南儋州,要啥没啥!

此间食无肉,病无药,居无室,出无友,冬无炭,夏无寒泉。(《与程秀才书》)


程秀才是苏轼在惠州认识的朋友,得知苏轼的近况,程秀才父子给苏轼寄来了纸、茶、酒、药、米、姜、糖等物,苏轼非常感动。

苏轼走到哪里都会交到好朋友,正印了那句话:

好朋友不是争取来的,而是在各自道路上奔跑时遇见的。


文末点亮在看,鼓励下儒风君


3秒加星标,儒风大家抢先看

儒风大家
关注儒风大家,读懂中国文化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