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心欲绝时,我们就返归某处河岸。”诺奖诗人米沃什曾写下如此深情的诗句。他道出了河流如母亲般宽厚的襟怀,与人的天性中与生俱来的亲水本能。放眼地球上的古文明,几乎都发端于大河流域;成都的母亲河锦江,同样哺育了天府之国的繁盛。
麓湖在天府之南引水而成,社区的几大重要节日:渔获节、龙舟节,均发源于丰富的湖岛公共生活。其中最早创立的渔获节,历年都有与社区居民共同追溯家园在地人文的传统。今年麓湖渔获节将视线投向更遥远广阔的大江之源,跨越时空地域,去探索麓湖与水的关系。以水为脉,读懂了河流,我们才能真正理解,何为人与自然的和谐交融。
“无穷的远方,无数的人们,都和我有关。”麓湖的水来自都江堰,再追溯都江堰的水之源,则可直溯至长江、黄河、澜沧江的源头:三江源——那里的人们,又与水如何共生共存?9月7日下午的野梨树麓湖店,远在青海三江源地区的志愿者巴央,作为活跃的女性环保人一员,连线为大家介绍三江源生态环境保护协会近年所做的环保活动。
○ 华桦向居民讲述成都河流的故事
巴央讲述,协会组织人们定期清理水源地和草原上的垃圾,同时也在尝试用文化和信仰的力量保护中华水源地。比如建立水源祭祀塔,恢复水源祭祀民俗文化,鼓励在地藏民参与水源地保护。协会还在三江源地区推动零废弃社区建设,放弃使用一次性塑料制品,恢复传统用具;利用塑料瓶改建蔬菜大棚;为实现自我造血,打造零废弃民宿、带动村民用废弃木材制作手工艺品出售等,让村民从环保行动中受益,推动环保可持续发展。
○ 三江源环保志愿者捡拾沿途的白色垃圾
巴央说,“小溪河川里波光粼粼的流水,对我们而言,不只是水,那是祖先们的血液。”三江源地区的生态由于水源减少,湿地萎缩,水土流失问题也愈发严重。海拔三四千米高原的艰苦环境下,始终有一批环保志愿者,抱持敬畏与赤诚,不懈努力,持续行动。
渔获节的发起人之一、麓湖社区发展基金会居民理事范体惠介绍,前几年的饮水思源溯源活动,居民志愿者和麓客会跋山涉水前往都江堰取水,追溯麓湖水脉之源,聚一方水土之灵。今年大家更进一步,用开阔的心态与视野去看待家园、看待地球,去了解、关心大江之源的环护行动,麓湖人为水润家园所作的一切努力,正与这种环保精神遥相呼应。这次渔获节还会与三江源协会联动,将志愿者和村民制作的手工艺品带到节日市集上售卖。恰如巴央所说,“没有一种善行,微小到无法改变世界。”
○ 三江源志愿者教授当地居民制作手工艺品
同饮一江水,一条河流流过空间,滋养沿岸众生,同样也穿越时间,见证着古往今来许多事。回到成都,这座因水而生、依水而兴的城市,河流的故事书写不尽。《成都河流故事》主编、人文地理作家华桦,在走过很多河流后,有了这样的领悟:“消失的河流”其实并未消失,“每一条河流都曾是鲜活的生命”。
○ 麓湖社区基金会理事、麓湖渔获节发起人范体惠向居民讲述渔获节的起源与意义
“它的生命活在地图上、活在历史书籍中,活在城市里一条条街道名中……它们就像一位睿智的老者,隔着时空与我们遥相对视:不废江河万古流。和河流相比,渺小的是我们人类(生命短暂、人为破坏),伟大的也是我们人类(保护环境、代代传承)。”
在华桦的讲座中,成都如同一座流淌的博物馆,河流是城市生命力的象征。江渎池、万岁池、解玉溪、金河、御河……这些消失在地图上的河流湖泊,写满历史脉络与文化意趣,令人心生向往,也唤起人对现存水资源的珍惜爱护之心,去续写麓湖这片新城区、新河湖,共生共赢的人地关系。
○ 居民樊磊与居民一起编制的麓湖周边文化地图
社区居民樊磊发起、参与过几次在地文化溯源活动,在讲座交流环节,他也讲起麓湖的水,同样底蕴深厚。诗人王勃的名句“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其中的“五津”就有麓湖所在的锦江生态带,即“蜀郡五津”之“江南津”。他曾和居民一同探寻考察,绘制出一幅《麓湖周边文化地图》。
他说,每年渔获节坚持文化溯源活动,记录梳理家园记忆,一方面是为了继承,“找到过去文明中值得我们珍惜的东西”;另一方面“更在乎它的传承”,通过共创将这些“珠玉”串联,让温润的人文之光代代相承。
一条河流能有多少故事?华桦不吝用几个关键词句形容曾经的金河:“水脉之轴:天府水系核心地;文明之轴:古蜀文明源流远;精神之轴:文脉发源留书香;生活之轴:小桥流水皆枕河。”9月8日上午,30多位麓湖居民与麓客齐聚人民公园北门,用一场citywalk探访金河故道。华桦一路娓娓道来金河的前世今生、老成都的掌故轶闻,一条生动的河流如在心头的地图上悄然复活,蜿蜒不息。
唐大中七年(853年),成都府尹白敏中引郫江水从西边入城,修成金河,向东南穿城而过,其是城市供水排水、通航行舟的主要河道,全长约5.1千米。金河大致经过了今天的西较场、人民公园、祠堂街、西御街,锦江区的染坊街、青石桥、耿家巷等地,于合江亭与府河交汇,流入锦江。因其形状如衣襟又名襟河,也名金水河。
○ 成都古地图,可点击放大查看
金河与市民生活息息相关,充满闲适生活的滋味。人们用河水洗衣、淘菜,在河里撒网捉鱼;安顺桥头可看“画船”,河边茶馆则最宜喝杯盖碗茶,偷得浮生半日闲。直到20世纪70年代成都修建防空洞,金河才结束了作为河道存在的历史,存世1118年。在人民公园,现在尚可得见一小段约300米的潺潺小河,旁边立有“金水溪”碑刻,是金河唯一的遗迹。
河流的记忆保存在地名中,金河上的桥到清代多至22座,像探访的古卧龙桥、青石桥、拱背桥等地名皆于此相关。如今以海鲜市场闻名的青石桥,是当年金河上最大的一座桥,因青石板为桥面而得名。它也是市中心的主要码头之一。清末,外国洋行进入成都,这里曾有最早的一处法国人开的“义昌洋行”。
○ 居民、麓客漫步成都金河古道,了解成都河流的故事
穿过龙王庙正街,一行人来到位于青莲上街的东门城墙遗址,这处明清时期的老城墙,墙体中间部分还保留有红砂岩砌成的墙垛。城墙碑记由成都著名诗人、民俗学家流沙河撰书,大家齐念着:“城墙遗址南端右拐连接南门城墙,明初筑成,明末残破,清初修缮复原。前人劳作逾六百年,后人当存敬意”,众人感怀不已,故在此合影留念。
麓客位东1983年来蓉定居工作,在成都待了逾四十年,他感慨这处开放式的城墙遗迹,以前多次路过,但未曾停下脚步看看,“差点留下遗憾”。他喜欢这样的城市文化漫步,让熟悉的景色有了新意。位东见证了上世纪八十年代府河、南河的变化,当时生活废水、工业排水排入河道,“河水是臭烘烘的!”甚至被人谐音戏称为“腐烂河”。成都市下决心治理锦江,终于大大改善了生态,他说如今锦江上还有夜行游船,更是让这条历史悠久的河流焕发新的活力。
○ 讲解途中,路过的市民也加入了漫步队伍,居民们一起合影留念
范体惠在赶来参加文化徒步的途中不慎摔了一跤,她打车去老半边街与大家会合。“我给司机一说,他立刻就说,那里有金河。我问,你怎么知道呢?他回答说,我喜欢听袁庭栋老先生讲成都故事。”范体惠笑言,“太巧了,麓湖渔获节的文化活动也请过袁老开讲座。”“我给他讲这次开展的文化溯源是以水为主题,围绕金河流经之地讲故事,司机说太好了,就是要让更多的年轻人知道自己城市的历史。”这个巧遇,让她感慨这就是文化、历史本身的魅力,自然而然吸引人。
而在徒步的过程中,范体惠也注意到,当天天气炎热,队伍中大朋友有70多岁的,最小的小朋友还不到7岁,整个徒步路程有8公里,但大家全程走下来却都毫无疲态。途中还不断有市民不自觉加入我们,津津有味地听着。不少参与者都表示,借此徒步,才了解了“家门口的历史”。范体惠说,“其实无论是做人文溯源活动,还是共创渔获节,大家都是在把所感所知所行,塑造为共同的家园记忆,构建麓湖水文化。”
“口述麓湖”项目是这次活动的组织方之一,也是渔获节的共创伙伴,主理人何仕楠说,麓湖的在地文化溯源活动已开展了好几年,是渔获节的固定环节。这种形式传承下去,也是为了让更多居民重新认识麓湖,“认识到水是一切的起点,是‘家’的载体和灵魂。”而自己主理的口述麓湖项目,也是希望可以以“故事”的形式,成为社区居民的共同记忆,成为串联彼此的情感连接。
在他看来,今天麓湖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好评,水资源的有效保护和良好的社区营造,是其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这不仅是对成都‘公园城市’理念的深刻理解和实践探索,也是以文化为纽带,将生态环保、社会治理、人文精神融合起来,塑造了一种全新的城市生活方式。”
○ 麓湖渔获节过往活动照片
谈起与麓湖的记忆,何仕楠首先回忆起曾经为渔获节开幕式策划、撰稿,以及参与支持岷江论坛麓湖分论坛的日子,“虽然付出很多时间和心血,却是充实而宝贵的经历”。他说自己也在思考:既然河流塑造了我们生活的这片土地,那么人类又该如何反哺影响给予我们滋养的河流?
此次金河溯源中有一个细节让大家印象深刻。当时队伍脚步停在铜井巷,清光绪年间此井还存在,何时消亡却不得而知。华桦介绍,成都的地下水资源曾非常丰沛,1939年官方统计城区公井有480眼,私井3224眼。但伴随城市化建设,现在的城区几乎找不到水井了,这也是一种水资源的流失。更让人惊讶的是,按照国际上人均水资源的标准:低于1700m³属紧张,低于1000m³属严重缺水,低于500m³极度缺水,看似不缺水的“水城”成都,2023年全省人均综合用水量302m³,比全国少了117m³!
再回到麓湖,从最初的浅丘农田转换为清澈河湖,也通过了漫长的转化过程与水环境专业人员的长期维护,在此之上,才构建出种种湖居生活场景。“三分靠构建,七分靠管养”,麓湖水生态的稳定和平衡,是脆弱而需呵护的。居民们也看到,开发商未来退出后,谁来更好地维护这一大片公域的人工环境?麓湖不止是麓湖居民的麓湖,也是属于城市的麓湖。我们去保护麓湖的水环境,因为这是麓湖居民共同为城市留下的一份永恒的遗产,它不仅是良好的景观遗产、也是一份文化记忆遗产。
许多麓湖人开始在行动。2020年起,麓湖社区基金会、麓湖共益会等在地机构便开始发掘适合公众参与的环境议题,并推动居民积极参与其中。居民们成立水质监测环保共创小组、发起“种水草”“清理入侵物种福寿螺”“建造社区小微湿地”等活动,居民们一起重新学习、认识环境的重要性。
○ 居民们定期开展水质监测
水元素构成了这座城市的生态本底,人的认知与践行则是城河共生的长久所托。河流是一座城市的福祉。幸福并非抽象的概念,宜居的生态环境、丰富的人文生活,串联起的建筑、记忆、人间烟火,总能在心底泛起最具体的情感涟漪。与水相依,勃勃生机的河畔生活,需要我们去创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