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坝协商】文山市政协:解决“急难愁盼” 书写民生答卷

时事   2024-11-17 14:00   云南  


解决“急难愁盼” 书写民生答卷

——文山市政协积极探索基层协商民主常态化实现路径


今年以来,文山市政协以“开展院坝协商·建设文明村寨”行动为抓手,不断丰富协商方式和拓展协商平台,推进协商民主向基层延伸,帮助群众解决了一批急难愁盼问题。


方式方法更加创新


市政协不断创新履职方式,积极探索州县联动、县县协同的跨区域协商方式,以“山河协作·文屏共商”为题与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屏边苗族自治县联合召开跨区域院坝协商议事会议,推动边远村寨、边界村寨由分散治理到资源整合、协商共治转变。


市政协积极探索院坝协商与基层社会治理融合新模式,推进院坝协商进小区,在部分人流量大的场所设置社情民意信息收集站,定期收集并协商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关爱青少年成长,以“微协商”方式,促成相关企业资助两所乡镇学校建设了两个球场,改善了青少年成长环境。


委员履职更加积极主动


市政协按照“兼顾界别特色、便于就近履职”的思路,将227名政协委员全部编入乡(镇、街道)委员工作室,让广大政协委员沉下去倾听民声、反映民意,结合调研视察、评议监督、会议协商、书面建言、网络议政、委员履职考核等,把委员履职嵌入协商民主基层实践中,推动政协委员参与院坝协商全覆盖,促进委员履职变被动为主动,真正从“要我参与”变成“我要参与”。


平台搭建更加完善


市政协强化“搭台”意识,坚持上下联动、左右互动,聚焦议题筛选、商前调研、协商议事、共识交办、成果转化等流程,邀请市委、市政府及市级相关部门共同参与,整合力量、合力推进,推动院坝协商议得准、商得透、有成果,着力推动由政协的“独角戏”向党政齐抓、各级各部门主动参与的“大合唱”转变。


市政协持续强化平台建设,进一步规范乡(镇、街道)委员工作室和村级院坝协商议事室的建设,不断完善工作制度和运转机制,采取“固定+移动”的方式开展院坝协商,推动平台建设实现新突破、取得新进展。


工作流程更加规范


市政协坚持协商于决策之前和决策实施之中,针对不同协商渠道,分类形成制度规范和工作规则。


议题遴选更加精准。市政协紧扣党政中心工作和民生现实需求,确保选题与大局合拍、与发展同向、与民心相符。今年以来,部分乡(镇、街道)主动请求增加议题和协商频次,并于年初先后上报38个院坝协商议题,市政协在精心调研、审慎研判的基础上,筛选确定19个议题报市委批准组织实施。


商前调研更加扎实。市政协锚定19个协商议题,先后共开展商前调研60余场次,有效促进整个协商过程情况清、问题明、议事准、建议实;加强与相关部门的沟通协调,召开乡(镇、街道)、部门联席会议20余场次,通过小范围、多轮次的协商,核准协商事项、协商内容,努力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和对策,切实以问题“小切口”推动做好发展“大文章”。


协商议事更加有效。市政协以群众为主体开展协商议事,充分调动群众积极性,确保群众参与数超过与会人员半数,让群众主动表达诉求,敢于提出问题和建议,做到选题上更多发动和依靠群众、过程中更多让群众全程参与、成果上更多由群众共享;市政协在组织召开的19场次院坝协商议事会议中,群众代表参与协商议事占比达53.2%。


成果转化更加实在。市政协利用视察监督、民主监督、台账督办“三种监督”模式,对院坝协商成果转化落实开展“回头看”“再监督”,持续跟踪办理成效,推动协商成果办好、办实、办到位;向有关部门点对点推送协商共识、措施等,用以制定政策、指导工作、整改问题推动落实提供参考;适时组织界别委员、驻委员工作室委员开展活动,跟踪成果转化情况,快速推动院坝协商共识从“纸上”落实到“地上”。截至目前,市政协通过召开院坝协商议事会议达成的75项共识,已完成成果转化69项,解决民生问题53个。

来源:《云南政协报》(2024年11月16日第05版)

作者:胡耀文 张润康 魏溦

编辑:何健美

校对:杨泽琰

二审:欧阳文军

终审:张莹莹




    


云南政协报
政协组织的宣传窗口,政协委员的精神家园。作为云南省政协的机关报,《云南政协报》是云南省唯一一份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的省级大报。在这里,你可以看到全省各级政协及政协组织的工作动态,也可以聆听政协委员心系云岭发展、关注社会民生的拳拳之声。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