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新分析洋河--记录投资标准
文摘
文化
2024-05-03 16:46
广东
上周六洋河凌晨发布年报和一季报,老唐在当日的周记中宣布要清仓洋河,不投资管理层失信的企业。老唐会清仓洋河这个事着实没想到。当天白天在赞赞群与群友们讨论洋河财报数据时,群友小磊就说4月20日洋河经销商会议绝口未提4季度亏损。我回复说“不实在的宣传话,这届管理层要打负分”,那时完全没想到管理层失信的企业不可投资。看完老唐的文章后,我第一反应是先确认信息,确认管理层是否涉及失信。得空淘宝买了纸质版的财报并关注洋河的微信公众号,打算等财报到了细细核对各类信息。没想到大家的反应都这么快的,还没到五一,清仓换仓啥的就搞好了,我前天才开始把财报看起来。五一假前几天还得上班,我也在想如何处理手上的洋河,发现我压根就没有观点😓。洋河管理层是否失信?一个管理层失信的企业是否不值得投资?如果投资了才发现如何处理,是马上处理还是制定计划?这些我心里都不是马上就有答案。上班这几天想还是要先梳理下自己的投资原则,然后才能知道自己要如何处理洋河。为了避免财报好坏对自己的影响,在看财报之前我先记录下了自己的投资标准。第一条:一个企业不值得投资十年就不值得投资一年,选择十年后依然存在且大概率会比现在更好的企业。能投资十年,是想明白企业长久的东西。涉及产品、企业文化,其次是管理层。
第二条:满足老唐三大前提,企业真挣钱,挣的是真钱,且不需要大量资本维持当前利润。第三条:低买高卖,留足安全边际,合理市值之下,最好三年后合理市值的一半介入。财报我是按纸张顺序看的,记录我觉得可能异常或感兴趣的部分,并写下自己对相应内容的思考。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61.3亿,同比增加了68%,主要是流入增加43.2亿,同比13.7%超营收同比10%。意味着23年收款比22年好,对代理商收款更强势啦?拉出近11年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与净利润变化图,净利润均值70.2亿,现金流净额均值64.5亿,利润92%变成现金流净额,这是挣真钱的企业。21年经营现金流净额也出现大幅增加,波动无需过多解读。洋河2013-2023年净利润与经营现金流净额变化图
第四季度营收28.4亿,同比-21.5%,净利润-1.9亿,与预缴税费2.4亿有关。同时合并利润表中税比22年多缴纳了9亿,按业绩同比率算只需要比23年多缴4.4亿即可,所以这有点异常。细看,其中主要是消费税多了7.4亿,预缴消费税2.2亿。问题出在消费税多缴。
消费税是全部归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无关,见下图AI回复。所以这个税不是宿迁市要的。关于洋河消费税问题,黑牛牛写的洋河财报预缴消费税是什么东东说得很清楚。是不是税务局要撸洋河羊毛,没有更多信息,咱也不好猜。消费税管理部门AI回复图
营收中普通酒增长20.7%,远超平均。22年相反,是高档酒增长21.9%远超普通酒增长5%。高档酒与普通酒交替超平均,这有点奇怪。去年高档酒卖的好,今年高档酒不行低档酒就能好啦?而洋河不是在搞扶持大商战略推高端嘛,怎么高端越做越差?我只能归于高端卖不动或产能不足。洋河09年上市募资扩产,14年已全部完成。扩产生产的基酒到现在存了八九年,高端基酒不缺的!24年又打出更高端的手工班,说明管理层认为高端要开始布局和放量了呀。营业成本中,省内成本同比-1.3%!同时看经销商数量,省内经销商数减少,省外却增加了10%。营收省内增长8%,不如公司的10%。从这些数据看,管理层这是没上心省内啊!我们这些微股东天天担心今世缘在江苏省内对洋河的冲击,管理层好像看法和我们不一样,至少在做法上是不重视省内的。产品生产、销售、库存量都出现两位数大幅下滑,与前两年销售量有增加不同,这意味着卖不动了。洋河酒厂产能利用率也从67%下降到56%,要么主动控制生产,要么生产出现异常。主动控制生产的可能性更大吧。再有期末合同负债减少了26亿,也显示可能卖不动了,要控制生产。国酒大师从39名增加到了46名。人才济济啊。洋河已经蝉联全国品酒师大赛六届冠军,技术人才确实有优势。
销售费用增加了29%,增加的12亿全用到广告促销,广告促销费直接增加了43%。业绩平平,广告促销倒是猛。这至少说明公司还是在想办法把酒销售出去。高级管理人员新增范晓路(负责双沟)、张学谦(销售部起来的)、宋志敏(女,地区销售起来的)。其中张学谦和宋志敏持有蓝色同盟0.36%股份。这里顺便梳理下蓝色同盟成员在洋河股份的情况。22年丛学年(持有蓝色同盟股份4.99%,换算洋河股票当前市值13.2亿,后面几位直接备注股份比例)辞去洋河股份董事职位,23年刘化霜(0.91%)辞去董事及执行总裁职务、陈太清(0.91%)辞去监事会主席,戴建兵(0.36%)增补为董事、黄金华(0.36%)增补为监事。尹秋明(0.91%)、李玉领(0.36%)保持着高级管理人员职务。再梳理下董事会成员的变化,可以看出大股东宿迁产业集团从22年开始在增加对洋河的控制力,同时二股东蓝色同盟到23年已被彻底挤出董事会。好在戴建兵应该是在24年初进入了董事会,需要保持观察24年董事会情况。从董事和管理层的变化来看,我猜测小作文事件暂告一段落。宿迁产业完全控制了洋河股份,蓝色同盟被保留一个董事席位。拥有蓝色同盟股份大头的那些人被针对,但只有小股份且不是蓝色同盟核心人员的估计躲过了追查,估计那啥发现只是要追查那几个头目都搞不定。或者那啥的目标就仅是夺回对洋河股份的控制,现在已经达成目标。洋河股份销售团队还是蓝色同盟那批人在负责,看来那啥想明白了洋河目前还是要靠这些人来搞营销,因此高级管理人员新增了张学谦和宋志敏。而技术端大概率由双沟系的人接管了,双沟的销售另外安排了宿迁产业的人负责。算了下23年洋河销售人均年薪(含五险一金等)19.4万,22年17.8万,21年17.5万。销售工资有增长,这点也透露公司对销售还是上心的。之前看到不少说洋河销售团队是娘子军,我挺震惊的。简单查了下洋河招聘相关信息,倾向快消和形象气质佳的,这还真是女生更适合。网上讨论洋河招聘流露出洋河在酒企里工资不高,比不上同省的今世缘,国企作风明显、子弟员工不少,适合养老轻易不裁员。看笑我了。通过这些搜索加深了我对洋河的了解,这不就是一个标准的国企嘛,高层权力斗争激烈,中层站队听天由命,干活的人混着拿份工资。洋河每年轻松挣100亿的牛逼形象一下在我面前荡然无存了。财报看完了,总结一下我对洋河的看法。这是一家中规中矩企业,命好,身处赚钱容易的白酒行业。产品端,企业拥有洋河和双沟两个知名品牌,各品牌也形成了多系列产品,覆盖了白酒市场高、中、低端全市场。企业是从低端产品慢慢覆盖到高端的,目前高端市场份额少、市场不稳固。市场区域端,企业已在全国完成了覆盖,已经下沉到县镇级别。省外占比逐年增加,省内近年面临更激烈的竞争。同时也在尝试走向世界。生产技术端,企业在14年前完成扩产,目前高端基酒已经存放10年。近年企业的生产利用率只有60%左右,生产能力未完全释放。企业拥有一大批国酒大师,人才储备雄厚,在全国前列。销售营销端,营销逻辑延续了过往的套路,优秀的广告文案加全国性数年持续性大打广告,在终端用户建立了一定的认知。渠道策略长时间未有调整,省内省外面临激烈竞争的情况下已显现颓势。梳理经销商优化经销支持策略或者利用新的产品给经销商带来更大的利益成为当务之急。营销战略推出更高端产品是经销破局的一种尝试。内部营运管理端,员工数量持续在增加,子弟员工不断增加,繁琐的内部流程,员工相互甩锅成为常态。如何激发员工内在动力和提升内部运作效率,是企业的一大难题。企业是在管理层无所作为中慢慢衰退,还是在管理层整顿优化利用好手上的不少好牌再创辉煌,时间会给予答案。总体来说,这是一家已经有相当实力和底蕴的当地政府控制的企业,所在白酒行业也是极好的行业,企业挣的是真金白银也会分给小股东。企业上市后净利润增速虽有波折,但整体维持着增长。企业技术人才多、基酒充足,优质基酒也存放10年了。随着张联东接管,近年高层有洗牌,洗牌以宿迁完全掌控洋河为结果。但政府搞不定营销,又要借助蓝色同盟这些人。未来如何平衡与蓝色同盟的关系或独自发展新销售团队,如何优化内部管理效率摆脱大公司和国企的弊病,激发员工积极性从而实现销售增长成为企业最重要的事。对照文首的投资标准,过一遍洋河。首先这是一家10年后依然会存在的企业,且大概率10年后不会比现在差。洋河所在的白酒行业未来10年随着中国人消费升级会继续提升,喝白酒、喝好酒会是人们的需要。洋河高端已开启虽不稳固,但应该不会被挤出去,做多大就要看管理层。洋河的酒质在提升,好酒在逐步放量。产品有了就看销售怎么卖了。全国性持续数年的梦之蓝广告,对用户的影响会有的。但如何让经销商挣钱帮你卖还没打通,这是目前的问题。也是我对10年后会有多好把握不准的。在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分析那段已经说明洋河是真挣钱、挣的是挣钱。维持当前利润目前看也不需要大量资本。但扩大利润现在看公司要投入的资本好像不够,或者投错方向了。挣的钱绝大部分也都变成真正的利润分到股东。目前洋河年利润100亿,24年公司预计5~10%增长,取5%,后2年取6.5%(参考近10年的平均增速),则26年净利润119亿。市盈率取25,对应合理市值2977亿。目前不到1500亿的市值,属于低买阶段。最后回到失信这件事,目前看洋河梦之蓝社区公众号(江苏洋河酒厂股份有限公司营运)发布的一些信息肯定是有不实在。但失信没有直接出现在我的投资标准里面。失信间接影响的是企业是否10年后还能比现在更好,这个前面我已经做了分析。我认为10年后洋河不会比现在差,做的多好由营销和管理层内部管理做多好决定。失信还会影响到企业挣的钱是不是真的变成净利润并分给股东。年报发布的分红计划显示会分给股东。至于挣得钱是否变成净利润,消费税那里确实有端倪,好在目前金额不大,需要持续跟踪。至于现在哪个更便宜,看了下我敢买的企业,也只有古B比洋河更低估啦。老唐清仓洋河促使我重新梳理洋河,根据以上分析,需要密切观察洋河挣得钱是否能变成净利润而不是被霍霍了,以及后续洋河的营销是否有改善。不过看24年的增长计划,管理层自己估计营销24年不会有所改善。考虑自己这拉垮的企业分析水平,一直也是抄作业的,还是能抄继续抄吧。因此可以考虑洋河换成更低估的古B。可惜古B我已经占比12%+了,能换的不多了。换完剩下18%的洋河就先拿着吧,洋河占比期望调整到15%以内,后续保持关注和思考,投资并不容易。就这样吧。洋河广告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