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南亚四国骑行记(序)
【开篇语】
充满生机与活力的湄公河流域,一片毗邻中国的地缘板块,那里不仅拥有丰富多样的自然景观,还有悠久历史的人文遗迹,这就是东南亚的越南、老挝、柬埔寨和泰国。我们将骑上自行车,沿着季风的方向 ,寻找安南的中华印记;发现消失的战婆古国,解锁传说中神秘的金三角;探秘湄公河孕育的生物多样性和古老的民族文化。开启一段热带雨林、珊瑚礁、岛屿、海滩和宏伟的古建筑之间的梦幻之旅。
我们的征途是星辰大海,我们的脚下是行者无疆。
本图为本人手绘地图,不为误导负责。
本次骑行游记从两个方面叙述:一是游和记的行为,二是所游、所记的地方。我们在季风吹拂的南洋,将保持真诚和个性,让独特视角和声音贯穿始终。
我曾翻阅过一本旧书《下南洋》。从书中了解南洋在太平洋和印度洋之间上万个岛屿,象似上帝洒落在地球海洋上的一颗颗珍珠。南洋不仅代表了东南亚国家的广泛区域,更承载了丰富的内涵。无论从地理、历史还是文化的角度,南洋都是值得去探索和发现的地方。
骑着自行车下南洋,沿着湄公河寻源头!这是此次骑行主题。
湄公河,穿越山川峡谷,跨越国界疆域。从中国青藏高原的唐古拉山,一路奔腾千里,最后流进南海。而巨大的高原落差和千百年来冰水的切割,在中南半岛深深的划开一道深沟,形成了水深浩渺的“亚洲多瑙河”。
我做了个小片,可以直观了解这条国际水域。它承载着沿岸国家的历史与未来,见证着这片土地上的变迁与发展。
00:51
踏出国门后,将沿着太平洋的南海海岸和泰国湾,绕中南半岛骑行一圈。在制作这个骑行路线时,避免了将其视为平面路线。这是一条具有偶然性和适应性的由多个支线和中心点交织而成的骑行路线。
多样和重叠的地理环境、历史背景、流动方式、地缘政治互相影响。未知因素或将给骑行带来更多的挑战和不确定性。
01:08
途中很多地方会让我们即好奇又不安,当你浏览游记时,会象乘坐一趟通往热带地区的列车,开启惊心动魄,旖旎多彩的旅程。通过车窗窥见中南半岛独特魅力和即将展开的“冒险”骑行。
一路上,有原始与现代交织的碰撞,有自然与人类之间的矛盾,有贫穷与富有的割裂,有文化交融与隔阂,还有全球化的发展对这些国家的强烈冲击。在季风经过的这片土地上,上演着绚烂而又多样化的文明。
共赴骑行之约 同享山水之美
此行我将与辽宁紫金山车队队长树宝兄、资深骑友无忌兄等一行10人,从广西南宁出发,沿着季风的方向骑行。先经东兴口岸进入越南,再经越南木牌口岸进入柬埔寨,经过柬埔寨波贝进入泰国,经过老挝的会晒口岸进入老挝,最后经过云南磨憨口岸回到中国。尽管我们只能对一头雾水的外国人讲汉语。但可以用肢体语言和微笑,在国与国穿梭中成为中国与东南亚之间的友好使者。
基于怎样考虑选择东南亚骑行?
1,这些国家与中国同为澜湄合作国家,山水相连,出入境方便。2,中国与中南半岛经济走廊沿线国家有着坚实的经贸往来基础。命运与共,互相友好。少些安全之虞。3,自然风光秀美。多处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和世界自然遗产名录。4,东南亚受中华文化影响深远,历史印迹相通,社会制度、宗教信仰相近,饮食习惯相似,便与交流沟通。
出发前,某演员在泰国被绑架事件被放大并发酵。“泰国旅行安全问题”和“打击缅甸电信诈骗”,被强行捆绑在了一起。实际是被骗到缅甸的电诈猪仔并不是游客,所谓“泰国军警绑架中国游客”,是泰国各别军警对从老挝偷渡入境的中国人进行黑吃黑式的半路截胡,虽然这种行为很恶劣,但是犯罪分子仍然没有突破“不向游客下手,只在业内互撕”的普遍规律,相信谁也不敢跨越那条底线。
提前三个月便开始资料查询,联系驻华使领馆了解入境签证,手机下载安装必备软件。事前筹谋布局则不乱,行动之前规划则不慌。有了充足的准备,面对挑战时方能从容不迫,避免措手不及的尴尬。
宜未雨而绸缪,毋临渴而掘井。打开地图,仔细查找最佳陆路口岸。制定好出入境骑行路线。
做事有预见,才能心中有数、胸中有谱。
一路上,我们将撞见无数被时间摧毁的文明,邂逅千千万万个在贫穷、生存与道德边界的人,顿悟“生命是一场幻觉”的生存哲学;目睹生命竟如热带植物般茂盛、蓬勃、生长。并与形色各异的人物和生活相遇。
当时代下沉,当前路狭隘,就去更广阔的世界,去见证在这样的世界,还有这样的人,在这样生活。
01:36
走出去,世界就在眼前;走不出去,眼前就是世界。
迈出方寸之地,阅尽大千世界。让潇洒率性的生活更加丰盈充实。人是环境和文化的产物;环境可以改变人,文化可以造就人。你不亲眼去看一看,你知道的就永远只是传闻。我们不能指望总是别人替自己品尝生活的一切,不能用AI 叙写自己的经历和感受。我们应该走出自己的舒适区,去看看外面的世界,创造自己的回忆。不论酸甜苦乐都好。
出发前确立三个突破:
一、突破思维定势。真正的发现之旅不是为了寻找新的风景,而是为了拥有新的眼光。它能改变自身的固有观念和偏见,打破藩篱,目睹世界的真相之后,仍然拥有支撑自己不断追求美好生活的勇气与信念。
二、突破能力边界。总是重复不能激发自己进步的行为,骑行会失去动力。要保持求知欲和好奇心,才能拥有超越自我的能力。当看得越多、学得越多,解决问题的能力才会越强。
三、突破认知局限。一张白纸上的路线图,往往会被几个有颜色的点吸引,忽略了周边的留白。将目光从颜色上移开,便会发现空白区域其实蕴藏着广阔的天地。突破认知局限,不断更新自我,才会有更大收获。
为把大家对这次境外骑行的关注度、兴趣感拉满,我力争用客观笔触,把这次骑行经历不加“标签”的记录下来,尽量使游记中的画面立体鲜活起来。游记中的人物(我和队友)存在于特定的场景之中,在叙述骑行经历的同时辅以景物的烘托,从而表现出游记的特点。我希望当您阅读游记时,会发现景物背后有人物,人物背后有故事。
【后记】
伸伸胳膊抻抻腰,捋捋头上白发梢;站在镜前照一照,刻满皱纹的眼角;打开相册瞧一瞧,岁月拂过的面貌;无声无息述沧桑,不知不觉己变老。半个世纪虽说长,似乎只是一昼宵。没有爬过山的人,不知山峰有多高;没有下过海的人,哪知海面有波涛。如今开始意识到,活出自己才重要!
人生虽说是一场没有回程票的旅途。但我们却可以时常停下来,回头望一望过往;我们也可以改变方向,看看另一种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