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史春秋】远征军集结重镇保山板桥

时事   2024-11-15 19:32   云南  

《中国远征军》的热播让人们再次把关注的目光聚焦于滇西。60多年前,中国远征军出征之前,曾集结于保山。而保山城北的板桥古镇,则是戴安澜将军200师师部所在地。60多年过去了,如今的板桥古镇,是否还风貌依旧呢?



保山市史志委研究员陈祖樑向记者介绍,200师师部原在保山城中,后戴将军考虑到环境纷扰,为便于管理士兵,便将师部由城中移驻到保山城北的板桥镇。记者由保山城东出发,乘车约半小时,就到了板桥镇。下车,首先见一东西向的仿古楼亭建于河桥之上,除此楼亭外,其他都是现代建筑。当日为星期一,正是板桥镇的“赶街”日,集上各种服装摊点、农资、食品、草药当街杂陈,十里八乡的村民熙熙攘攘,热闹非凡。过桥亭前行数百米,到了一个十字路口,与这段东西走向的街道相交汇的,是一条南北走向、以青石板为道、木板房临街的古街道。



据保山市地方史志研究者肖正伟考证,这条板桥街又名青龙街,作为集市已历史悠久,系南方丝绸古道进入保山坝的第一个重要集市,并因此街逐渐形成一个集镇——板桥镇。集镇从西汉随“蜀身毒道”发展形成以来,逐步成为中印古通道“度博南,越兰津”后入永昌的门户和古驿站。板桥街西头穿越一条东河,曾称为“梅花渡”的古渡口,昔日来往行人均靠竹索或木舟摆渡。明洪武十五年(1382年),云南前卫李观修建为木板桥,故这条古驿道就被称为“板桥街”。此桥后因兵燹坍塌,清光绪元年(1875年)重建时,在桥上建起长亭,飞檐斗拱,雕梁画栋,被誉为保山外八景之一的“北津烟柳”。1938年,修筑滇缅公路时,此桥被拆改为石拱桥。清乾隆以前,板桥街火灾频发,村民为消除火灾,每年都扎制青龙沿街舞耍,“以龙(水)治火”,于是板桥街又被称为“青龙街”。现在板桥街的格局,始建于明洪武年间,原铺沙子以为道,后相继翻修,以长方形石板嵌于街中,经漫长岁月的打磨,坚硬的石板上留下了深深的蹄痕。民国时期,在板桥街近1公里范围内,建有 200多间店铺,形成前店后院、长街深巷、店铺集场的特色格局,“逢甲己五日一街,入市四万余人,繁盛为全县之冠、为迤西一大集市”。1942年戴安澜将军入缅前夕,200师师部就设在这里。记者也曾采访过戴安澜将军长子戴复东院士,他告诉记者:“我1942年也曾在父亲的师部住过3天。2005年我故地重游时,格局已发生了很大变化,师部所在地变成了一家商店。”


在板桥街,除了古道、老宅外,最引人注目的古建筑,就是魁阁了。魁阁横建街中,为清乾隆年间民众为祈求地方文运亨通而集资兴建,咸丰十一年(1861年)兵变被毁。至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由绅民集资重建,高2丈余背北面南,共3间,中间一间横跨街心。阁顶中央宝鼎镇中,双鳌吞脊,四角风铃叮当……记者站在魁阁下的古道上青石板泛着幽光,风从门洞里穿过,古道两旁售卖的花布、裙子、被单帐幔,随风飘扬,赶集人流从其间穿行而过,恍如穿行于彩色柳絮之中……


2001年,云南省人民政府批准板桥镇为云南省历史文化名镇,当地政府也对古镇加以保护。如今,在这条长840米、宽7.2米的古街上,每逢集日依然百货云集、人流如织。作为农贸集市,除了常见的坛坛罐罐外,还保留有老茶馆、老剃头摊点。更为难得一见的是,连印制甲马的模板,记者也在街上见到有一个老人在售卖,不失为一个窥视乡土生活的鲜活标本。


来源:《云南政协报》(2011年03月25日第05版)

作者:伏自文

编辑:何健美

校对:杨泽琰

二审:欧阳文军

终审:丁观有




    


云南政协报
政协组织的宣传窗口,政协委员的精神家园。作为云南省政协的机关报,《云南政协报》是云南省唯一一份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的省级大报。在这里,你可以看到全省各级政协及政协组织的工作动态,也可以聆听政协委员心系云岭发展、关注社会民生的拳拳之声。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