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近年来,我国劳动力外出务工情形发生巨大变化,向东南沿海地区集中的务工趋势逐年改变,就近就业、返乡自主创业等多种就业模式基本形成。这部分劳动力虽然在外工作,但距家乡较近,可以保持时间间隔相对较短的周期性返乡探亲,其子女在家乡处于一种既非普通儿童又非留守儿童的特殊的“半留守”状态。本研究将因父母双方或一方外出务工而留守在家乡且父母周期性回家频率在半年内的儿童及青少年界定为半留守儿童,从家庭功能理论的视角,对比分析了半留守儿童、留守儿童、非留守儿童的学业适应、心理适应和社会适应现状。结果表明,半留守儿童的学业适应、心理适应及社会适应状况均优于留守儿童,但弱于非留守儿童,家庭功能在其中发挥 中介作用。基于此,本研究从家庭、学校、政策、法律法规等方面提出针对半留守儿童的教育建议。
关键词 半留守儿童; 留守儿童; 非留守儿童; 学业适应; 心理适应; 社会适应
问题提出
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关乎乡村振兴、民族复兴的大局。2016年,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加强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工作的意见》提出了“从源头上逐步减少儿童留守现象的长远目标”[1]。《2021年中国统计年鉴》 显示,普通小学和初中的农村留守儿童毕业生数、招生数、在校学生数相比2017年均明显减少,下降幅度分别达到 13.56%、22.67%、16.83%。[2]留守儿童人数减少,可能一定程度上与近年来农民工返乡就地就近就业及创业有关。[3-4]国家统计局发布的《2021年农民工监测调查报告》表明,农民工省内流动人数持续增加,流动半径进一步缩小。[5]这一类外出务工者的工作地距离家乡相对较近,能保持每三个月或每月甚至每周的周期性返乡探亲。[6]在这种情况下,其未成年子女在家乡就处于一种既非普通儿童又非留守儿童的特殊“半留守”状态。 本研究将这一类儿童称为“半留守儿童”,即因父母双方或一方外出务工而留守在家乡且父母周期性回家频率在半年内的儿童及青少年。
儿童的“半留守”现象已广泛存在于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等相对发达经济带的周边地区。 随着国家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稳步推进,各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差距进一步缩小,这种现象将在全国的城郊及农村地区逐渐普遍。相比留守儿童,半留守儿童经历亲子分离的时间有所缩短,与父母互动的机会明显增加。[7]不过,相比非留守儿童,半留守儿童仍在一定程度上面临着因父母不在身边造成的依恋断裂问题和适应风险。[8]鉴于农民工返乡就地就近就业及创业的浪潮日趋高涨,半留守儿童的规模将在一定时期内保持增长,其心理与行为上的适应现状及相应的教育对策亟待考察。
学界关于留守儿童发展与适应的研究已进行多年,新近研究开始从现象描述和对策论述层面关注儿童的“半留守”。[9-12]不过,半留守儿童的群体划分标准还比较模糊,也尚未有实证研究系统探究半留守儿童、留守儿童、非留守儿童在发展与适应上的差异。本研究旨在提出一种可操作的半留守儿童群体界定方式,从家庭功能理论的视角,通过比较半留守儿童、留守儿童、非留守儿童三个群体在学业适应、心理适应、社会适应指标上的情况,探讨半留守儿童的心理与行为适应特征及家庭功能的中介机制,以期在农民工返乡就地就近就业及创业和留守儿童人数逐年减少的现实背景下,为家庭、学校、教育部门、社区等有机主体制定针对半留守儿童的教育培养方案提供实证依据。
文献回顾与研究假设
(一) “半留守”儿童的界定
尽管目前学术界对“留守儿童”的定义仍然存有争议,但已得到广泛采用的界定标准是18周岁以下[13-14],父母至少一方外出打工超半年以上[15-16],无法陪伴在其身边的儿童和青少年。已有文献关于“半留守儿童”的界定也各有侧重。一种界定方式认为,半留守儿童是因为父母“一方”外出,家庭教育被分成了“一半”,例如安文华将父母一方长期外出导致双方教育整体性被分割的儿童界定为半留守儿童[17]。另一种界定方式侧重于父母务工务农的时间分配视角,例如马兰提出半留守儿童产生于其父母作为务农人员在农闲时外出务工[18]。还有一种界定方式则主张半留守儿童是对留守儿童的补充,例如宋牧子认为半留守儿童不限于农村户口以及与父母分离的时间这些条件,是“虽然与父母在同一城市生活,但是由于务工或其他原因,无法陪伴儿童正常的日常生活,儿童由父母一方抚养或隔代抚养或独自生活的儿童群体”[19]。
综合考虑留守儿童和半留守儿童的现有界定方式,本研究从儿童与父母的相聚频率进行群体划分:留守儿童是指由于父母双方或一方外出务工而留守在家乡且父母超过半年未回家的未成年人;半留守儿童是指因父母双方或一方外出务工而留守在家乡且父母周期性回家频率在半年内的未成年人;非留守儿童是指父母未外出务工,因而可与父母共同生活的未成年人。
(二) 家庭功能视角下留守儿童的学业适应、心理适应、社会适应
家庭功能理论可以为理解儿童因父母外出务工形成的各类适应问题提供理论视角。 该理论认为,家庭的基本功能是为家庭成员的身心发展及适应提供环境条件,包括问题解决、行为控制、情感表达、沟通等。[20-22]家庭亲密度和适应性是家庭功能的两个重要方面:前者是指家庭成员之间的情感联结;后者则是指家庭系统为应对压力改变家庭结构及关系规则的能力。[23-24]家庭作为个体发展的重要微观系统,儿童与父母能否建立深度的、稳定的、持续的情感联结,家庭系统各项功能是否适应多种压力,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儿童的身心健康及社会适应水平。[25]相比非留守儿童,留守儿童不仅遭遇亲子分离,其家庭功能面临重大挑战,他们的学业适应、心理适应、社会适应也受到威胁。[26-28]
学业适应情况是反映留守儿童问题的“晴雨表”。[29]研究发现,留守儿童往往比非留守儿童更容易经历教育获得上的不利处境,包括学业成绩不理想、学习时间不足、欠缺监护人有效的学业辅导、学习动力和教育期望偏低等。[30-32]家庭环境变化是留守儿童学业适应问题的开端[33-34],其中父母外出务工导致其在家庭教育投入上的改变影响最为直接[35]。 一方面,父母外出务工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家庭收入,父母因此有能力加大对留守儿童的教育投资,即家庭教育经济投入的“收入效应”[36];另一方面,父母外出务工导致家长在教育时间和精力的投入上严重不足,无法充分参与留守儿童的教育过程,也缺乏对儿童学习情况的有效监管,即家庭教育时间投入的“陪伴和监管效应”[37-38]。
心理适应情况反映了个体在适应生活环境变化时保持精神健康的水平[39]。相比非留守儿童,留守儿童的幸福感水平较低[40],积极情感较低,消极情感较高[41-42],孤独感较高[43-44],并伴随委屈难过、敏感自卑、安全感较低、忧虑等情绪问题。 留守儿童心理适应不良的近端危险因素正是家庭功能不足及家庭功能实现过程不顺利[46-47],表现为留守儿童与父母长期分离、缺乏沟通、亲密度较低,家庭气氛冷清,在遇到问题时家庭缺乏应对能力等[48-51]。
社会适应情况体现了个体与周围社会环境保持和谐、平衡状态的程度,包括人际、环境、生活等多个方面[52]。亲密度和适应性良好的家庭可以在两个方面促进儿童的社会适应:一是父母能够满足儿童的情感需要[53],令儿童在人际交往中抱有善意,生活态度也更乐观[54];二是儿童在父母的影响下能够根据符合社会规范和期望的方式调节自身,约束违规行为[55]。相比非留守儿童,由于父母双方或一方长期外出务工,留守儿童在社会适应上缺乏有力保障,因而生活信心较低,社会交往表现不佳,社交焦虑较高,利他亲社会行为较少。[56-61]
(三) 研究假设
综上,基于家庭功能理论的视角,本研究认为,相比与父母长时间分离的留守儿童,半留守儿童与父母周期性相聚频率更高,亲子沟通的机会更多,亲子关系可能相对更亲密,因而家庭功能受损程度相对较低。 但相比非留守儿童,半留守儿童无法与父母双方长期共同生活,其家庭功能的完整性有所欠缺,家庭功能实现过程仍面临一定限制,例如外出务工的家长可能无法及时处理家庭的突发状况,亲子分离也可能使家长对问题的认识和判断出现偏差等。由此,本研究提出假设 1:半留守儿童的家庭亲密度和适应性优于留守儿童,但弱于非留守儿童。
具体而言,半留守儿童既可以享受父母外出务工带来的家庭教育投资一定程度的增长,也可以相比留守儿童更频繁地与父母相处,得到父母相对密切的教育关注、指导和监督。家长有更多机会回应儿童的情感需要,并引导儿童做出符合社会规范和期望的行为。但在父母外出时,半留守儿童仍无法得到父母的充分陪伴和教导,其学习也无法获得及时的辅导和监管,其心理适应和社会适应可能仍会因为家庭亲密度的稳定性和持续性遭到威胁而处于劣势。半留守儿童的情感需求难以得到及时充分的回应,他们不得不频繁地面临“亲子分离—周期性相聚”带来的“失衡—再平衡”的挑战。由此,本研究提出假设2:半留守儿童的学业适应、心理适应、社会适应状况优于留守儿童,但弱于非留守儿童;假设3:家庭亲密度和适应性在儿童留守状态与学业适应、心理适应、社会适应的关系中发挥中介作用。
研究方法与过程
(一) 样本
本研究采用整群抽样法在河北、四川、江西、湖北四省共13所中小学进行调查,共收回有效问卷6214份。被试年龄为10-17岁,其中男性2999名,女性3215名;城市户口900名,农村户口 5030名,未明确回答284名。 有效问卷答题者中有2074名来自4-6年级,4140名来自7-11年级;留守儿童共945名(15.2%),半留守儿童共1286名(20.7%),非留守儿童3983名(64.1%)。
(二) 调查工具
1. 学业适应方面
研究采用杨彦平等人编制的学习能力和方法问卷和学习态度问卷[62]考察中小学生的学业适应。 学习能力和方法问卷共13题,旨在考察被试能否跟得上老师的教学进度、教学方法,能否适应新的学习任务。学习态度问卷共6题,测量儿童是否有自信面对学习,在遇到学习压力与困难时是否有信心克服。两份问卷均采用5点计分,从“完全不符合”到“完全符合”依次记为1-5分,其内部一致性系数分别为0.808 和 0.761。
2. 心理适应方面
本研究对个体心理适应的评估采用积极/消极情感、生活满意度、安全感三个指标。
研究采用陈文锋、张建新修订的积极/消极情感量表中文版[63]测量被试的积极情绪和消极情绪。量表共14题,其中8题测量积极情绪,6题测量消极情绪。量表采用4点计分,从“没有”到“经常有”依次记为1-4分。积极情绪和消极情绪两个维度的内部一致性系数分别为0.805和0.799。
研究采用威廉·帕沃特(William Pavot)等人编制的生活满意度量表[64]考察中小学生的整体生活满意度。量表共5题,采用7点计分,从“完全不符合”到“完全符合”依次记为 1-7分。 该量表的内部一致性系数为0.707。
研究采用丛中、安莉娟编制的安全感量表[65]考察中小学生的安全感,即对可能出现的身体或心理危险或风险的预感,以及在应对处置时的有力或无力感。量表共16题,采用5点计分,从“完全不符合”到“完全符合”依次记为1-5分,得分越高说明安全感越低。 该量表的内部一致性系数为0.909。
3. 社会适应方面
研究采用郭成等人修订的少年儿童社会适应量表[66]测量被试的整体社会适应情况。量表共35题(不含测谎题),涵盖个性宜人、人际和谐、学习自主、观点接纳、集体融入、生活独立和环境满意7个方面。量表采用5点计分,从“完全不符合”到“完全符合”依次记为1-5分。 该量表的内部一致性系数为 0.944。
4. 家庭功能方面
研究采用奥尔森(Olson)等人在1982年编制,后由费立鹏等人修订的家庭功能量表中文版[67]。量表共30题,含两个维度,其中家庭亲密度16题、适应性14题。 量表采用5点计分,从“不是”到“总是”依次记为1-5分,得分越高表示家庭功能越好。家庭亲密度和适应性两个维度的内部一致性系数分别为0.869和 0.885。
(三) 研究程序与数据分析
本研究以班级为单位进行团体施测,由受过培训的老师担任主试。问卷以无记名方式填写并当场收回,数据由SPASS 26.0进行分析处理。
(四) 共同方法偏差检验
鉴于数据来自自我报告,为保障研究结果的有效性,本研究采用周浩和龙立荣建议的方法[68],对数据采用哈曼单因素检验以检验共同方法偏差,通过未旋转的探索性因子分析,提取出特征根大于1的因子15个,最大的因子方差解释率为22.433%(小于40%),说明本研究不存在严重的共同方法偏差。
实证分析结果
(一) 半留守儿童家庭功能现状
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表明,在家庭亲密度、适应性指标上,留守儿童、半留守儿童、非留守儿童存在显著差异(见表1)。由塔姆黑尼多重比较结果可知,在家庭亲密度上,半留守儿童得分显著低于非留守儿(p<0.001),且显著高于留守儿童(p<0.001)。在家庭适应性上,半留守儿童得分显著高于留守儿童(p<0.001),与非留守儿童没有显著差异(p=0.711)。
(二) 半留守儿童学业适应现状
单因素方差分析发现,三类儿童在学习能力和方法、学习态度两个学习适应指标上均有显著差异(见表2)。由塔姆黑尼多重比较可知,在学习能力和方法指标上,半留守儿童得分显著低于非留守儿童(p<0.001),且显著高于留守儿童(p<0.001);在学习态度指标上,半留守儿童得分显著低于非留守儿童(p<0.001),与留守儿童没有显著差异(p=0.539)。
(三) 半留守儿童心理适应现状
单因素方差分析发现,三类儿童在所有心理适应指标上均有显著差异(见表3)。事后比较显示,半留守儿童积极情绪得分显著高于留守儿童(p=0.006),显著低于非留守儿童(p= 0.028)。半留守儿童生活满意度得分显著高于留守儿童(p=0.004),显著低于非留守儿童(p<0.001)。半留守儿童消极情绪得分边缘显著低于留守儿童(p=0.064),显著高于非留守儿童(p=0.05)。半留守儿童比留守儿童更有安全感(p=0.002),但是边缘显著弱于非留守儿童(p=0.06)。
(四) 半留守儿童社会适应现状
单因素方差分析表明,三类儿童的社会适应有显著差异(p<0.001)(见表4)。经事后比较,半留守儿童得分显著低于非留守儿童(p<0.001),且边缘显著高于留守儿童(p=0.053)。
(五) 家庭功能在留守状态与学业适应、心理适应、社会适应中的中介作用
本研究将学习适应、心理适应、社会适应及家庭功能各指标中心化,通过结构方程建模检验中介效应。对儿童留守状态进行编码,作为中介模型的预测变量:0=非留守儿童,1=半留守儿童,2=留守儿童。首先检验留守状态对学业适应、心理适应、社会适应的总效应,发现总效应均显著(p<0.01)。 继而进行中介效应分析,路径系数见图1。
如表5所示,家庭功能在留守状态与学业适应、心理适应、社会适应的关系模型中均发挥显著的中介作用。本研究使用偏差校正Bootstrap法进行中介效应显著性检验,结果显示三个模型中总效应、直接效应、间接效应的95%置信区间均不包含0。上述结果表明,相比留守儿童,半留守儿童的家庭功能受损程度较小,使得其学业适应、心理适应、社会适应水平相对较高;但相比非留守儿童,半留守儿童的家庭功能依旧存在一定不足,导致其学业适应、心理适应、社会适应处于劣势。
结论与讨论
(一) 半留守儿童的界定
本研究提出了根据儿童和父母相聚的频率界定半留守儿童的方式,并发现该界定方式可以在家庭功能和儿童适应性结果等多个方面有效区分非留守儿童、半留守儿童、留守儿童三类群体。同时,研究基于来自多个地区、多所学校、多学段的儿童及青少年大样本,提供了半留守儿童在家庭亲密度、学习能力和方法、积极/消极情绪、生活满意度、社会适应等方面介于非留守儿童和留守儿童之间的实证证据,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半留守”的关键内核。
(二) 半留守儿童的优势方面
本研究发现,半留守儿童的家庭功能显著优于留守儿童,其家庭亲密度和适应性得分均显著高于后者,而半留守儿童的家庭适应性与非留守儿童不存在显著差异。 这说明,尽管半留守儿童的父母与留守儿童的父母同样外出务工,但他们“就地就近返乡就业及创业”,大大缩短了与家乡的距离,也缩短了亲子团聚的时间间隔,增进了家庭成员间的情感联结。 在面对压力情境时,半留守儿童家庭比留守儿童家庭适应性更强,甚至接近非留守儿童家庭。
本研究更进一步地发现,与留守儿童相比,半留守儿童的学习能力和方法得分更高,积极情绪和生活满意度水平更高,消极情绪水平更低,更有安全感,社会适应能力更强。 家庭功能的中介效应有效地解释了半留守儿童相对于留守儿童的优势:第一,半留守儿童的父母外出务工并定期与子女团聚,既可以加大对子女的教育投资,又可以在子女的学习过程中给予更多的陪伴和监管,在学习能力和方法上加以教导,从而提高儿童学习适应水平。第二,相比留守儿童,半留守儿童的家长得以通过更频繁的面对面互动回应子女的情感需要,从而缓解家庭亲密度受损情况,使儿童更有安全感,生活满意度更高,同时也有更多机会参与解决家庭所面临的问题,家庭功能实现过程受阻相对较少,使儿童心理适应水平更高。第三,相比留守儿童,半留守儿童的家长有更多的机会身体力行地引导子女行为向更符合社会规范和期望的方向发展,帮助子女提高社会适应能力。
(三) 半留守儿童的次优方面
不过,家庭功能的中介效应分析也提示,相比与父母共同生活的非留守儿童,半留守儿童的家庭功能还是遭到了一定程度的削弱,特别是家庭亲密度水平显著低于非留守儿童,并由此造成了其适应性上次优的局面。
在具体指标上,半留守儿童的学习态度与留守儿童没有显著差异,但在学习能力和方法、学习态度两个方面的情况都要弱于非留守儿童。同时,其积极情绪、生活满意度、安全感以及社会适应能力均弱于非留守儿童,消极情绪强于非留守儿童。 这说明,在日常学习生活中,半留守儿童接受的父母陪伴和教导还是存在一定程度的中断,使其在学习态度的养成、学习能力与方法的进步上缺乏父母的持续性帮助和监督。 由于不能长期与父母共同生活,半留守儿童家庭功能的完整性、稳定性、持续性还是受到了不利影响,使他们频繁面临“亲子分离—周期性相聚”导致的“失衡—再平衡”的挑战。
教育建议
随着区域经济发展差距的缩小和国家扶持政策的出台,大批外出务工人员开始返乡就地就近就业及创业,半留守儿童群体规模逐年扩大。为帮助半留守儿童更好地完成学业适应、心理适应、社会适应等发展任务,本研究从家庭、学校、政策及社会三个方面提出针对性教育建议。
(一) 家庭方面
研究结果表明,半留守儿童群体的适应现状介于留守儿童和非留守儿童之间。 从整体上看,最直接的原因是半留守儿童父母回家陪伴子女的频率高于留守儿童父母,但又没法做到像非留守儿童父母那样时刻陪伴。因此,半留守儿童的适应问题说到底仍是家庭教育的问题,父母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父母或其他监护人应当树立“家庭是第一个课堂,家长是第一任老师”的责任意识,承担对未成年人实施家庭教育的主体责任,用正确的思想、方法和行为教育未成年人养成良好的思想、品行和习惯[69]。另外,儿童的各项适应能力与其家庭的家庭功能状况有着密切关系。 夫妻关系、亲子关系等家庭成员间的情感联结,以及父母教养方式、亲子沟通等家庭成员间的互动,都是家庭功能的重要影响因素[70]。因此,为弥补陪伴和监管上的缺失,外出务工的父母不仅要加大对半留守儿童的教育投资,还要掌握科学的家庭教育方法,提高家庭教育的能力,通过各种可能的方式参与儿童的教育过程,监管其学习情况,并通过积极的教养和沟通方式与子女建立深度、稳定、持续的情感联结,营造并维护良好的家庭氛围,降低外出务工对家庭功能的损害。
(二) 学校方面
学校要重视和关注半留守儿童群体,建立家校联动机制,掌握半留守儿童家庭情况,加强与其外出务工的父母以及留在家乡的监护人之间的联系,保障家校沟通渠道畅通,推进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相互配合,建立充分的联动机制,及时反馈半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学业等情况。鉴于半留守儿童家庭父母的外出务工距离相对较近,回家相对容易,在学校举行家校互动活动时应邀请父母亲自参与,让半留守儿童充分体会到父母对自己的重视和关心。
此外,学校要将家庭教育指导服务纳入工作计划,考察半留守家庭的特点和共性,发挥学校的专业优势,面向半留守儿童的父母和监护人开展针对性的家庭教育指导和服务,传授正确的教育理念、知识及方法。学校在发现半留守儿童出现心理、学业和行为问题时,应及时和其父母或其他监护人沟通,并进行专业的心理辅导和干预。
(三) 政策及社会方面
各级政府应当重视逐年增长的半留守儿童群体,对半留守儿童家庭进行摸底排查。 要结合当地实际采取措施提供关爱服务,如:为生活困难的家庭提供生活帮扶;为能够返回家庭所在地就业创业的外出务工父母提供政策或其他支持,竭尽所能地为半留守儿童的父母或其他监护人实施家庭教育创造有利条件。 此外,相关政府、社区、教育行政部门、妇女联合会等要组织建立专业的家庭教育指导服务队伍,定期为半留守儿童父母或监护人开展家庭教育指导服务,引导其加强亲子联系,积极关注子女身心健康、学业状况等。
当前,国家从政策层面将“返乡就地就近就业及创业”作为关爱农村留守儿童的方式之一。民政部在《对“关于关爱农村留守儿童的建议”的答复》[71]中提到,近年来,中共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农村劳动力就业创业工作,在大力推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的同时,也注重采取多种措施鼓励引导农村劳动力返乡就业创业,相继制定出台《关于支持返乡下乡人员创业创新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意见》(国办发〔2016〕84号)等一系列重要文件,对鼓励农民工返乡就地就近就业及创业作了政策安排。此外,2021 年 10月23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正式通过,自 2022年1月1日起施行。该法明确了家庭、学校、国家及社会等在促进家庭教育发展方面扮演的角色。在政策和法律法规的保障下,“留守儿童”群体正在慢慢减少,但儿童“半留守”现象在各个地区开始广泛出现,值得全社会重点关注。
本研究揭示了半留守儿童群体的适应现状,有力支持了缓解和改善留守儿童问题的有效措施是农民工返乡就地就近就业及创业的观点。本研究对半留守儿童的适应现状进行了横断面的初步探索,未来研究可进一步探索影响半留守儿童适应能力的保护性因素、危险性因素以及这一群体适应能力变化发展的机制。各级政府、社会、学校、家庭应当积极贯彻落实相关政策和法律法规,形成全社会的合力,共同帮助半留守儿童健康成长。
作 者
潘 峰(第一作者)
作者单位
南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江苏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南通大学基地特邀研究员 (南通226019); 华东师范大学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博士研究生 (上海200062)
作 者
冯宁宁(通讯作者)
作者单位
华东师范大学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上海市心理健康与危机干预重点实验室、脑科学与教育创新研究院专职副研究员 (上海200062)
来 源
《全球教育展望》2024年第7期(总第444期)
往期回顾
马克思主义学院召开新媒体工作室第三届学生骨干换届大会
马克思主义学院开展教师集体备课暨教学展示活动
马克思主义学院新媒体工作室开展集体培训活动
马克思主义学院新媒体工作室
编辑 | 高飞扬
校核 | 华溢 张子琪 蒋雯霞
审核 | 唐庆鹏 董红燕 唐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