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要!夏季传染病预防及疫情防控小贴士

文摘   2023-05-18 15:07   浙江  



进入五月,气温也逐渐升高,使得各种病原体微生物生长速度也逐渐增快,与此同时天气喜怒无常,乍暖还寒昼夜温差大,人群聚集活动增加等众多因素,致使流感和新冠复阳进入了高发季节。

为保障广大师生的身体健康,小编搜集了大量的日常防护信息,请大家速速收藏~



流感信息大百科



认识流感



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是流感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呼吸道传染病。

流感病毒分为甲、乙、丙、丁四型,人流感主要是甲型流感病毒和乙型流感病毒引起。甲型和乙型流感每年呈季节性流行,其中甲型流感易引起大流行。




区别流感和感冒



通常说感冒,是指“普通型感冒”,主要由致病力较弱的鼻病毒、副流感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等引起,传染性低,常常表现为鼻塞、流鼻涕、打喷嚏等症状,也可出现低热,通常几天时间即愈合。

流感和普通感冒相比,传染性强,症状也更严重,感染流感病毒后通常鼻塞、流涕、打喷嚏等上呼吸道症状较轻,而高热、头痛、乏力等全身中毒症状较重,且发病后可出现肺炎、心肌炎、中耳炎等并发症。




流感症状



流感潜伏期一般1-7天,多为2-4天。主要以发热、头痛、肌痛和全身不适为主,体温可达39-41℃,可有畏寒、寒战,多伴全身肌肉酸痛、乏力、食欲减退等全身症状。




流感传播途径



主要是通过打喷嚏和咳嗽等飞沫传播,经口腔、鼻腔、眼睛等粘膜等直接或间接接触感染。接触被病毒污染的物品也可通过上述途径感染。在特定场所,如人群密集且密闭或通风不良的房间内,有人可能通过气溶胶的形式传播。



预防流感指南针



做好个人防护



日常注意保持手卫生和咳嗽礼仪等良好卫生习惯。

在流感流行季节,尽量避免去人群聚集场所,避免接触有呼吸道症状的人员,如必须接触时应做好个人防护。

若出现呼吸道症状,应居家休息,进行健康观察,不带病上班、上课;尽量避免近距离接触家庭成员,如须接触时应配戴口罩;打喷嚏或咳嗽时应用手帕或纸巾掩住口鼻,避免飞沫污染他人,减少疾病传播。前往医院就诊时,患者及陪护人员需要戴口罩,避免交叉感染。

在外乘坐地铁等交通工具或在人群密集处都要戴好口罩,做好个人防护。




保持环境卫生



保持居所清洁通风,对门把手、扶手等重点部位定期清洁与消毒。




加强集体单位健康监测



学校等其他机构应加强全日观察。出现流感样病例时,患者应居家休息,减少疾病传播。如发生聚集性疫情,应配合落实各项防控措施。



新冠复阳小贴士

让我们一起来复习一下疫情防控知识点,了解新冠复阳应该怎么办。


素材来源:人民日报

文案编辑:王薇薇、李佳佳(实习)

文案校对:姚志杰

责任编辑:刘淑芬

稿件终审:潘志峰、王璐瑜



快来品尝!融味餐厅出新品啦

“食”刻守护,保卫舌尖上的安全

杭职微生活
杭州职业技术学院后勤信息发布平台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