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聿云暮,祥龙已谢;序启新元,金蛇方来。值此新春佳节来临之际,我们谨代表学校,向全校师生员工、全体离退休老同志、海内外广大校友表示诚挚的慰问,向长期关心、支持和帮助南阳师范学院发展的各级领导、各界朋友,致以新春的问候和美好的祝愿!
过去一年,我们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学习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落实全国、全省教育大会精神,以高质量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一路步伐铿锵,一路披荆斩棘,一路凯歌前行,交出了一份高质量发展的年度答卷。
这一年,我们高扬旗帜,信念弥坚。扎实开展党纪学习教育,切实将“学纪、知纪、明纪、守纪”根本要求落到实处。树立重实干实绩、重担当作为、重人岗相适的鲜明导向,圆满完成干部届中调整,干部队伍职称、学历、年龄等结构全面优化,精神面貌焕然一新,开拓创新的工作热情更加饱满。党建工作强基引领“三级联创”活动成效显著,获评第四批“全国党建工作样板支部”培育创建单位、省级党建工作标杆院系、省级党建工作样板党支部、第二批全省高校“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工作室等荣誉。
这一年,我们筑牢根基,特色彰显。坚持“做强师范、做实应用,做优理科、建强文史,发展有基础、有条件、有需求的工科”的办学理念,以师范专业的优势和动能,引领和助推应用学科和应用研究走深走实、提质增效。学校顺利完成新一轮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以水为魂、三色嵌入”特色化人才培养取得积极成效,受到教育部专家认可。
这一年,我们立德树人,桃李争艳。持续健全“大思政”工作格局,牵头南阳市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参与策划、导演全省秋季开学思政第一课,累计观看人数超过240万,点赞量超6000万。承办第八届全省高校“出彩中原”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地生态守护项目,10支团队获评全国全省志愿服务示范、优秀团队。学生参与学科竞赛,累计获得国家级以上奖励200余项,959名本科毕业生考取硕士研究生。
这一年,我们创新引领,增强内涵。一举新增11个硕士学位授权点,新增数量名列全省第一,硕士点总数达到23个。化学、材料科学、工程科学三个学科进入ESI全球前1%。获批河南省智能防爆装备协同创新中心等6个省级科研平台。汉文化学科群稳步发展,“汉画像石数字修复与呈现实验室”以良好成绩通过河南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实验室建设考评。高层次科研项目取得丰硕成果,新增国家级项目12项,实现省自科重点项目新突破,省高校创新团队和人才项目立项数量位居省内学院类高校第一名。全年立项各类科研项目411项,较去年增长100项。获评河南省自然科学奖3项、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9项。
这一年,我们勇担使命,服务发展。新建校企研发中心26家,总数达到44家,入库备案通过率达到100%,受到省教育厅通报表扬。“百名博士助百企”活动成效明显,社旗和淅川两个科技创新服务中心辐射功能不断拓展。校地结对帮扶”工作扎实开展,获评2024年河南省高等学校精准帮扶典型项目一等奖。智库服务工作亮点突出,南阳发展战略研究院成功入选中国智库索引(CTTI)来源智库,得到国内权威评价机构认可。
这一年,我们开放办学,交流互鉴。与英国、美国、法国、意大利等国家的6所高校或科研机构新建合作关系。“意大利威奥斯图中文工坊”建设取得实质性进展,受到教育部认可和支持。学校入选“中国——东盟千校携手计划”项目高校,与北京大学的合作项目获评“首届金砖国家发明展”金奖。
时至势起兴可待,日新月异梦将圆。2025年是学校“十四五”收官之年,也是实现“更名大学”和“博士学位授予单位”两大目标的攻坚之年。大道至简,实干为要,同舟共济,行稳致远。让我们沿着习近平总书记指引的方向,以坚强的信心、磅礴的动力、坚定的步伐,携手奋进,逐梦前行,奋力迈向“师范根基深厚、应用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师范大学”,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出积极贡献!
党委书记:张宝锋
校 长:罗永松
2025年1月2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