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琼瑤的“翩然”说起
文|陈鲁民(河南)
前些时,台湾86岁高龄的女作家琼瑶“翩然”而去,引起不小轰动。她的离去虽然令人有点意外和惋惜,但她自己是欣然欣慰、自觉自愿的,所以,可以像一只飞鸟轻松愉悦地飞走。
古人称辞世为“驾鹤西去”,鹤的姿态就是轻松、潇洒、优美、雅致,常形容其翩翩起舞、翩然如仙,是翩然的最好“代言者”。古人写诗也特别爱用“翩然”二字,《洛神赋》有“翩若惊鸿,婉若游龙”。《夷齐咏》有:“二子如冥鸿,翩然独高飞。”《日影》有:“朱鸟翩然翔,拂我若木枝。”《云鹤岑》有:“翩然孤鹤来,又若白云住。”
生命诚可贵,自由价更高。不论出于什么原因,什么考量,人如果能自己决定何时、用何方法离去,可以说是人生最大自由。古今中外选择轻生的文人作家很多,但能像琼瑤这样“翩然”离去的却很少。
诗人屈原大概是最早一个轻生的文人,其时,国破家亡,满目疮痍,他万念俱灰,生趣全无,唯剩一死,以殉故国。他虽是决绝不悔,汨罗江纵身一跳,但绝与“翩然”无缘。
两千多年后,国学大师王国维跳进了昆明湖。关于他的死因有很多说法,绝望说、殉清说、抗议说、抑郁说,不一而足。他自己留下的遗言是:“五十之年,只欠一死,经此世变,义无再辱。”由此可见,他临终时的心情是压抑痛苦的,自然也谈不上“翩然”。
1911年11月25日,70岁的法国思想家、作家保尔·拉法格夫妇自杀。他们轻生的理由是,因为衰老体弱,己经不能给人类做出贡献了,因而选择一起结束生命。他们走的时候是安详的、平静的、清醒的、喜悦的,肯定也是最接近“翩然”的。
夫妻一同选择轻生的,还有奥地利作家茨威格夫妇,他在1934年遭纳粹驱逐,流亡英国和巴西。1942年2月22日,茨威格目睹他的“精神故乡欧洲”的沉沦而感到绝望,与小32岁的妻子一起自尽。他们的轻生,似也与“翩然”无关。
作家海明威之死主要是因为身体旧伤加病痛、创作能力枯竭、最后吞枪自尽。他的方式过于刚烈,也符合其硬汉风格,却和“翩然”毫不搭界。而且,他的弟弟、妹妹、孙女都重蹈了他的自杀老路,被称为“海明威魔咒”。
人生在世,珍爱生命是处世最高原则,因为生命只有一次,人活着就有一切可能,人死后便一切可能皆无。曾国藩曾因兵败跳水自杀,幸亏被人救起,这才有了后来的封侯入相,名垂史册。项羽自尽乌江,很多人为他感到可情,遗憾他没有卷土重来,唯有李清照表示支持:“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老舍、徐迟、三毛、海子、顾城都是极有才华的作家诗人,如果假以时日,他们肯定会取得更大的文化成就,却因各种原因轻生,令人扼腕叹息,不胜遗憾。
当然,人各有志,各人的路都是自己走出来的,脚上的泡都是自己磨出来的。但于生死之事上,还是应慎之又慎,理性考量,切勿轻言放弃。还是作家史铁生说得好:死是一件不必急于求成的事。他活得是那样的艰辛、痛苦,生不如死,度日如年,但仍顽强地与死神抗争,坚持到生命的最后一刻。
敬重琼瑤的文学成就,也理解她的生死抉择,但依我所见,“翩然”的死永远不及“翩然”的活,甚至于不及不那么如意的活。
往 期 精 彩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