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起点:萌芽与奠基
屹通新材的故事始于 2000 年 7 月 28 日,在浙江省杭州市建德市大慈岩镇檀村村,杭州屹通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正式成立。其创始人汪志荣,在粉体材料领域早已积累了深厚的经验。1966 年出生的汪志荣,拥有大专学历,中国国籍且无永久境外居留权。从 1988 年 7 月至 1994 年 5 月,他担任杭州特种金属材料厂技术科长,在这段时间里,汪志荣深入了解了金属材料的技术研发与生产管理 ,为日后的创业之路奠定了坚实基础。随后,在 1994 年 6 月至 2001 年 7 月,他出任建德市粉末冶金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进一步积累了丰富的行业资源与人脉。
成立之初的屹通新材,便将目光聚焦于高品质铁基粉体领域。彼时,国内铁基粉体行业虽有一定发展,但高端产品仍依赖进口,市场上中小企业众多,产品集中于中低端。屹通新材立志打破这一局面,致力于成为行业领先的金属粉体制造商。公司以各类废旧金属为原材料,通过熔炼、水雾化及还原等一系列复杂工艺流程,将废旧金属资源转化为具有高附加值的制造业基础原材料,这一举措不仅实现了变废为宝,还兼具节能减排的环保属性,在当时的行业中独树一帜。
在技术积累方面,屹通新材从成立起就注重研发投入。公司组建了专业的技术团队,不断探索和改进生产工艺。通过多年的努力,掌握了 “大流量高压水雾化”“高效耗还原”“烧结尺寸变化率稳定性控制” 及 “无偏析混合” 等核心技术 ,这些技术成为了屹通新材在市场竞争中的关键优势,为后续产品的升级与市场拓展奠定了技术基石。
在市场定位上,屹通新材选择从粉末冶金领域切入。粉末冶金作为铁基粉体的重要应用领域,对材料性能要求较高。屹通新材凭借其技术优势,生产出满足特定化学成分、物理及工艺性能的铁基粉体,产品广泛应用于交通工具、家用电器、电动工具等终端行业,逐渐在市场中崭露头角,为公司的后续发展打开了局面。
成长之路:技术突破与市场拓展
在成立后的发展历程中,屹通新材始终将技术研发视为企业发展的核心驱动力。公司持续加大研发投入,每年投入大量资金用于新技术、新工艺的研究与开发。2024 年上半年,公司在研发方面投入了 865.31 万元,同比增长 7.89% 。
在技术研发成果上,屹通新材收获颇丰。公司掌握了多项关键核心技术,如 “大流量高压水雾化” 技术,能够使金属液流在高压水的冲击下迅速破碎成细小的颗粒,从而获得粒度分布均匀、球形度高的金属粉末,极大提升了产品的质量和性能;“高效耗还原” 技术则有效提高了还原效率,降低了生产成本,同时提升了铁粉的纯度和性能。这些核心技术使得屹通新材在铁基粉体领域具备了强大的技术优势,多项产品指标达到行业领先水平。
凭借这些技术优势,屹通新材成功实现了进口替代。在过去,高端铁基粉体市场长期被国外企业垄断,国内企业在技术和产品质量上难以与之竞争。屹通新材通过自主研发,打破了国外企业的技术壁垒,生产出的高性能纯铁粉、合金钢粉等产品,在性能上与国外同类产品相当,甚至在某些指标上更具优势,价格却更具竞争力,从而逐渐替代了进口产品,满足了国内市场对高端铁基粉体的需求。
在市场拓展方面,屹通新材制定了积极有效的策略。公司首先明确了以优质产品和服务赢得客户的理念,不断提升产品质量和性能,同时加强客户服务团队建设,及时响应客户需求,解决客户问题,从而赢得了客户的信任和好评。
随着产品质量和品牌知名度的提升,屹通新材开始逐步扩大产品应用领域。公司产品从最初主要应用于粉末冶金领域,逐渐拓展到新能源、磁性材料等多个领域。在新能源领域,公司生产的铁粉被应用于磷酸铁锂电池正极材料,与湖南裕能、宁德时代子公司邦普循环以及中创新航等头部企业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 。在磁性材料领域,公司规划的合金软磁粉末产能为 25000 吨 / 年,目前合金软磁粉销量近千吨,产品涵盖铁硅系、铁镍系列及非晶和纳米晶系列,广泛应用于光伏、新能源汽车及储能等行业。
在下游客户拓展上,屹通新材采取了从国内到国际、从中小企业到大型企业的逐步拓展策略。在国内,公司积极与各行业的龙头企业建立合作关系,如在交通工具领域,其产品通过下游客户服务于奔驰、宝马、比亚迪等知名车企;在家用电器领域,与格力、美的等企业达成合作 。通过与这些大型企业的合作,屹通新材不仅提升了品牌知名度,还进一步了解了市场需求,促进了产品的升级和创新。在国际市场上,公司也逐步加大拓展力度,产品出口到多个国家和地区,逐渐在国际市场上占据了一席之地。
上市契机:资本市场的新征程
2021 年 1 月 21 日,对于屹通新材来说是一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日子。这一天,公司正式在深圳证券交易所创业板挂牌上市,股票代码为 300930 。上市首日,公司股价表现亮眼,开盘报 40.00 元,涨幅高达 205.11%,盘中最高至 40.00 元,最低报 36.28 元,截至收盘,报 36.48 元,涨幅 178.26%,成交额 6.26 亿元,振幅 28.38%,换手率 68.57%,这一表现不仅吸引了资本市场的广泛关注,也标志着屹通新材正式踏上了资本市场的新征程。
上市为屹通新材带来了诸多重要机遇。首先,拓宽了公司的融资渠道。公司本次募集资金总额为 3.28 亿元,扣除发行费用后,募集资金净额为 2.80 亿元 。这些资金为公司的发展提供了强大的资金支持,有助于公司进一步扩大生产规模、提升技术研发能力、完善产业链布局。公司计划将募集资金用于年产 7 万吨替代进口铁、铜基新材料智能制造项目以及杭州屹通新材料研究院建设项目,这些项目的实施将有助于公司提升产能、优化产品结构,增强在高端铁基粉体市场的竞争力。
其次,上市显著提升了公司的品牌知名度和市场影响力。作为一家在深交所创业板上市的企业,屹通新材受到了更多投资者、客户以及行业的关注。公司的上市不仅是对自身实力的一种认可,也为公司在市场竞争中赢得了更多的信任和机会。在行业内,屹通新材作为国内铁基粉体行业的领军者之一及进口替代的先行者,其上市进一步巩固了公司在行业中的地位,吸引了更多上下游企业的合作意向,为公司拓展业务、加强产业协同创造了有利条件。
在上市后的资本运作方面,屹通新材积极探索多元化的发展路径。公司充分利用资本市场的平台,加强与投资者的沟通与交流,通过定期发布业绩报告、投资者关系活动等方式,及时向市场传递公司的发展动态和战略规划,增强投资者对公司的信心。公司还积极关注行业动态和市场机会,通过投资、并购等方式,优化产业布局,提升公司的综合竞争力。公司在湖塘厂区拥有 541 亩土地,随着上市募投项目以及新投产的清洁能源装备关键零部件项目、金属软磁粉体项目的陆续推进,公司通过收购湖塘配售电股权,有效保证了自身用电需求,为公司长期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
从公司发展战略角度来看,上市后的屹通新材更加坚定了聚焦核心业务、拓展新兴领域的发展战略。公司以高品质铁基粉体为核心,不断提升产品质量,扩大产品种类,在巩固交通工具、家用电器、电动工具等传统应用领域市场份额的基础上,积极拓展新能源、磁性材料等新兴领域。在新能源领域,公司凭借其在铁基粉体技术上的优势,成功与湖南裕能、宁德时代子公司邦普循环以及中创新航等头部企业建立合作关系,为磷酸铁锂电池提供铁粉产品,进一步拓展了公司的业务边界和市场空间。
现状剖析:业务布局与市场表现
屹通新材目前的主营业务围绕高品质铁基粉体展开,产品涵盖高性能纯铁粉、合金钢粉、添加剂用铁粉、磷酸铁锂电池用铁粉、合金软磁粉等 。在产品结构上,形成了多元化的布局,以满足不同行业、不同客户的需求。
在市场表现方面,公司的产品在多个领域取得了显著成绩。在粉末冶金领域,屹通新材作为国内铁基粉体行业的领军者之一,其产品凭借稳定的质量和性能,在国内市场占据了重要地位。公司通过与下游粉末冶金零部件企业的紧密合作,将产品应用于交通工具、家用电器、电动工具等传统行业,服务于奔驰、宝马、比亚迪、博世、电装、爱信、格力、美的等知名企业 ,在这些成熟市场中,屹通新材的产品以高品质和良好的口碑赢得了客户的信赖,市场份额较为稳定。
在新能源领域,公司的发展势头尤为强劲。2024 年前三季度,公司铁粉销量达到了 6.7 万吨,同比增长约 33% ,其中磷酸铁锂电池所需的铁粉占公司铁粉销量的约 25% 。屹通新材与湖南裕能、宁德时代子公司邦普循环以及中创新航等头部企业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随着国内磷酸铁锂电池销量的持续增长,预计其在新能源电池领域的产品需求将继续攀升,这将为公司带来新的业绩增长点。
在磁性材料领域,公司同样积极布局。规划的合金软磁粉末产能为 25000 吨 / 年,目前合金软磁粉销量近千吨,产品涵盖铁硅系、铁镍系列及非晶和纳米晶系列,广泛应用于光伏、新能源汽车及储能等行业。随着这些行业的快速发展,磁性材料市场需求日益增长,屹通新材在该领域的布局有望进一步增强其市场竞争力。
从市场竞争力来看,屹通新材具备多方面的优势。在技术上,公司掌握多项核心技术,产品性能达到行业领先水平,能够满足高端客户对产品质量和性能的严格要求,在高端铁基粉体市场具有较强的竞争力。在成本方面,公司以废旧金属为原料,通过先进的生产工艺实现资源的高效利用,降低了生产成本,相比一些依赖进口原材料的企业,具有成本优势。公司注重产品质量和客户服务,与众多知名企业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品牌知名度和客户忠诚度较高。
然而,在当前市场环境下,屹通新材也面临着一些机遇和挑战。从机遇方面来看,全球新能源产业的快速发展为公司带来了广阔的市场空间。随着各国对新能源汽车、储能等领域的政策支持和投资增加,磷酸铁锂电池、磁性材料等市场需求持续增长,屹通新材作为相关材料的供应商,有望受益于行业的发展红利。制造业的转型升级也对高品质金属粉体材料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屹通新材这样的技术领先企业提供了更多的市场机会。
在挑战方面,市场竞争日益激烈,行业内不断有新的企业进入,市场份额的争夺愈发激烈。原材料价格波动也给公司带来了成本控制的压力,如果原材料价格大幅上涨,可能会压缩公司的利润空间。全球经济形势的不确定性,如贸易摩擦、经济衰退等,也可能影响公司的市场需求和出口业务。
未来展望:机遇与挑战并存
展望未来,屹通新材有着清晰的发展方向和巨大的潜力。在战略规划上,公司将继续聚焦于新能源和新材料领域。在新能源领域,随着磷酸铁锂电池市场的持续增长,屹通新材将进一步巩固与现有头部企业的合作关系,如湖南裕能、宁德时代子公司邦普循环以及中创新航等,同时加大市场开拓力度,积极寻找新的合作机会,以扩大其在新能源电池用铁粉市场的份额 。
在新材料方面,公司将持续推进合金软磁粉项目的建设。目前规划产能为 25000 吨 / 年,随着光伏、新能源汽车及储能等行业对磁性材料需求的不断增长,屹通新材有望通过技术创新和产能提升,在磁性材料市场占据更有利的地位,将产品拓展至更多高端应用领域,如航空航天、高端电子设备等,提升产品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 。
在产能扩张方面,公司也有着明确的计划。随着市场需求的不断增加,屹通新材将逐步扩大生产规模。在现有项目的基础上,公司可能会进一步投资建设新的生产线,提高铁基粉体及相关产品的产能,以满足市场对其产品日益增长的需求,增强公司在市场中的供应能力和市场占有率 。
然而,屹通新材在未来的发展道路上也面临着诸多挑战。市场竞争的加剧是不可忽视的问题,随着行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企业进入铁基粉体及相关领域,市场竞争日益激烈。不仅有国内同行的竞争,还面临着来自国际企业的竞争压力。在这种情况下,屹通新材需要不断提升自身的核心竞争力,通过持续的技术创新、产品质量提升和成本控制,保持在市场中的领先地位 。
原材料价格波动也是一个重要挑战。屹通新材以废旧金属为主要原材料,原材料价格的波动会直接影响公司的生产成本。如果废旧金属价格大幅上涨,而公司无法及时将成本转嫁给下游客户,将会压缩公司的利润空间。为应对这一挑战,公司需要加强供应链管理,与供应商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通过签订长期合同、套期保值等方式,降低原材料价格波动带来的风险 。
技术创新的压力同样存在。随着行业的快速发展,对铁基粉体及相关材料的性能要求不断提高。屹通新材需要持续投入研发,跟上技术发展的步伐,不断推出新产品、新技术,以满足市场需求。如果公司在技术创新方面落后于竞争对手,可能会导致市场份额被抢占。公司将继续加大研发投入,加强与高校、科研机构的合作,吸引和培养高端技术人才,提升自身的技术创新能力 。
屹通新材的未来充满机遇与挑战。凭借其在技术、市场和产品等方面的优势,以及明确的发展战略,公司有望在未来取得更好的发展成绩。但同时,公司也需要积极应对各种挑战,不断调整和优化自身的发展策略,以实现可持续发展,在铁基粉体及新能源、新材料领域书写更加辉煌的篇章 。