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城市低保标准
已提高到每人每月1115元
建成139处逾千平方米综合养老服务中心
小新从青岛市政府新闻办召开的“当好排头兵 奋进新征程”主题系列新闻发布会上获悉,今年以来,我市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以改革创新为动力,积极构建分层分类社会救助体系,加快完善居家社区机构相协调、医养康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供给格局,兜牢残疾人保障底线、优化关爱服务,切实提高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完善社会救助体系 保障困难群众基本生活
残疾人是特殊困难群体。残疾人应与健全人一样充分享受经济社会发展带来的成果。青岛不断完善残疾人社会保障制度和关爱服务体系,提高残疾人生活品质
健全救助体系,实现应保尽保
完善救助制度。出台《关于加强低收入人口动态监测做好分层分类社会救助工作的实施意见》,分层分类实施常态化救助帮扶,实现救助资源统筹衔接、救助政策互联互补。做好拓展文章。救助对象由低保、特困人员向低保边缘家庭、刚性支出困难家庭和全体遇困居民拓展,救助内容由物质资金救助为主,向医疗、教育、住房、就业等专项救助互相衔接拓展,向“物质+服务”多维救助拓展,救助主体由政府为主向“政府+社会力量”拓展。对急难型临时救助,开辟绿色通道,实施先行救助。提高救助水平。落实低保标准与人均消费支出挂钩的动态调整机制,2024年1月起,将城市低保标准提高到每人每月1115元,农村低保标准提高到每人每月860元,特困人员基本生活标准按照低保标准的1.5倍同步提高,保障标准位于全省前列。截至9月底,全市保障城乡低保对象7.6万人,保障城乡特困人员1.3万人,临时救助困难居民1.5万人次。注重公开透明。健全社会救助政策“主动告知、主动发现、主动公开三主动”机制,在全市所有社区(村)张贴社会救助服务“二维码”。开展困难群众救助集中申报日活动902场次,基层采取政策赶大集、政策开放日等形式,宣传社会救助政策,提供帮办代办服务。创建社区智慧电视平台,将民政、教育、人社等13个部门30余项救助政策通过电视公开,困难群众足不出户即可了解救助政策和办理程序。
强化部门协同,实现精准救助
加强低收入人口动态监测和常态化帮扶。利用低收入人口动态监测信息平台,汇聚共享22个部门77项救助数据信息,发挥“大数据比对+铁脚板摸排”作用,线上比对和线下核查相结合,今年以来共监测预警2.7万余人次,救助帮扶1100余人次。推行“一门受理、协同办理”。完善镇(街道)“一门受理、协同办理”机制和“社会救助一件事”系统,将12个救助部门28项救助事项纳入社会救助一件事,低保、特困、低边家庭实行一次申请授权、一次调查核对、一次审核确认,目前共受理“线上、线下”困难群众救助申请、转办6万件次,实施救助帮扶5.4万人次。深化服务类多维救助。整合政府和社会资源,实施项目化运作,为困难群众开展心理救助、社会融入、照料服务、资源链接等精准化精细化服务,推动社会救助由“供给型救助”向“需求型救助”发展。加强政府救助与慈善帮扶相衔接。鼓励引导慈善组织有序、高效参与社会救助,开展慈善救急难行动,建设救急难信息对接服务平台,实现困难群众需求与社会资源项目精准对接、精准帮扶。今年全市发动16家慈善组织设立慈善救急难项目20个,募集资金1000多万元,用于帮扶困难群众。
建立养老事业、养老产业协同发展体系
满足老年群体所需所盼
青岛是老龄化态势较为突出的城市之一。如何让200多万名老年人安享晚年,牵动着全社会的心。青岛市建立养老事业、养老产业协同发展体系,满足老年群体所需所盼。
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 老龄工作成效显著
牵头推进爱老助老五项行动。强力推动人大议案落地落实,行动实施三年来,居家社区养老服务和老年人助餐服务全面铺开,既有住宅加装电梯、住宅公共空间和口袋公园适老化改造进展迅速,老年教育文化活动丰富多彩,老年人生活环境更加便捷、舒适、幸福。提高社会保障、医疗保障水平。我市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基础养老金最低标准为218元,高出全国、全省标准。老年普通居民全部纳入居民医保保障范围。持续提升老年健康服务水平,全市33家二级以上公立综合医疗机构全部设置老年医学科,长期护理保险覆盖全市911万城乡参保人,解决8万余名失能失智老人照护难题。稳步推进老年友好型社会建设,全市12个社区被评为全国示范性老年友好型社区。
织密三级服务网络,实现“有地养老”
构建养老机构、镇街综合养老服务中心、村居养老服务站三级网络。发挥养老机构固本强基作用。拓展养老机构服务示范、行业指导、应急救助、资源协调等功能,全市现有养老机构302家,其中医养结合型养老机构284家,占94%;养老机构床位数达到4.7万张,其中护理型床位3.7万张,占80%,有效保障老年人入住机构刚性需求。发挥镇街中心区域枢纽作用。在全市137个镇街建成139处面积在1000平方米以上的综合养老服务中心,具备医疗护理、康复保健、助餐送餐、助洁助浴、长短期托养、精神慰藉等服务功能,承接养老机构优质资源,并向村居一级延伸。发挥村居站点前沿阵地作用。建成1032处村居养老服务站,面积在300平方米以上,按需灵活设置助餐送餐、照护服务等功能,让老年人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便利可及、平价优质的养老服务。
完善政策保障体系,实现“养得起老”
制定出台“1+N”基本养老服务政策体系,发布青岛市基本养老服务清单,对老年人分层分类予以政策支持。聚焦特困低保老年人。落实特困老年人集中供养、困难老年人入住养老机构补贴、困难老年人购买居家养老服务补贴等政策,保障政府兜底保障老年人“愿住尽住”“愿养尽养”,目前,全市共保障2998名特困低保老年人入住机构,共为8380名特困低保老年人提供居家上门服务。聚焦失能失智老年人。入住机构有保障,失能失智老年人入住机构享受补贴额度由原先的每人每月350元提高到400元。居家养老有优惠,失能失智老年人购买居家社区养老服务的折扣补贴由原先的6.5折提高到5折;农村失能失智老年人送餐补贴标准由2元—4元提高至2元—6元。适老改造有选择,运用超长期特别国债资金,对包含失能失智老年人在内的经济困难和特殊困难老年人进行居家适老化改造,政府按照每户2000元—3000元标准进行补贴,老年人可根据需求自行选择改造项目。聚焦一般社会老年人。对普惠性养老服务补贴政策进行提标扩面,市区两级助餐补贴享受人群范围由70岁以上老年人扩大到65岁以上老年人,农村70岁以上老年人购买居家社区养老服务的折扣补贴由原先的6.66折提高到6折,60岁以上老年人意外伤害保险的保费标准由每人每年25元提高到30元,额外增加随访回访、健康指导、住院接送、陪同就医等服务项目。80周岁以上老年人实现各类资金免申即享、一卡发放。
建立健全长效机制,实现“养得好老”
建立机构连锁运营机制,推动“整体提质”。坚持品牌化、规模化、连锁化,对三星级以上的养老机构予以等级评定奖补,鼓励引导优质养老机构兼并整合、优化提升“小弱散机构”,提升整体服务水平。建立机构居家社区贯通机制,确保“服务下沉”。由三星级以上养老机构运营镇街综合养老服务中心,综合养老服务中心,全部具备长护险定点单位资质;由镇街综合养老服务中心连锁托管运营辖区内的养老服务站,推动机构社区居家纵向贯通、一体化运营。建立扶持退出机制,实现“优胜劣汰”。每年对养老服务机构经营状况等进行考核评估,对安全有保障、服务有质量、价格有普惠的机构重点扶持,对考核不达标的机构采取联合惩戒、强制关停等措施,将具有特困人员供养资质的养老机构数量由93家优化调整至56家,有效保障特困老年人的健康安全和供养服务质量。
完善残疾人社会保障制度和关爱服务体系
提高残疾人生活品质
残疾人是特殊困难群体。残疾人应与健全人一样充分享受经济社会发展带来的成果。青岛不断完善残疾人社会保障制度和关爱服务体系,提高残疾人生活品质。
聚焦兜牢保障底线,增进残疾人民生福祉
进一步做好残疾人“两项补贴”、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补贴、养老保险政府代缴等相关工作。目前全市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惠及约3.6万人、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惠及约10万人,困难残疾人就业生活补贴惠及约1.1万人。今年来已发放就业特别困难残疾人岗位补贴、稳岗补贴、超比例安置奖励约40万元,60周岁以下残疾人代投意外伤害险约8.1万人,农村非低保残疾人水气暖费用减免1.4万余户。
落实教育救助和奖励,增强残疾人自我发展能力
对符合条件的低保家庭残疾学生和低保残疾人家庭子女,实施涵盖学前、义务教育、中高等教育的全程教育救助,根据接受教育学段和类别最高给予5000元的救助;对接受全日制或自学考试高等教育并获得大专以上毕业证书的残疾学生,分学段、分类别给予一次性教育奖励,最高奖励20000元。通过实施教育救助和奖励,进一步促进残疾学生接受更高质量教育,提升自我发展能力。目前2024年度申报工作已接近尾声,预计惠及3000余人。
完善服务规范,提升残疾人托养照护质效
市残联扎实推动“如康家园”残疾人之家规范化建设,开展星级评定,年度新建42处,目前已实现街(镇)全覆盖。发布青岛市地方标准《残疾人托养服务规范》,推动残疾人托养服务行业规范化、制度化、专业化发展。全市现有各类残疾人托养服务机构51家,通过“寄宿制、日间照料、居家服务”等方式,为5600余名低保和低保边缘家庭的智力、精神和重度肢体、视力残疾人按政策分类别提供生活照料和护理、生活自理能力训练、社会适应能力训练、职业康复和劳动技能训练、运动功能训练、心理疏导等照护服务。
提升服务能力,构建残疾人精准康复服务网络
对符合条件的残疾儿童实施康复服务,已完成3197名残疾儿童康复救助服务,37名听障儿童通过语训评估进入到普小随班就读,为22名肢体残疾儿童完成筛查评估并进行矫治手术;全面推进残疾人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残疾人家庭医生签约服务12.4万人;为有辅具适配需求的残疾人提供适配服务1200余人次。
快分享给更多的小伙伴吧
扫描二维码 |关注我们
【版权声明】我们尊重原创,也注重分享。本公众号未注明来源的稿件,均为青岛电视台内部版权,若需转载请联系我们;其它凡本公众号注明“来源”的作品、图片,均转载自其他媒体、网络,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仅供学习参考之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禁止用于商业用途,如无意中侵犯您的知识产权,请联系删除,本公众平台将不承担任何责任。
来源:观海新闻
编辑:小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